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湖

顏湖,1909年出生於福建省德化縣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中。曾任中共德化縣工作委員會書記。

基本信息

烈士簡介

顏湖(1909-1933),原名曾昭湖,又名顏傳湖。福建省德化縣三班鄉泗濱村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隨養父到馬來亞謀生。1927年1月加入馬來亞共產黨組織。同年12月回到廈門,經黨組織安排回到德化三班開展革命活動,奉黨組織指示打入國民黨軍陳國輝旅部當庶務長。1932年10月任中共德化縣工作委員會書記,在三班等地發動農民組織農會、工會、赤衛隊開展“五抗”鬥爭。紅軍閩南游擊隊第二支隊成立後,發動民眾配合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1933年4月間,在安溪佛仔格召開紀念工農紅軍閩南遊擊隊第二支隊成立一周年大會,途經永春達埔鎮時被反動民團逮捕,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表現了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1933年4月24日被殺害於永春西校場,壯烈犧牲。赴刑場途中一路高唱《國際歌》,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等口號。革命烈士。

生平經歷

顏湖5歲喪父,賣與泗濱顏東良為子,易姓顏。8歲入學,因家貧,14歲輟學,後在南嶺瓷窯當學徒。1925年1月隨養父到馬來西亞麻坡謀生。1927年1月加入馬共組織,化名陳新民,同年12月回國。1929年加入中國共黨,先後參加永德聯鄉教育促進會和創辦泗濱夜校,傳播革命真理,教唱革命歌曲,並在家中開設活動場所,掩護地下組織活動。1930年軍閥陳國輝部攻入三班,泗濱夜校停辦,他即打入陳部當庶務長,並利用職便,積極參加革命宣傳,貼標語、發傳單、傳播革命訊息等。1932年4月,閩南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成立,顏湖經常請假回德化活動。同年10月任中共德化工委書記,先後建立4個支部,發展黨員20多人,組織農會、工會和赤衛隊,發動瓷工、農民抗交“窯煙捐”、“菸葉稅”和“膏伙田”地租。同時,積極配合紅二支隊和帶領民眾開展游擊鬥爭,使德化地區成為安南永德蘇區的組成部分。他還積極配合安溪中心縣委進行策反地方民團的工作,使游擊隊的裝備得到了加強,促進了革命鬥爭的發展。1933年4月24日在赴安溪佛仔格參加閩南工農游擊隊第二支隊成立周年紀念大會途中,於永春達埔嶺頭亭被捕,後押到永春縣城國民黨第十九路軍一八一旅張勵部,受盡嚴刑酷打,5月12日在永春西校場英勇就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