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勁功

鞭勁功是專練兩小臂下壓之力,與鐵臂功、分水功略相似。

簡介

鞭勁功,專練兩小臂下壓之力,與鐵臂功分水功略相似,惟發勁時偏重壓力,不用摔擊和橫分之力。

歌訣

兩隻小臂朝夕按,雙臂合力似鐵鞭。衝鋒陷陣無人擋,觸著敵人筋骨斷。

練習方法

初練時,可用上槓法,即以兩小臂平置於木槓之上,猛力下壓,使全身凌空漸漸上升,至木槓齊腰為度,再緩緩下降。如無木槓,以較高之桌子代替。每日晨夕各行一次,每次升降數十度,並逐漸增加度數。如兩臂發現痠痛腫脹,則用藥水洗滌。每於作功前後,洗滌一次,以作預防最妙。如此約練一年,兩小臂之力氣已很可觀,然後更易以竹架練之。
竹架之設定,先以堅木樁四根,釘於地上,成平方形,略如桌之四足;左右各用粗毛竹一根,豎貫之,緊縛於樁之上端;再以毛竹四五根,橫鋪其上,略如桌面;兩端亦各用軟索緊縛之。習者作騎馬勢,兩小臂置於橫竹之上,猛力下壓。壓一炊許,稍加休息再練。起初只能壓竹向下一二寸,其後漸增,至能壓下六七寸時,則於原來平鋪之毛竹下,各加一竹緊縛之。依法練習若干時後,更於第二竹下再加一根,依法再練。如此遞加,由一竹而增至十餘竹,亦能壓下六七寸至尺余,則功已練成。前後約需三四年光景。
功成之後,用臂壓石,亦能成陷。若敵人當之,少有不筋斷骨折者。用以禦敵,即刀劍亦不易傷其臂。蓋兩隻小臂,不啻一對鐵鞭,故名曰鞭勁。但此功易於傷人,故平時舉止,切須注意。如能以鐵皮製一袖籠,外以寸許厚絲棉纏縛,套於兩臂之上,則觸人方不至受傷,即輕傷亦易調治。因柔能克剛,鞭勁為剛勁,以絲棉之柔御之,亦可使之緩和。

功法略解

①鞭勁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功法,純屬陽剛之勁。是專供練習人身兩臂的功法。
②此功法在少林武術對抗搏擊中起著重要使用。如敵人來攻時,我用雙小臂擋之,敵則被彈出遠方。群敵圍攻時,用兩臂搖晃推壓,眾敵即仰面跌出。和對手較力量時,兩臂一合勁猛力下壓,對手即縮身坐地。本功是少林眾僧經常練習的重要功夫。
③對於此功的基本要點,少林拳譜有言:鞭勁功專練兩小臂的下按力量,它與鐵臂功、分水功大體相似,惟獨在發勁時偏重壓力,不用摔打和橫分之力。此功夫練成後,大敵當前心中也不慌。但必須持恆練習,不要半途停止。

洗臂秘方

荊芥二錢 防風二錢 透骨草五錢 虎骨一錢 獨活二錢
芥梗二錢 祁艾二錢 川椒二錢 赤芍二錢 一枝高五錢
以上十味,煎湯洗之,能消毒去腫,極有效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