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誤錄》

《顧誤錄》為古典戲曲音樂論著。清王德暉、徐沅澂合著。有1851年北京篆雲齋刻本,1959年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

《顧誤錄》

 

正文

古典 戲曲音樂論著。清 王德暉徐沅澂合著。王德暉,字曉山, 山西太原人,著有 《曲律精華》徐沅澂,字惺宇, 北京人,編有 《顧誤》。1851年,兩人在北京相遇,以同道知音,各出手稿,互相參校,合為一書,題名 《顧誤錄》。有1851年 北京篆雲齋刻本,1959年收入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
《顧誤錄》約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談論律呂宮調,無多創見,其他談論度曲的部分頗有參考價值,特別是其中的《度曲十病》(方音、 犯韻、截字、破句、誤收、不收、爛腔、包音、尖團、陰陽),《度曲八法》(審題、叫板、出字、 做腔、收韻、換板、散板、擻聲),《學曲六戒》(不就所長、手口不應、貪多不純、按譜自讀、不求盡善、自命不凡),以及《頭腹尾論》、《沈衣仲養氣論》、《曲中厄難》等節,均有獨到見解。如說“曲之剛勁處,要有稜角;柔軟處,要能圓湛”,但稜角不可“硬”,柔軟不可“綿”。又如“南曲腔多調緩,須於靜處見長。北曲字多調促,須於巧處討好”等論述,對演唱都有實用價值。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