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鼻畸形整復

鞍鼻就是俗語所說的塌鼻樑,醫學上稱之為鞍鼻,是指鼻樑、鼻根部塌陷,呈馬鞍狀畸形,故名。

鞍鼻畸形整復項目介紹

具體表現為鼻樑縮短,鼻部和額部的角度大於130度;鼻樑塌陷,鼻樑根部高度小於9.0毫米;鼻孔微翹,鼻部和唇的角度大於90度。鞍鼻一般為先天性的,也可以由外傷、感染、腫瘤侵犯等引起。鼻子作為顏面的中心,在人體審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鞍鼻畸形整復適應症

一般比較嚴重的鞍鼻,多有鼻部骨質或軟骨的缺損者。

鞍鼻畸形整復禁忌症

1鼻部感染,有出血傾向者。
2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有傳染性疾病、血液病、過敏史、瘢痕增生體質等患者。

鞍鼻畸形整復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

鞍鼻畸形整復可能引起的併發症:鼻子感染,紅腫,發炎。

鞍鼻畸形整復手術方式

1、切口過去多採用鼻內切口,切開一側中隔與鼻小柱之間的皮膚,再由此進入鼻背皮下組織。但鼻內切口除了可以在鼻外部少一個手術瘢痕外,要抬高鼻尖時就無法套用很少有其他優點,而鼻底部的切口實際上瘢痕並不顯著,在消毒方面或在手術操作方面都比較優越,尤其對安裝“L”形模型,更為理想。常用鼻外切口有兩種。一種是自鼻尖向下沿鼻小柱做一直切口;另一是自鼻小柱前端,沿鼻孔前緣作一“T”形切口。實際操作時可按需要採用。
2、用小剪刀自切口伸入鼻背部,邊剝邊剪,分離鼻骨與鼻背皮下組織之間的粘連。上至眉間,外至鼻背外側上頜骨處,必須使鼻部骨質與皮下組織之間完全鬆弛。
3、如系梭形模型即可放入,觀察鼻部外形矯正情況,首先應注意模型之基底部與鞍鼻骨質凹陷之情況是否合適,按鼻尖時,模型之鼻根端是否會翹起。如基底不合適,模型易致扭曲,造成畸形。如過大或基底不合可作適當修改;太小則更可換一較大的模型放入。
4、如採用“L”形模型,應在中隔小柱中間分開直至鼻小柱底部,向下直達上頜骨鼻棘。如移植模型為自身軟骨,則應分開中隔黏膜,然後放入模型。如系軟性塑膠模型,可將模型折小後放入。鼻小柱之支柱亦可向上折起放入鼻內後鬆開。注意放入之模型雖然在鼻小柱內有支柱,按壓鼻尖時模型之鼻根端不致翹起,但張力也不宜太大,否則可能阻礙鼻背皮膚血液供應,引起壞死致模型穿出。特別是塑膠模型,更易造成手術失敗。因此如張力過大,可將模型取出,修小至完全沒有張力而又比較適合為止。
5、如鼻外形矯正已經滿意,即可將切口皮膚用絲線縫合。鼻背蓋少許紗布,用鼻背支架(可用齒科打樣膠或鋁片製成)及膠布固定鼻部外形不使變形。

鞍鼻畸形整復相關設備

膨體聚四氟乙烯(Gore-TEX)、膨體聚乙烯(Medpor)、醫用固態矽膠等器材設備。

鞍鼻畸形整復術前準備

準備填充的物質,可用骨、軟骨、象牙、齒科塑膠及其他塑膠如聚乙烯矽膠等。骨及軟骨可采自病人自身,因自身組織刺激性少,比較容易存活。軟骨我取自第六或第七肋骨。軟骨的優點是容易切削,可在手術時按需要隨時修削成合適的形狀,但缺點是可能被吸收而出現收縮變形。骨移植多采自髂骨,取出後用電鑽銼成所需形狀。
其他人工製作的堵塞物有象牙、齒科塑膠、聚乙烯、矽膠、特佛隆等。象牙及齒科塑膠,對組織刺激性少;聚乙烯、矽膠及特佛隆屬於較軟的塑膠,對組織的刺激性小,但質地軟,填在鼻內比較柔和舒適。體外物質之填塞物除不必在身體其他部分另作切口鑿取外,事先尚可做好不同大小、形狀之填塞物數個,以供手術時選擇。
填塞的形狀大致分成兩類。一類為梭形,適用於填高鞍鼻之凹陷部分;另一類為“L”形。適用於填高鞍鼻之凹陷部分外鼻尖部分亦需同時填高者。一般硬塑膠或自身骨質僅適宜於做梭形填塞物。軟骨或軟性塑膠不易折斷,因此做“L”形填塞物比較相宜。

鞍鼻畸形整復術後護理

1、縫合之傷口不必用紗布覆蓋,可任其開放,經常用乙醇洗擦傷口,保持清潔。
2、套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4~5d後拆除縫線。
4、10~12d去除鼻部固定支架。

鞍鼻畸形整復術後特點

鼻子作為顏面的中心,在人體審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鼻樑、鼻根部塌陷的人通過鞍鼻畸形整復可重新獲得一個秀氣的鼻子。手術後恢復自信,呼吸暢通。

切口方式

對複雜性鞍鼻,切口過去多採用鼻內切口,切開一側中隔與鼻小柱之間的皮膚,再由此進入鼻背皮下組織。但鼻內切口除了可以在鼻外部少一個手術瘢痕外,要抬高鼻尖時就無法套用很少有其他優點,而鼻底部的切口實際上瘢痕並不顯著,在消毒方面或在手術操作方面都比較優越,尤其對安裝“L”形模型,更為理想。常用鼻外切口有兩種。一種是自鼻尖向下沿鼻小柱做一直切口。另一是自鼻小柱前端,沿鼻孔前緣作一“T”形切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