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膜灼濾術

鞏膜灼濾術,由於其術後併發症,如淺前房、脈絡膜脫離、白內障、眼內炎等發生率較高,因此已不常用。但由於其術後眼壓控制水平較低,所以適用於一些需要將眼壓控制得較低的患者,如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適應症

同小梁切除術。由於其術後併發症,如淺前房、脈絡膜脫離、白內障、眼內炎等發生率較高,因此已不常用。但由於其術後眼壓控制水平較低,所以適用於一些需要將眼壓控制得較低的患者,如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術前準備和麻醉

同小梁切除術。

手術步驟

角鞏膜緣角膜穿刺、縫上直肌牽引線同小梁切除術。
1.做以角膜緣為基底的球結膜瓣。方法已在小梁切除術中介紹。
2.翻轉球結膜瓣,在角鞏膜緣前界稍後處用燒灼器做1mm×5mm輕度燒灼。
2.然後在燒灼區中央做平行於角鞏膜緣的垂直切開,深度約為鞏膜厚度的3/4。
4.以燒灼器燒灼切口側緣,使切口邊緣收縮,形成至少1mm寬度的裂開。
5.將刀刃翻轉向上,用刀尖挑開其餘1/4厚度鞏膜。
6.此時房水外流,虹膜隨之自然脫出。如不脫出,輕壓切口後唇,使虹膜脫出。
7.做周邊部虹膜切除,方法與小梁切除術中介紹的相同。恢復虹膜。
8.將結膜瓣復位,用10-0尼龍線連續或間斷縫合球結膜及球筋膜傷口。
9.經角膜穿刺口向前房內注入平衡鹽水,恢復前房。

術中注意事項

1.在完成燒灼角鞏膜切口前後唇和兩側之前,不要完全切穿前房,以免燒灼困難。否則改用雙極電凝器燒灼。
2.鞏膜燒灼程度以鞏膜發黃輕度皺縮為適當。燒灼過弱,不能形成瘺孔。燒灼過強,形成的瘺孔過大,會造成房水濾過過多。

術後處理

1.手術結束時,球結膜下注射慶大黴素2萬單位,地塞米松2.5mg。塗用抗生素眼膏和1%阿托品眼膏
2.術後滴用抗生素眼藥水、散瞳劑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眼藥水均與小梁切除術後相同。
3.根據眼部情況,術後可指壓眼球,促進濾過泡的形成。

鞏膜病危害及併發症

 (一)硬化性角膜炎
硬化性角膜炎,也稱進行性鞏角膜周圍炎。患者多為女性,年齡較大,常雙眼受累,反覆發作,致使全形膜被波及且並發虹膜睫狀體炎或青光眼,導致嚴重後果。
病變特點為圍繞角膜緣部的鞏膜組織發生水腫及浸潤性變化,並形成稠密的血管新生現象,由角膜緣部浸入角膜深層組織,引起角膜混濁,此混濁常發生於角膜緣部。但也可發生於角膜中央的表面或實質中層,而與鞏膜病變部位無聯繫。角膜混濁開始呈灰白色或灰黃色,以後變為白色,典型的呈舌狀或三角形,尖端向角膜中央。並常見在角膜基質板層內殘留線狀混濁,外觀如陶瓷狀,這種混濁一旦出現便永不消失。在嚴重病例混濁可以逐漸發展成環狀,僅角膜中央留有透明區,甚至最後此中央透明區亦消失,完全混濁,形成所謂“硬化性角膜”。亦有個別病例在病變過程中,發展成鞏角膜邊緣性潰瘍。
所謂“硬化性角膜”,系指病變角膜組織變為陶瓷樣外觀而似鞏膜,並非有硬化性的病理改變。
(二)角膜溶解或稱角質層分離
本病特點為,在有嚴重的壞死性鞏膜炎或穿孔性鞏膜軟化時,原來透明的角膜表層,發生角質層分離,溶解脫落,有時脫落範圍過數毫米。重症者,後彈力層膨出菲薄,可一觸即破。在病變的鞏膜亦可發生組織溶解脫落。對於這種溶解,經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可以阻止其發展,說明抑制膠原活性對疾病亦有抑制作用。
(三)鞏膜缺損
僅見於最嚴重的鞏膜壞死病例,如果壞死性鞏膜炎合併有炎症,則上鞏膜血管消失,其下的鞏膜組織變為無灌注區,最終變為壞死組織。穿孔性鞏膜軟化的病例,可在無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發生組織壞死。壞死一旦發生則鞏膜即變為菲薄透明,時或發生穿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