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公祠與韓山書院

二、宋代韓祠和韓山書院的創建 五、清代韓祠與韓山書院的別建 六、韓山書院的轉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叢書名: 嶺南文化知識書系
平裝: 106頁
開本: 32開
ISBN: 721805210X
條形碼: 9787218052106
尺寸: 21 x 14.4 x 0.7 cm
重量: 181 g

內容簡介

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特色鮮明、燦爛多彩、充滿生機活力的地域文化,其開發利用已引起社會的重視。對嶺南文化豐富內涵的發掘、整理和研究,雖已有《嶺南文庫》作為成果的載體,但《嶺南文庫》定位在學術層面,不負有普及職能,且由於編輯方針和體例所限,不能涵蓋一些具體而微的嶺南文化現象。要將廣東建設成為文化大省,必須首先讓廣大民眾對本土文化的內涵有所認識,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讀物來承擔這一任務。出版《嶺南文化知識書系》的初衷蓋出於此。因此,《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可視作《嶺南文庫》的補充和延伸。
書系採用通俗讀物的形式,選題廣泛,覆蓋面廣,力求文字精煉,圖文並茂,寓知識性於可讀性之中,使之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知識叢書。
韓山書院在潮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把它恢復,無疑可以籠絡潮州人心。丁聚重建韓山書院,主要目的卻在祀孔。吳澄《潮州路韓山書院記》說,這一次重興韓山書院,丁聚在原來潮州城南昌黎伯廟的故址,建了孔子燕居室。孔子的神位,坐西向東,顏子、曾子、子思、孟子分侍兩旁。韓愈的祠堂,附建在孔廟後邊,神位也坐西向東。按照至元二十一年(1284)潮州路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動亂稍息,地方甫定,就算丁聚有心發展文教,培育人才,也沒有必要在修復廟學的同時,再建一個書院,當時潮州的經濟狀況恐怕也無力支撐兩個學校。所以,吳澄說,“書院僅復,規模隘陋,營繕歲缺 ”。

目錄

一、從韓愈講起
二、宋代韓祠和韓山書院的創建
三、元代韓祠和韓山書院
四、明代韓祠與韓山書院的衰落
五、清代韓祠與韓山書院的別建
六、韓山書院的轉型
七、韓山精英
八、韓祠風物
九、韓祠的新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