風雨茅廬

風雨茅廬

“風雨茅廬”位於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系郁達夫親自選址、親自設計,並於1936年春建成,雅稱“風雨茅廬”。 1986年4月23日,杭州市政府將郁達夫杭州故居列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隨後20多年間進行了幾次整修。 2015年9月1日起開始對外開放。

基本信息

簡介

風雨茅廬風雨茅廬
1933年春,作家郁達夫受國民黨當局的政治迫害,舉家遷移杭州。他舉債購進了杭州官場弄63號南側一塊空地,建起“風雨茅蘆”,並由著名學者馬君武題匾。郁達夫在杭州並未過“隱居”生活,他擔任《東南攬勝》編委,任杭州作家協會理事,還經常在《東南日報》副刊發表雜文,揭露當時的社會黑暗。
“風雨茅廬”系郁達夫自己設計,布局分正屋和後院兩部分。進大門,兩側有五六間平房,穿過天井,有三間正屋,坐北朝南,正中一間為客廳,有後軒。廳東西為臥室,三面迴廊。正屋東北有衛生間、廚房等。正屋與後院以花飾磚牆相隔,後院建平房三間,為書房和客房。離地半米,四周築有台階和迴廊的一排三開間磚房,以及用影牆圓門隔開的另幾間書房,內有假山點綴,林木參差,環境幽雅。加之假山花木的庭院,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平房別墅。現在此宅猶存,結構原狀,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對外開放

2015年9月1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及郁達夫殉難70周年,郁達夫杭州故居“風雨茅廬”正式對公眾開放。重新開放的“風雨茅廬”內分序廳--杭州足跡、走進郁達夫、杭州情懷、郁與文、尾篇--永恆印記等5個篇章進行布置陳展,詳細介紹郁達夫的生平事跡、在杭州時期的活動、其發表的文學作品和書信往來、各地各界對郁達夫的追憶和評述、郁達夫小說獎等相關內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