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仁川港

仁川港是韓國第二大港,是韓國西海岸的最大港口,也是韓國首都首爾的外港,與之相距不到40公里,為韓國政府經營,港口附近設有出口加工區。仁川港市是韓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又是韓國北部進出口貿易中心。仁川港有規模廣大的產業經濟腹地,主要有煉鋼、機械、汽車、造船、化工、電子、車輛製造、金屬加工、石油及紡織等。仁川交通發達,除京仁高速公路外,還有電氣化鐵路等多條線路。
仁川港區主要碼頭總長6024米,泊位33個,在其對外貿易貨物吞吐總量中,亞洲占三分之二,或者說中國占70%,沒有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沒有今天仁川港的繁榮發達。由於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功能齊備,仁川港不僅是木材、糧食的重要裝卸港口,也是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東北亞地區中心,該中心貿易交易的金屬種類有銅、鋁、鎳和鋼材等,每年交易上百萬噸。據國際媒體透露,中國是國際金屬交易最大買家,由於中國一些港口物流基礎設施不夠理想,尤其是倉儲、配送和海陸空運輸條件沒有達到應有的物流供應鏈標準,因此韓國仁川港頗受倫敦金屬交易中心青睞。目前,仁川港正在建造連線仁川貨櫃港區、仁川國際機場和內陸交通幹線網路的仁川大橋,預計2009年10月完工,仁川港的貨櫃海陸空交通運輸網路功能更加齊全發達。
根據英國倫敦2008年7月出版的《貨櫃化國際》報導,仁川港最大優勢之一就是特別靠近韓國政治和經濟中心的首爾,2003年8月,仁川港開始建立自由經濟區,物流業得到快速發展,迄今仁川港已經建立總面積達到1700公頃的5個物流園區。目前仁川港正在實施大規模港口開發建設,其中包括貨櫃碼頭工程,港口通道設施工程和連線首都首爾以及內地商貿工業基地的龐大物流園區。迄今仁川港有9個碼頭泊位,2006年貨櫃吞吐量達到1360000TEU,2011年將達到3000000TEU。此外,目前正在建設仁川新港,專門用於裝卸貨櫃,2008年仁川新港將建成3個貨櫃碼頭泊位。2011年仁川新港再建成投產8個貨櫃船泊位。2015年仁川新港貨櫃碼頭泊位將增至13個,到2020年將增至23個。這些貨櫃碼頭泊位大多可以停靠8000TEU運力的超大型船舶。仁川港鐵路和公路交通網路發達,通往韓國各地,而且附近有位居當今世界航空貨運量第三位的仁川國際機場,能夠方便快速地轉運貨物。
仁川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一方面它背靠首都首爾,而首爾地區GDP相當於韓國GDP總量的48%,另一方面,在所有韓國港口中,仁川港最接近中國。因此,仁川港的目標是爭取成為規模最大的東北亞地區性貨櫃樞紐港。雖然2007年韓國仁川港貨櫃吞吐量為166萬TEU,而韓國光陽港達到了171萬TEU,釜山港達到1330萬TEU。但是在韓國這三大港口中,仁川港貨櫃吞吐量近兩年的增長率最高,均超過20%,而同期釜山港增長率僅僅10.3%,光陽港貨櫃吞吐量不升,反降2.8%。也就是說,仁川港貨櫃年吞吐量在加速提高,預計到2013年,仁川港將建成一座新貨櫃碼頭,從而可以把目前仁川港的貨櫃吞吐量翻3番。
仁川港十分積極地與中國大連、青島和天津等港口加強溝通,強化相互的合伙人關係。仁川港還出台多種優惠政策,不斷吸引更多的中國進出口貨櫃到仁川轉口,尤其是讓單船運力超過8000TEU的超大型貨櫃船舶掛靠仁川港。2007年,中國貨物在仁川港吞吐總量中的份額已經高達65.8%,而在釜山港的貨物份額僅僅為23%。仁川港興建物流樞紐工程,以及在貨櫃港口碼頭周邊地區和內地交通樞紐附近建設一系列物流園區,自由貿易區和自由經濟區,這一切舉措都是為了密切配合仁川港貨櫃港口碼頭和港口腹地經濟的發展步伐,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客戶,尤其是中國客戶,在為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提高服務的附加值,良性地推動韓國仁川港可持續性發展。(來源:國際商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