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伯剛

1921年6月,隨粵軍入桂林,擊敗桂軍沈鴻英。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顏伯剛攜槍7支投唐生智,初任營長,後遞升師長。 1949年5月,顏伯剛應程潛、唐生智邀請,出任衡陽縣長兼警備副司令。

顏伯剛(1892-1952) 又名正剛,字毅之,湖南省衡陽縣英陂鄉人。幼年隨父習文,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北閥軍學生隊。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學校,分發湘軍第六團任見習排長。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戰爭中,編入粵軍九支隊謝文炳部,赴福建討伐閩軍,遞升營長。1921年6月,隨粵軍入桂林,擊敗桂軍沈鴻英。1922年在粵軍許崇智、蔣介石部下任團長。其時許蔣意見不和,顏親許疏蔣,由此產生了芥蒂。後蔣介石得勢,許崇智被迫辭職,顏遂於1924年離職回家。翌年,任衡陽警察局軍事教官。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顏伯剛攜槍7支投唐生智,初任營長,後遞升師長。1929年,蔣介石令唐生智入豫討伐馮玉祥,唐、顏因對蔣心懷舊怨,遂於北上鄭州途中回師討蔣。由是結怨愈深,凡西南各地軍閥掀起反蔣活動,顏伯剛多參與其事。1930年夏,桂系李宗仁反蔣,顏回響于衡陽;1931年陳濟棠倒蔣,顏在郴州遙相呼應;1936年桂系軍閥再度反蔣,顏伯剛任李宗仁部先遣司令。
1938年秋,顏伯剛任安徽抗日游擊司令代行皖北行署主任。途經長豐楊家廟時,曾向顏氏族親贈送法幣400元用於建宗祠設學校,後事雖未成,長豐顏氏卻緬懷在心,並在重修宗譜中予以記載。1940年初,安徽省主席李品仙調動駐皖部隊,向新四軍根據地進攻。顏伯剛所部在“圍剿”中被新四軍擊敗。蔣介石以顏“反共不力”免去其游擊司令兼行署主任職務,調任第五戰區少將參議。顏伯剛自覺沒趣,於1941年辭職回家閒居。
1949年5月,顏伯剛應程潛、唐生智邀請,出任衡陽縣長兼警備副司令。6月,任衡郴警備司令。同年8月,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在衡陽組建新編第七軍,企圖阻滯人民解放軍向湘桂進軍,委顏伯剛為新七軍軍長。顏積極為之招兵買馬,建制3個師2萬餘人,在衡陽、零陵、道縣等地同人民解放軍對抗。衡陽解放後,顏伯剛拒絕起義,於10月底攜家眷及親信數十人撤往桂林。12月7日在廣西小董被俘,次年2月遣送回籍。1952年3月被判處死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