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兆

韋兆為西安市南郊一處鄉級別地名, 包括韋一村,韋二村,韋三村,韋四村,南坡村,東坡村,西坡村,後溝村,尹村等村子.

地名解釋

韋兆為西安市南郊一處鄉級別地名, 包括韋一村,韋二村,韋三村,韋四村,南坡村,東坡村,西坡村,後溝村,尹村等村子.

行政區劃歷史

韋兆建村歷史可以上溯到秦漢,目前周圍仍有王莽村,劉秀村等村子存在,距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隋唐時始名韋兆,或名韋趙.宋時張禮<<游城南記>>以及一些歷史文獻中均有記載.該地人傑地靈,民風淳厚.
新中國成立後,韋兆建立鄉級政府,屬長安縣,現屬西安市長安區。

歷史文獻記錄

沿著西安市南的西湯公路經韋曲,過杜曲再東南行四公里,有一村子依塬(少陵塬)傍水(大峪河),位於公路兩側,名為韋兆村,亦名韋趙村.分為韋一.韋二.韋三.韋四四個村民委員會.據宋人張禮<<游城南記>>記載:過塔院(興教寺),抵韋趙,覽牛相公樊鄉郊居.”並注云:”韋趙村有牛相公僧孺郊居,裔孫尚有存者, 僧孺八世祖弘,隋封奇章公,城南樊鄉有賜田數頃,書千卷,僧孺居之,依以為學,後成相.”這些史錄證明,隋時宰相牛弘,唐時宰相牛僧孺曾居於該地.
關於鞭牛三告 隋唐宰相牛弘,車服卑儉, 事上禮盡,代下以仁,納於言而敏於行.牛弘的弟弟牛弼,好酗酒.有一次,牛弘回到韋兆的家裡,正在專心讀書,妻子跑來告訴他,弟弟牛弼醉酒,正在鞭打拉車之牛,他隨口應到”就來”.過了一會兒,妻子又來告訴他,”弼快要將牛打死”.牛弘應到”知道了”,繼續讀書不輟.最後妻子哭訴,弼已將牛打死.牛弘說:”牛已死,我去也沒用”,仍手不釋卷.這個故事足以說明牛弘寬宏待人,篤志於學,成為後人教育孩子專心讀書的典故.

其他介紹

韋兆範圍內擁有一家醫院,一所初級中學,五所國小,五所幼稚園,日化廠、機械廠、五金廠、印刷廠、皮鞋廠等企業若干,不但滿足地區內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且對周邊地區的人民提供服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