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最

音樂是人類靈魂休憩的處所。當人們信步徜徉曼妙音符間,欣然陶醉於天籟之音時,可曾留心關注——那些創作者,那些音樂家以及那些音樂的過往?可曾駐足玄想——那些最初創造音樂這種神奇藝術及各種音樂形式、音樂表現手段的人和事,那些在音樂發展史上做出過重大貢獻、創造各種“第一”及“之最”的人和事……那種種關於音樂的偉人奇蹟、前塵往事? 現在《音樂之最》(作者杜磊、田敬英)這本小書,願意拾掇起音樂歲月長河中閃光的點點滴滴,讓您了解音樂歷史的方方面面,用您的心靈去感受一些來自音樂深處的東西,《音樂之最》幫助您做一個真正的音樂達人。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國歷史記載的最早一位聲樂理論家》、《我國歷史記載的最早一位聲樂教育家》、《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我國最早的音樂機構》、《我國古代最早的音樂學校》……《音樂之最》(作者杜磊、田敬英)一書,由98篇短文組成,每篇大多千字左右。“音樂之最”之中蘊涵了許多情趣盎然的音樂知識和意味深長的音樂史料,力求比較系統、簡潔、準確地介紹這些音樂知識和音樂史料,並突出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點,從而開拓我們的視野,啟迪我們的智慧。

作者簡介

湖北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楚天藝術教育》雜誌編委。多年來在海內外發表各類音樂作品、音樂教育學術論文等500餘件,出版《兒童少年美育全書》、《樂壇大師軼事錄》、《舞台與講台的對話》等專著18部(含合作),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中學《音樂》教材教參及湖北省高中、國中、國小《音樂》教材教參的編寫,計約48冊(套)。田敬英: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多年來發表和獲獎的主要作品、論文有《節日舞曲》、《音樂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等十餘件,出版《樂壇大師軼事錄》等專著,編導或指導的舞蹈、聲樂節目多次獲得各級各類專業比賽、演出一等獎。

圖書目錄

1.我國最早的音樂家
2.我國最早的歌舞
3.我國最早的女歌手
4.我國歷史記載的最早一位聲樂理論家
5.我國歷史記載的最早一位聲樂教育家
6.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
7.我國最早的音樂機構
8.我國古代最早的音樂學校
9.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集
10.我國最早的琴史專著
11.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琴歌
12.我國現存最早的琴歌曲集
13.我國最早的一部歌曲作法專著
14.我國最早發現《敦煌樂譜》的人
15.我國最早關於音律的記載
16.我國最早的音樂論著和美學思想專著
17.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樂譜
18.我國出土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代樂器
19.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論的人
20.我國最喜愛音樂的皇帝音樂家
21.我國第一個見於記載的戲曲樂師
22.我國最早將新疆樂隊引入中原的人
23.我國最早的民族管弦樂隊
24.我國最早的西洋管弦樂隊
25.我國最早的交響音樂
26.我國古鐘之最
27.我國最少登台的演奏家
28.我國第一座音樂家銅像
29.我國最早用簡譜創作歌曲的女作者(附歌曲)
30.我國最早的藝術歌曲
31.世界上最早的藝術歌曲
32.世界上最流行的歌曲(附歌曲)
33.世界上最少的音寫成的歌曲
34.世界上最長的休止符
35.我國的第一首電影歌曲(附歌曲)
36.我國台灣的第一首電影主題歌
37.我國第一位獲奧斯卡音樂獎的作曲家
38.我國電影音樂第一
39.世界上最早的電影音樂
40.世界上第一個為電影作曲配樂的入
411.世界國歌之最
42.我國最早提出在學校設立音樂課的人
43.我國最早從事少兒音樂教育的人
44.我國現代第一所專業音樂學校的創始人
45.世界上最早的音樂學院
46.世界上最早的音樂工程學院
47.我國最早的音樂刊物
48.我國最早的一首合唱曲(附歌曲)
49.我國最早的少兒合唱團
50.我國最早的革命歌曲集
51.我國最早獲得音樂博士的人
52.我國最早系統傳授現代作曲技術的音樂教育家
53.我國第一部清唱劇
54.我國第一部新歌劇
55.我國第一部民族舞劇
56.我國最早的兒童歌舞劇
57.世界上第一部歌劇
58.我國第一部民族交響樂
59.世界交響樂之最
60.我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61.我國第一個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人
62.我國第一首鋼琴作品
63.最早傳入我國的古鋼琴
64.世界上最快速的鋼琴調律
65.我國最早的管樂研究資料
66.世界上最有貢獻的管樂器音鍵系統發明者
67.世界上最大的樂器——管風琴
68.世界上最小的樂器——口弦
69.我國第一個製造小提琴的人
70.世界上最昂貴的小提琴
71.世界弦樂器之最
72.世界上最著名的幾位小提琴製作大師
73.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四重奏
74.世界上最大的樂隊與最長的樂曲
75.世界上最大的遊行樂隊
76.世界上最早在樂隊中使用的鋼片琴
77.世界上最早的爵士樂隊
78.世界上最大的小號演奏團
79.世界上第一個倡議舉辦國際吉他比賽的人
80.世界上最大的兩套鐘琴
81.世界上最年輕的音樂教授
82.世界上最多產的幾位作曲家
83.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音樂大師
84.世界上最富有的音樂家
85.世界上最出色的全能音樂家
86.世界上最著名的業餘音樂家
87.世界上最早的樂譜印刷
88.世界上最大的一部音樂辭典
89.世界上最長的芭蕾舞曲
90.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
91.世界上最早的音樂廳
92.世界上最早的公演音樂會
93.世界上最早的音樂會節目單
94.世界上最早的音樂比賽
95.世界上最多的謝幕次數
96.世界上最罕見的兩家音樂博物館
97.世界上最早的節拍器
98.世界上最早的錄音裝置

文摘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優秀的音樂家是不乏其人的。但是,能稱得
上最早的音樂家要數夔了。
夔生活的年代,相當於我國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後期。據《尚書》記載
,夔曾經擔任舜的樂官。至於夔的出身,據《呂氏春秋·察傳》記載:“昔
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
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由此可見,夔原是生活
在荒僻邊緣地方的有音樂特長的平民百姓,後被舜“破格提拔”重用。夔擔
任樂官之後,曾親自參與著名樂舞《韶樂》的創作和指揮。相傳這部樂舞一
直流傳到1000多年後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孔子聽後讚嘆“韶,盡美矣,又
盡善也”,可見夔的音樂技能之高超。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最早歌舞的產生,可追溯到5000多年
前的遠古時期。在那時的氏族部落中,歌舞是豐富多彩的。雖然那時的文化
藝術不夠發達,樂器也比較原始,但是,歌、舞、樂三位一體的表演形式都
風靡一時。
當時,有個叫葛天氏的氏族,在這個部落中流傳著一個由三人表演的《
牛尾》舞。這個舞蹈別具一格:每人手裡執著一條牛尾,上下舞動變換著各
種動作,兩腳很有節奏地踏著拍子,並且邊歌邊舞,演唱了八首歌曲。他們
盡情地歌頌大自然,盼望著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在另外一個叫康氏的部落
中,人們還紛紛參加跳集體舞。傳說,該部落在潮濕的地帶定居,由於人們
受潮濕,筋骨和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增強體質、抵抗濕氣,
這個部落便創作了一種集體舞,以此來振奮精神、鍛鍊身體。當時的歌舞表
演形式多樣,長短不一,有一首《彈歌》,只有一句歌詞:“斷竹、續竹、
飛土、逐夫(肉)”,意思是說:我們砍斷了竹子,做成了弓,發出泥土製成
的子彈,進行捕獵。
原始的歌舞表演,表演者常常裸露著上半個身子,根據內容的需要,手
里拿著各種不同的道具。人們有時把自己化裝成鳥類,有時化裝成野獸,有
時又將自己化裝成想像中的神物,邊歌邊舞,千姿百態。
中國最早的女歌手,應當首推距今已有3600年左右的簡狄和建疵。據《
呂氏春秋·音初篇》記載:“有娥氏有二女,為之九成之台,飲食必以鼓。
帝令燕往視之,鳴若嗌嗌。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
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日‘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
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相傳在以玄鳥(燕子)為氏族圖騰的遠古殷商的
一個部落,有娥氏有兩個女兒(名字叫簡狄和建疵),住在專門為她們建造的
九重瑤台上,每天吃飯時都要奏鼓樂。天帝派遣燕子去看望她們,燕子“嗌
嗌”地叫著,在她們身旁飛來飛去,簡狄和建疵都十分喜愛,爭著去捕捉燕
子並與其玩耍。她們用一隻玉筐將燕子覆蓋著,過了一會兒,打開玉筐一看
,燕子下了兩個蛋,從玉筐里飛出,一直向北方飛去,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飛
回來。簡狄和建疵頓感失望,就即興創作一首歌,並若有所失地唱道:“燕
子飛去了,你往哪兒飛……”這首歌實際上是北方最早的一首民歌。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簡狄和建疵這兩個人,現已無法考證,亦無需進行考
證。但就這一則關於音樂的產生並且帶有一定神話色彩的傳說而言,它無不
表明了這樣一個藝術規律,那就是音樂系產生於人的內心,是人的思想對客
觀“外在”生活內容的理性感知。簡狄和建疵內心有感於燕子飛去,才創作
並演唱了“燕子往飛”的歌。我國最早的音樂論著《樂記》曾對此觀點有過
闡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
形於聲。”這表現出樸素而又鮮明的反映論觀點。故而,我們說這兩位古代
女歌手不僅僅是我國最早的歌手,也說明了“生活先於藝術,藝術源於生活
”的藝術規律,是我國古代唯物論思想的直接反映。
我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位聲樂理論家,是春秋末期的師乙,他是一
位具有豐富經驗的聲樂理論家。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師乙請教怎樣歌唱,師乙便以淵博的知識向
子貢解答道:“歌者,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句中
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樂記·師乙篇》)這段話的大意是:“如果你要
唱好歌,旋律上行時,聲音要激昂慷慨,高亢嘹亮;旋律下行時,聲音要低
沉壓抑,氣息下墜;如果旋律出現休止時,要像折斷一件東西一樣,強弱鮮
明;旋律停止時,沉靜得要像乾枯的木頭一樣,一切旋律中的微小變化都要
合乎規範,聲音和旋律要恰到好處,字正腔圓,就像一貫成串的珍珠一樣,
對每一句詞曲都要做到鉤稽查考推敲。”
這一套科學的聲樂理論、歌唱方法,早在我國2500年前就已經有了。
我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位聲樂教育家,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歌唱家—
—秦青。
據《列子·湯問》記載,秦青具有很高的歌唱技巧,曾收薛譚為徒。一
天,他的學生薛譚認為學完了他的歌唱技巧,請求回家,秦青沒有阻止,為
此,秦青便在郊外設宴給學生薛譚送行。藍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雲,野草
、樹林一片新綠,宴席間,秦青斟了一杯酒,對薛譚說道:“你我師徒相處
感情甚好!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會。”說完,秦青感傷地唱了一首悲
壯的歌曲:
渭河的水啊緩緩流,
離愁別緒在心頭。
師徒情誼同骨肉,
天涯海角難相守。
秦青的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被老師高超的聲樂造詣所震撼
,並為之深深感動。他猛然醒悟過來,跪在秦青的跟前,懇求道:“老師,
我不走了,我跟您學一輩子!”秦青高興地將薛譚扶起,把他領回。從此以
後,薛譚再也“不敢言歸”。在秦青的長期精心傳授下,薛譚終於成為了一
名著名的歌唱家。
從這一歷史記載來看,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國的聲樂教學已
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可以說,秦青是我國歷史記載的最早的一位聲樂教育
家。P1-7

序言

近年來,“音樂之最”常常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雖然有許多歷史
學家也曾經指出,任何一個“最”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產生的,它
們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擴大,可能被新的“最”所代替,但是任何學
科在新的學說確立之前,基礎理論總是以它的權威性代表著該學科的最高成
就。
《音樂之最》一書,由98篇短文組成,每篇大多千字左右。“音樂之最
”之中蘊涵了許多情趣盎然的音樂知識和意味深長的音樂史料,力求比較系
統、簡潔、準確地介紹這些音樂知識和音樂史料,並突出知識性、通俗性、
趣味性的特點,從而開拓我們的視野,啟迪我們的智慧。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省內外一些著名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工作者的
大力支持與幫助,同時也參考了有關書籍和報刊提供的資料,力求吸取學術
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儘可能地使知識詳實、準確。
由於作者水平所限,加之書中涉及的知識廣泛、內容繁雜,對某些音樂
知識的挖掘還不夠深透,編排也不盡合理,許多音樂知識也未及寫入書中,
肯定存在不少缺點,懇請讀者教正,以期再版時加以修訂,使該書進一步完
善。
杜磊田敬英
2011年4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