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湄[清早期學者]

顧湄[清早期學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顧湄(約公元1653年前後在世)字伊人,號抱山,江蘇太倉人,顧夢麟養子。早通經義,十二歲作《為上者與民爭利論》,宿老異之,為陳瑚高弟,徐乾學延館於家。慎交、同聲社興,皆以得湄為重。值奏銷案被累,遂絕意進取,專力於詩古文。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吳偉業嘗訪之,出嘆曰:“夢麟有子矣!”湄工詩,與黃與堅等稱“婁東十子”。

著述藏書

康熙年間,顧湄折衷王、文、周三志,芟蕪訂訛,據摭遺佚,參以己見,編次成《重修虎丘山志》10卷,該志歷引郡邑諸志,各有考據,堪稱考據精當之作。蘇州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分別藏有此志的康熙十五年吳門懷嵩刊本和宣統三年集群圖書館鉛印本。

顧湄喜藏書,因得宋刻本蘇長公所書《陶淵明集》,遂命名其藏書處曰“陶廬”。錢謙益曾作有《陶廬》一詩。因和錢曾、徐乾學等藏書家交遊極密,錢曾贈送給他宋槧佳本若干。曾應徐乾學聘,助之校刊《通志堂經解》。收藏過《宣和畫譜》。另有詩文集名《水鄉集》

詩作選摘

【寄唐在茲湖村】

帶水湖南路,故人來往稀。暗蛩鳴雨急,宿雁入煙微。

千卷只茅屋,一身仍布衣。深居戎馬外,知爾亦忘機。

【寄靈隱白谷載一兩公】

交遊多半在禪叢,為憶巾瓶事遠公。一棹鐘聲殘照里,六橋山色暮寒中。
遙天落木風塵老,舊國平蕪煙水空。相送虎溪成久別,比來吟興復誰同。

【感懷】

石城笳鼓不堪聽,烈士天涯散曉星。伏闕陳東還痛哭,登樓王粲獨飄零。

奔濤夜立魚龍怒,戰血春回草木腥。莫說長江限南北,建康原是小朝廷。

(福王時,馬、阮秉政,誅戮名流,長江不守。作者感慨言之,知小朝廷之必亡也。)

【閱江樓】

萬里長江一望收,高皇親建閱江樓。雲開蓬島星河曙,月出盧龍天地秋。

碧草自生宮寢路,青山仍繞帝王州。憑君莫問當年事,禾黍同歸六代愁。

(樓在師子冊,又名盧龍山。明高皇有詩,又命宋濂作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