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花椒管理局

韓城市花椒管理局簡介

韓城市花椒管理局於2000年2月經韓城市政府批准成立,正科級全額事業局,隸屬韓城市政府直接領導。2002年8月,改屬韓城市林業局。兩個下屬單位:韓城市花椒研究所和韓城市花椒促銷中心。並主管韓城市花椒銷售協會業務。

管理局職責

1、負責制定全市花椒產業發展規劃;
2、負責和指導全市花椒的種植、管理、採摘、技術培訓、信息服務等工作;
3、負責花椒的科研開發和深加工工作;
4、負責花椒的對外宣傳、促銷和出口貿易工作;
5、負責“韓城大紅袍花椒”註冊證明商標的管理;
6、負責花椒質量檢查、檢測和管理;
7、負責花椒市場的建設和管理;
8、協調、指導管理全市花椒加工企業;
9、管理指導花椒協會工作;
10、完成林業局交辦的其它工作。

研究職責

從事與花椒科學栽培管理相關的研究、試驗及實用技術推廣、技術培訓,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
1、負責花椒種植、品種改良,技術培訓及生產管理。
2、負責花椒新產品技術的引進、推廣及深加工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3、負責花椒專用農藥、肥料的引進、研究和推廣,並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4、搞好花椒勞務信息的服務工作。
5、承擔花椒管理局委託的其他事項。

辦公室職責

1、負責機關黨務和政務工作;起草工作規劃、計畫等重要檔案;督促檢查機關工作制度的落實;
2、負責會議的組織和會議決定事項的督辦;
3、負責文秘與公文管理、辦公自動化、信息、機要、保密、檔案印鑑、信訪等工作;
4、負責機關及下屬單位人事、幹部轉正、職稱評聘晉升、調資、計生、工資底卡管理、目標責任制考評、綜合協調等工作;
5、負責幹部教育培訓、紀律監察、精神文明建設及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6、組織開展機關和下屬單位政治理論學習及思想政治工作;
7、負責全系統的統計工作;
8、負責相關的接待、接洽工作,安排好各級來我局檢查指導工作的事宜。
9、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產業股職責

1、負責制定全市花椒產業發展規劃及花椒促銷方案;
2、負責和指導全市花椒的種植、管理、採摘、技術培訓、銷售信息等服務工作;
3、負責花椒的科研開發和深加工項目申報及管理工作;
4、負責花椒的對外宣傳、促銷和出口貿易工作;
5、負責指導花椒市場的建設和管理;
6、協調、指導管理各類花椒加工企業;
7、負責花椒產業調研、信息上報工作;
8、負責“韓城大紅袍花椒”註冊商標的管理;
9、承辦花椒銷售協會日常事務;
10、負責“韓城大紅袍花椒”的質量檢測和管理;
11、負責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的辦理;
12、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財務科職責

1、負責本局財務購置、登記和管理工作;
2、辦理本局一切來往賬目、負責各類票據的報銷和財務報表工作;
3、做好本系統幹部職工醫保、住房公積金等工作;
4、做好本系統的物資採購和配發,做好接待的協調工作,及時結算本局的相關手續。
5、承辦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局領導職責分工

局長:
負責全面工作,分管財務、人事、花椒銷售協會工作。
副局長(內務):
負責機關內務工作,分管幹部職工的學習培訓、考核、考勤工作,黨建、信訪、法制、計生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車輛調配管理及有關接待工作,聯繫指導辦公室工作。
副局長(業務):
負責業務工作,分管花椒基地建設、花椒促銷、商標管理、質量監管、市場管理、產業項目及加工企業工作,聯繫指導花椒產業管理股、花椒研究所、花椒促銷中心工作。

銷售協會

韓城市花椒銷售協會於1998年8月經韓城市民政局社團辦註冊登記。1998年8月至2000年6月業務掛靠韓城市供銷聯社。2000年7月,協會業務移交韓城市花椒管理局主管。2001年5月,韓城市花椒生產協會(成立於1995年元月,原業務主管單位韓城市科技局)併入韓城市花椒銷售協會。
協會宗旨:引導教育各花椒生產、銷售、加工與服務的企業、個體戶守法經營,恪守信譽,實施名牌戰略;對各經銷企業及個體戶進行社會監督;為經銷企業和個體戶提供有關方面的服務。使政府管理與指導和民眾自我約束、自主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我市花椒生產銷售、加工形成綜合優勢。
精神:
服務創新 優質高效 樹立品牌 爭創第一
理念:
把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把科技送到田間地頭
把誠信留給每個員工
把品牌作為立業之本
把椒農增收作為根本目標
把做強做大花椒產業作為工作中心
方針:
重服務 重信譽 高質量 高效率
管理原則:
制度化 標準化 目標化
人 本 觀:
協會以員工為本 員工以服務為本
價 值 觀:
以行動書寫人生 以績效體現價值
激勵理念:
績效優秀者獎 業績平庸者罰
用人原則:
不唯學歷,不唯資力。注重德才,注重業績。
育 人 觀:
培養下屬就是提拔自己
質 量 觀:
質量就是生命 責任重於泰山

出口貿易

韓城市花椒促銷中心於2000年7月經韓城市政府批准成立,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隸屬韓城市花椒管理局領導。主要職責:
1、負責韓城大紅袍花椒及系列產品的對外宣傳和促銷;
2、負責“韓城大紅袍花椒”證明商標的管理及出口貿易;
3、搞好花椒銷售的信息服務;
4、負責花椒包裝用品的購置,及專用農藥、肥料的供應等服務工作;
5、承擔花椒管理局委託的其它事項。

花椒研究所

韓城市花椒研究所於1986年5月經韓城市政府批准成立,全額事業單位。2000年7月劃歸韓城市花椒管理局管理。2002年8月隨花椒管理局歸屬韓城市林業局。主要職責:
1、負責花椒種植、品種改良、技術培訓及生產管理;
2、負責花椒新產品、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及深加工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3、負責花椒專用農藥、農用肥料的引進、研製和推廣,並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4、搞好花椒勞務信息的服務工作;
5、承擔花椒管理局委託的其它事項。

其它

七律·花椒

(一)
乾坤瑞聚梁山翠,日月神凝秋野椒,
綠幔鑲丹飄馥郁,紅袍點黛舞妖嬈。
朝隨倩女歌聲走,午伴阿郎笑語跳,
待爾腰包圓鼓起,頻添口福慶豐饒。
(二)
我是韓原富裕椒,形如瑪瑙郁香飄,
商人怪我價錢貴,農戶嫌咱成本超。
市場控調難中意,農商矛盾勿喧囂,
科學培育優吾種,產鏈伸長是絕招。

花椒古今

花椒。以其獨特的香味和麻味,並且有去除異味的作用,而成為人們日常飲食生活申的重要調料。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人們就知道食用花椒了。
花椒,古名椒、椒聊等,屬芸香料,是我國原產的一種乾、枝、葉、實具濃郁辛香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它最初野生於我國中西部,現在廣泛分布我國南北各地。果皮名椒紅,種子名椒目。由於果皮暗紅,密生粒狀突出的腺點,猶如細斑,花椒之名由此而來。《詩經》中就有“有椒其馨”的詩句。
我國花椒的利用,最初是作是敬神的香物。這見於《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穀旦於逝,越以酸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詩里諷刺那帶著飯鍋遠行的女巫,竟不務以椒供神之業,而將花椒贈送人。直到戰國時期《離騷》:“巫鹹將夕將兮,懷椒糈而要之。”說的是巫鹹神將於今晚降臨,我準備花椒飯供他。說明當時楚人仍然習用花椒亨神。同時楚人又首開椒酒之風,並用花椒合泥塗室,取其溫暖又能消除惡氣。這就是《九歌·東皇太一》云:“奠桂酒兮椒漿”和《九歌·湘夫人》所記:“播芳椒兮盛堂”的情景。
以椒入酒。是荊楚風尚。漢代崔寔以《四民月令》載:“過臘一日,謂之小歲,拜賀君親,進椒酒,從小起。”宋代詩人范成大在《癸己無日》詩中寫道:“西地東風勸椒酒,山頭今日是春台”。以椒塗室,亦是古楚民樸素利用之舉,但到漢代,漢室後宮用花椒塗四壁,大修“椒房”,《漢官儀》記載:“皇后以椒塗壁稱椒房,取其溫也。”椒房從此得名,另有一說,是取花椒多子之意也。明代和尚宗林《花椒》詩云:“欣欣笑口向西風,噴出玄珠顆顆同;采處倒含秋露白,曬時嬌映夕陽紅。調漿美著騷經上,塗壁香凝漢宮中;鼎餗也應加此味,奠教薑桂獨成功。”上半首寫花椒樹結實情況,下半首是讚美花椒的香氣,一是可以塗在皇室後宮的壁上,二是作調料能與生薑、肉桂媲美。
花椒作為濟世藥物和調味佳品,首見於三國時代陸璣《毛詩草木疏》:“椒聊之實……蜀人作茶、昊人作茗,皆合煮葉以為香。今成皋諸山間有椒謂之竹葉椒,其狀亦如蜀椒,少毒熱,不中合藥也。可著飲食中,又用蒸雞腸最佳香。”花椒入藥最早見於成書於秦漢時期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認為花椒可以“堅齒髮”、“耐老”、“增年”。李時珍曾用“椒紅、茴香、棗肉”治癒一位年高七旬老婦的腹瀉病,這位老婦有五年的病史,“百藥不效”。
將花椒葉、實作為不可代替的調味品,還見於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其葉及青摘取,可以為菹,乾而末之,亦足充事。”明代米捕《救荒本草》:“采嫩葉煤熟,換水浸淘淨,油鹽調食。顆(粒)調和百味俱香。”由於花椒作調料能可以增添菜餚的淳香,去腥增鮮,使菜餚味道格外香美,自古至今,花椒與我國人民的生活一直緊密聯繫。民間傳說,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山東孔府,午餐時食欲不振,當時滿桌山珍海味的菜他都吃不下,隨行人員急得團團轉,恰好這時有人送來一些新鮮的綠豆芽,廚師在無可奈何之下,隨即炒了一盤“油潑花椒豆芽”獻上去。方法是先將鮮嫩綠豆芽用開水焯一下,而後用幾粒花椒爆鍋,再把豆芽下鍋炒幾下即起鍋。乾隆從未見過這黑色的花椒粒,就問隨行人員道:“這黑色的東西是何物?”答曰:“是花椒,用來提味的。”乾隆出於好奇,隨手用筷子夾了一些嘗了嘗,頓覺這道菜清香淡雅,脆爽可口,馬上胃口大開,食後,大加稱讚。從此,“油潑花椒豆芽”便成為孔府一款開胃名菜。另外,四川麻婆豆腐和麻辣豆腐,主要調料之一是花椒。
花椒作為一種香料,是烹飪中著名的調味佳品,因其用量極大,名揚海內外,為中國傳統的重要出口物質,到明代我國花椒內銷日盛,並因鄭和下西洋,而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我國花椒以栽培種為主的現代分布格局,即因之而逐步地形成。法國潛水員雅克。丘馬,在模里西斯海岸的一次潛水中,發現了一艘366年前沉沒的荷蘭船,很巧,船倉里有花椒、肉豆蔻等香料。把它們打撈上來一聞,嘿!它們至今仍然保留著自己的香味。所以說,花椒的香味,至少可保留366年。
花椒抗乾旱、耐瘠薄,根系發達,適應能力強,是山區造林綠化的優良樹種,具有顯著的保持水土作用。花椒樹生長周期短,一般定植2—3年即可開花結果,一般栽種三年的花椒樹,如管理得當,每株可年產花椒O.5公斤以上,經濟效益可觀。由於花椒屬於灌木和小喬木,樹形為叢狀,樹冠小,根系淺,枝條密,病害少,又不分泌對果樹生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而且樹體上下密長著堅硬的刺,做果園綠籬牆最為經濟合適,它既能與果樹同步生長和結果,又不與之爭水、爭肥、爭光,況且少互傳病蟲害,不用精心管理,就可得到經濟和防護效果。
花椒除了果皮是小餐大宴不可缺少的調味佳品外,種子黑亮清香,可榨油,椒油既可食用,又能作為肥皂、油漆、潤滑等工業用油。頂尖、幼葉、嫩枝還可採摘下來作蔬菜,是當今走俏的純天然食品。花椒樹幹質地堅硬,突起別致,是製作手杖、傘柄、雕刻工藝品的珍奇選材。花椒樹根,芳香耐朽,是難得的根雕藝術上乘用材。若獨出心裁用花椒樹製作盆景,則別具風韻。上盆2—3年便可在觀賞者面前展示枝葉繁茂,樹青果紅,似花團錦簇的神采,既與眾不同,又具自我保護能力。

花椒的加工利用

1、花椒乾制
傳統的花椒乾制方法是集中晾曬或用陰涼乾燥處陰乾,所需時間比較長,一般需6-10天,且在此期間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就容易出現霉變等問題造成損失。現在多採用人工烘烤方法,可用土烘房或烘乾機進行乾制。人工烘烤的花椒色澤好、能夠很好的保存花椒的各種風味物質。 具體方法是:花椒採收後,先集中晾曬半天到一天,然後裝烘篩送入烘房烘烤,裝篩厚度3-4厘米。在烘烤開始時控制烘房溫度50-60℃,2-2.5小時後升溫到80℃左右,再烘烤8-10小時,待花椒含水量小於10%時即可。在烘烤過程中要注意排濕和翻篩。開始烘烤時,每隔1小時排濕和翻篩一次,之後隨著花椒含水量的降低,排濕和翻篩的間隔時間可以適當延長。花椒烘乾後,連同烘篩取出,篩除籽粒及枝葉等雜物,按標準裝袋即為成品。裝袋後的花椒應在陰涼乾燥處貯存。
2、花椒粉的加工
取乾制後潔淨的花椒,放入炒鍋中,用文火炒制,一邊炒一邊不停的翻攪;或用炒貨機在120-130℃下炒制6-10分鐘,取出自然冷卻至室溫,用粉碎機粉碎至80-100目,按定量裝入塑膠薄膜複合袋中,封口即為花椒粉成品。
3、花椒油的加工
一般以新鮮花椒為原料。加工時先把食用菜油放入鍋中,加熱燒開使油沫散後,停止加熱,待油溫降至120-130℃(憑經驗或用溫度計測)時倒入花椒(菜油與花椒的比例為1:0.5),立即加蓋密封,以減少芳香物質的揮發散失。冷卻後用離心機在1600-2000轉/分的速度下離心除去果渣等雜質,裝瓶即為花椒油成品。 用此法加工花椒油時,要嚴格掌握油溫,否則,當油溫過高時會使麻味素受到破壞,芳香物質也迅速揮發;油溫過低又不能使麻味素和芳香物質充分溶出,這都會影響產品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