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仁皇后

顯仁皇后

顯仁皇后(1080年—1159年),即韋賢妃,開封人,宋徽宗趙佶的妃嬪,宋高宗之母。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韋氏原本曾跟隨姐姐在宰相蘇頌家侍候,然而在侍寢時韋氏因為遺尿而被蘇頌認為是大貴,將其送入京中,最終韋氏進入了端王趙佶(後來的宋徽宗)府中。

喬氏與韋氏原是鄭皇后宮中的普通侍女,結為姊妹,相約其中一人富貴時,不能忘記對方。後來喬氏得到寵幸,封為貴妃,向徽宗推薦韋氏,韋氏因而受到臨幸。崇寧五年,封平昌郡君。大觀元年二月進才人,六月進為婕妤,大觀二年又升為婉容。 她並不受寵,金人索取徽宗之子赴金為人質時,由於康王趙構自願前往,徽宗遂封韋婉容為龍德宮賢妃 。

1126年靖康之難時,與徽、欽二宗及六宮后妃、皇族等人同時被金人遷往北方,“被掠者日以淚洗面,虜酋皆擁婦女,恣酒肉,弄管弦,喜樂無極”。宋欽宗的朱慎妃在中途解手時,遭千戶國祿的調戲。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自青城國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婦女一千九百餘人。”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抵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韋賢妃以下300餘人入浣衣院(官妓院),欽宗的朱皇后不堪受辱,投水而死,史載“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不久趙構在南京登基為帝,韋賢妃又轉送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與徽宗關押在了一起。宋高宗趙構即位後,韋賢妃被遙尊為“宣和皇后 ”。

天會十三年(紹興五年,1135年)四月,宋徽宗病死於五國城。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戰派完顏宗弼(兀朮)率領金國軍隊南侵,先在開封正南(偏東)的順昌敗於劉錡所部的“八字軍”,再於開封西南的郾城和穎昌,在金國女真精銳部隊所拿手的騎兵對陣中兩次敗於岳飛的岳家軍,只在開封東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帶戰勝了宋軍中最弱的張俊一軍,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軍前,金軍已被壓縮到開封東部和北部。完顏宗弼開始轉向接受議和。

皇統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為改善與南宋的關係,將死去的徽宗追封為天水郡王,將欽宗封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級別,原來封徽宗為二品昏德公,追封為王升為一品,原封欽宗為三品重昏侯,現封為升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號中的污侮含義。第三是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示尊重 。同時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等大將的兵權,為《紹興和議》做好了準備。十一月間,宋、金為《紹興和議》達成書面協定。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南宋朝廷殺岳飛,據《宋史》載是為了滿足完顏宗弼議和所設前提。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紹興和議》徹底完成所有手續。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離行時,宋欽宗披頭散髮死命的挽住她座下的車輪,請她轉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當個太乙宮主就滿足了。韋賢妃哭著說,如果你不回來,我寧願眼睛瞎掉算了。同年八月十餘輛牛車到達臨安,十月,南宋將徽宗暫葬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名曰永固陵。韋氏知道兒子對皇位的隱憂(高宗已絕後,欽宗回來必繼承其帝位),再不敢重提當日對欽宗的許諾。晚年患有目疾,應是白內障,道士皇甫坦以針灸為韋太后治好了一隻眼睛。韋氏後來又多活了十七年,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去世,享年八十歲 。也有記載為90歲終,當時民間謠言太后在金國嫁人生子,高宗為降低謠言把太后年齡增長10歲。

史書記載

顯仁皇后 顯仁皇后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

韋賢妃,開封人,高宗母也。初入宮,為侍御。崇寧末,封平昌郡君。大觀初,進婕妤,累遷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進封龍德宮賢妃。從上皇北遷。建炎改元,遙尊為宣和皇后。封其父安道為郡王,官親屬三十人。由是遣使不絕 。

紹興七年,徽宗及鄭皇后崩聞至,帝號慟,諭輔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寧處,屈己請和,正為此耳。”翰林學士朱震引唐建中故事,請遙尊為皇太后,從之。已而太常少卿吳表臣請依嘉祐、治平故事,俟三年喪畢,然後舉行。乃先降御札,播告天下。後三代俱追封王。

帝以後久未歸,每顰蹙曰:“金人若從朕請,余皆非所問也。”王倫使回,言金人許歸後。未幾,金人遣蕭哲來,亦言後將歸狀。遂豫作慈寧宮,命莫將、韓恕為奉迎使。十年,以金人猶未歸後,乃遙上皇太后冊寶於慈寧殿。是後,生辰、至、朔,皆遙行賀禮。

洪皓在燕,求得後書,遣李微持歸。帝大喜曰:“遣使百輩,不如一書。”遂加微官。金人遣蕭毅、邢具瞻來議和,帝曰:“朕有天下,而養不及親。徽宗無及矣!今立誓信,當明言歸我太后,朕不恥和,不然,朕不憚用兵。”毅等還,帝又語之曰:“太后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其未也,雖有誓約,徒為虛文。”

命何鑄、曹勛報謝,召至內殿,諭之曰:“朕北望庭闈,無淚可揮。卿見金主,當曰:‘慈親之在上國,一老人耳;在本國,則所系甚重。'以至誠說之,庶彼有感動。”鑄等至金國,首以後歸為請。金主曰:“先朝業已如此,豈可輒改?”勛再三懇請,金主始允。鑄等就館,館伴耶律紹文來信,金主許從所請。洪皓聞之,先遣人來報。鑄等還,具言其實。遂命參政王次翁為奉迎使。金人遣其臣高居安、完顏宗賢等扈從以行。

十二年四月,次燕山,自東平舟行,由清河至楚州。既渡淮,命太后弟安樂郡王韋淵、秦魯國大長公主、吳國長公主迎於道。帝親至臨平奉迎,普安郡王、宰執、兩省、三衙管軍皆從。帝初見太后,喜極而泣。八月,至臨安,入居慈寧宮。

先是,以梓宮未還,詔中外輟樂。至是,慶太后壽節,始用樂。謁家廟,親屬遷官幾二千人。

太后聰明有智慮。初,金人許還三梓宮,太后恐其反覆,呼役者畢集,然後起攢。時方暑,金人憚行,太后慮有他變,乃陽稱疾,須秋涼進發。已而稱貸於金使,得黃金三千兩以犒其眾,由是途中無間言。太后在北方,聞韓世忠名,次臨平,呼世忠至簾前慰勞。還宮,帝侍太后,或至夜分未去,太后曰:“且休矣,聽朝宜早,恐妨萬幾。”又嘗謂:“兩宮給使,宜令通用;不然,則有彼我之分,而佞人間言易以入也。”

時皇后未立,太后屢為帝言,帝請降手書,太后曰:“我但知家事,外庭非所當預。”將行冊命,承平典禮,悉能記之。帝先意承志,惟恐不及,或一食稍減,輒不勝憂懼。常戒宮人曰:“太后年已六十,惟優遊無事,起居適意,即壽考康寧;事有所闕,懼母令太后知,第來白朕。”

十九年,太后年七十,正月朔,即宮中行慶壽禮,親屬各遷官一等。太后微恙,累月不出殿門,會牡丹盛開,帝入白,太后欣然步至花所,因留宴,竟日盡歡。忌日,以諭宰執。後苦目疾,募得醫皇甫坦,治即愈。

二十九年,太后壽登八十,復行慶禮。親屬進官一等;庶人等九十、宗子女若貢士已上父母年八十者,悉官封之。九月,得疾,上不視朝,敕輔臣祈禱天地、宗廟、社稷,赦天下,減租稅。俄崩於慈寧宮,謚曰顯仁。攢於永佑陵之西,祔神主太廟徽宗室。親屬進秩者十四人,授官者三人。

太后性節儉,有司進金唾壺,太后易,令用塗金。宮中賜予不過三數千,所得供進財帛,多積於庫。至是,喪葬之費,皆仰給焉。然好佛、老。初,高宗出使,有小妾言,見四金甲人執刀劍以衛。太后曰:"我祠四聖謹甚,必其陰助。"既北遷,常設祭;及歸,立祠西湖上。

柔福帝姬案

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帝姬是徽宗按蔡京的建議對公主的稱呼),入金後歸蓋天大王完顏宗賢所有,後又被賜予徐還。

建炎四年(1130年)有女子以柔福帝姬的身份逃回南宋,宋高宗命老宮女和老宦官察驗,都感覺這女子相貌很像,盤問宮中舊事,也能夠回答得圓滿 。唯一值得懷疑的地方是一雙大腳,不似徽宗的公主所有。但其人回答也有道理:“金人驅逐如牛羊,赤腳奔走萬里,一雙纖足豈能仍如舊時模樣? ”因此被宋高宗確認為真,授予福國長公主的稱號。又為她選擇永州防禦使高世榮為駙馬。

紹興十二年(1142年)韋氏歸宋,稱真的柔福帝姬剛剛於回宋啟程前一年死於五國城,南宋的柔福帝姬為開封尼姑靜善冒充,趙構隨即下令誅殺靜善/柔福帝姬。這就是所謂的“真假帝姬案”。 宋人筆記《四朝聞見錄》、《隨國隨筆》和《南渡竊憤續錄》認為,這位被殺之靜善/柔福帝姬實際是真的柔福帝姬。韋氏在金國也歸蓋天大王完顏宗賢 ,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後為名聲計殺柔福帝姬以滅口。

《宋史·公主列傳》:“柔福在五國城,適徐還而薨。靜善遂伏誅。柔福薨在紹興十一年,從梓宮來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國長公主。”南宋官方的說法是恰恰在要被放回前一年病死,這個韋氏所說的真柔福帝姬的運氣也極差,而且死無對證。

另外,所謂柔福帝姬嫁給漢人徐還於紹興十一年死於五國城,都是韋氏的一面之辭。除柔福帝姬外,其他被擄到北方的所有徽宗帝姬不是被金國貴族占有,就是進洗衣院成為官妓(見宋徽宗條目),沒有一個能夠到五國城徽宗欽宗的身邊。韋氏自己也是因為高宗即位後成為高級人質,才被金國送到五國城特殊對待(主要是和燕京等地相比,五國城南逃距離極其漫長)。 韋氏所描述的柔福帝姬若為真,也是帝姬中唯一的特例。

父系家庭成員

曾祖父:韋舜臣

曾祖母:段氏

祖父:韋子華

祖母:杜氏

父:韋安禮【一說為韋安道】

母:宋氏

兄:韋宗顏,韋宗閔

弟:韋淵

出自《宋會要輯稿 儀制一二》

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詔皇太后三代特贈一次。兄韋宗顏贈武功大夫、遙郡防禦使,宗閔贈武功大夫、遙郡刺史。

十年九月十日,詔皇太后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岐國公韋舜臣追封雍國公,曾祖母唐國夫人段氏贈楚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新(年)[平]郡王子華追封安康郡王,祖母漢國夫人(社)[杜]氏贈魏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豫王安禮追封魯王,母益國夫人宋氏贈秦國夫人。

十二年四月五日,詔皇太后曾祖韋舜臣追封惠王,祖子華追封德王。

(十二年)十月十九日,詔皇太后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惠王韋舜臣追封廣王,曾祖母楚國夫人段氏贈秦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德王子華追封福王,祖母魏國夫人杜氏贈鎮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魯王安禮追封兗王,母秦越國夫人宋氏贈陳魯國夫人。時迴鑾故也。

(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詔皇太后曾祖任郊(租)[社]齋郎、贈太師、追封廣王韋舜臣追封徐王,曾祖母秦國夫人段氏贈鄆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福王子華追封揚王,祖母鎮國夫人杜氏贈荊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兗王安禮追封魏王,母陳魯國夫人宋氏贈韓豫國夫人。

(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詔皇太后故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徐王韋舜臣追封韓王,曾祖母鄆國夫人段氏贈吳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揚王子華追封楚王,祖母荊國夫人杜氏贈周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魏王安禮追封陳王,母韓豫國夫人宋氏贈唐鄧國夫人。

(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詔皇太后故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韓王韋舜臣追封冀王,曾祖母吳國夫人段氏贈冀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楚王子華追封周王,祖母周國夫人杜氏贈潭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陳王安禮追封越王,母唐鄧國夫人宋氏贈吳越國夫人。

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詔皇太后故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冀王韋舜臣追封吳王,曾祖母冀國夫人段氏贈魏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周王子華追封魯王,祖母潭國夫人杜氏贈越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越王安禮追封雍王,母吳越國夫人宋氏贈陳魏國夫人。

(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詔皇太后故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吳王韋舜臣追封楚王,曾祖母魏國夫人段氏贈楚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魯王子華追封荊王,祖母越國夫人杜氏贈荊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雍王安禮追封魏王,母陳魏國夫人宋氏贈吳魏國夫人。同日,詔皇后故曾祖贈太師、追封慶王吳文誠追封吳王。

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詔皇太后故曾祖任郊社齋郎、贈太師、追封楚王韋舜臣追封周王,曾祖母楚國夫人段氏贈周國夫人;祖贈太師、追封楚王子華追封陳王,祖母楚國夫人杜氏贈陳國夫人;父贈太師、追封魯王安禮追封韓王,母魏國夫人宋氏贈韓魏國夫人。

影視形象

年份電視劇/電影飾演者
1986《盜日英雄傳》馮紹楣
1989《李師師》劉芳
1996《梁紅玉》金淑媛
2005《濟公新傳》周賢珍
2006《賴布衣傳奇》潘虹
2013《精忠岳飛》劉晨霞
2016《驚天岳雷》翁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