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詩後》

《題詩後》是唐代詩人賈島的詩詞之一,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作詩錘字鍊句精益求精,布局謀篇也煞費苦心,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

詩詞正文

題詩後

(唐)賈島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譯文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詞語注釋

1.吟:讀,誦。
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3.賞:欣賞。
4.得:此處指想出來。

賞析

賈島作詩錘字鍊句精益求精,布局謀篇也煞費苦心。這首名為《題詩後》,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如方乾:“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均從賈島詩化出。

《送無可上人》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作者簡介

賈島(779年~843年),唐代詩人。字閬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稱之為苦吟詩人。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並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