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地畫選

1957年入北京中國畫院,專攻山水畫,並任創作組組長等職。 1963——1964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作品《居庸關》、《京郊風景》、《蓬萊仙閣》等。 1977年創作《桂林新貌》參加迎春畫展、《雨過天晴》參加全國山水花鳥畫展。

內容介紹

顏地(1920—1979)山東省榮城縣人。1944年參加革命。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大連中蘇友好協會宣傳科副科長、旅大文工團副團長,先後在長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公司從事美術工作。1957年入北京中國畫院,專攻山水畫,並任創作組組長等職。在紀念建軍三十周年時,沿紅軍長征路線寫生並集體創作《長征畫卷》,與吳鏡汀等合作《岱宗旭日》。1963——1964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作品《居庸關》、《京郊風景》、《蓬萊仙閣》等。其作品曾多次赴日本、法國、加拿大、澳門等地參加展覽。1977年創作《桂林新貌》參加迎春畫展、《雨過天晴》參加全國山水花鳥畫展。曾為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出版有《顏地畫選》等畫集。1997年北京畫院與北京市美協聯合主辦顏地遺作展。
評介:顏地是當代寫生派山水畫的重要畫家,1950年代後,曾與李可染同赴桂林、陽朔寫生,在山水畫的語言革新方面有一定貢獻。1961年赴黃山,用自製的柳炭條在宣紙上畫了上百幅寫生稿,有獨特的表現效果。其代表作有《居庸關之春》、《桂林之晨》、《紅旗渠》、《桂林新貌》、《雨過天晴》、《蒼山晴日》、《水鄉》、《煙江暮靄圖》等。著名作家曲波曾讚美其作品:“峻巍秀麗,樸實渾厚,艷雅交錯,鋼筋鐵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