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鱗

顳骨鱗部(squamous portion),又稱顳鱗,位於顳骨的前上部,形似魚鱗。前接蝶骨大翼,上為頂骨,後連顳骨乳突部,內連顳骨岩部。分內、外兩面,上、前、下三緣。以骨性外耳道為參照點,顳骨鱗部位於外耳道上方。

簡介

顳鱗呈鱗片狀,內面有腦膜中動脈溝,外面光滑。

相關介紹

顳骨位於顱骨兩側,並延至顱底,可分為顳鱗、鼓部和岩部3部分,周圍與頂骨、枕骨及蝶骨相接。前部下方有顴突,顴突水平伸向前,與顴骨的顳突相接形成顴弓。顴突後端下方有橢圓形的淺窩叫下頜窩,窩的前緣隆起,叫關節結節。鼓部是圍繞外耳道前面、下面部分後面的骨板。岩部又名顳骨錐體,錐體有三個面,

尖端朝向前內側,岩部的前上面位於顱中窩,中部有一弓狀隆起,其外側為鼓室蓋,均與耳的結構有關,靠近錐體尖處,有稍凹的指狀壓痕叫三叉神經壓跡。岩部的後上面位於顱後窩,近中央部分有內耳門,內接內耳道。後上面和前上面相接處為岩部上緣。岩部的下面對向顱底外面,外形粗糙,近中央部有頸動脈管外口,頸動脈管在岩部內側半通過,在錐體尖處形成頸動脈管內口;外口的後方為頸靜脈窩,它與後方枕骨上的頸靜脈切跡圍成頸靜脈孔。窩的外側有細而長的莖突,其根部外側可見莖乳孔,位於莖突和乳突之間。乳突近似圓錐狀,尖朝下,乳突內含蜂房狀的空腔叫乳突小房,靠上方的較大,叫鼓(乳突)竇,與中耳相通。

 枕骨外面:在枕骨大孔兩側有橢圓形隆起的關節面,叫枕骨髁,與環椎的上關節窩組成環枕關節。大孔前方有隆起的咽結節,大孔後方有枕外嵴延伸至枕外隆凸,隆凸向兩側有上項線,其下方有與之平行的下項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