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元

靳元

靳元,男,1965年生,甘肅武威人,在職研究生學歷,正高級教師,甘肅省特級教師,甘肅省首批隴原名師,甘肅省武威六中副校長。

基本信息

簡介

全國優秀教研員。

甘肅省首批隴原名師。

甘肅省特級教師。

甘肅省首批骨幹教師。

甘肅省學科教學研究專家。

甘肅省高中新課改實驗生物學科專家指導組成員。

甘肅省教師網路遠程培訓學科指導專家。

甘肅省生物教學研究會理事。

甘肅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教研員。

甘肅省國培優秀班主任。

講座講座
研討研討

甘肅省舟曲心理援助先進個人。

國家職業資格(CETTIC)認證的心理輔導教師。

武威市十大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

武威市骨幹教師、課堂教學優勝教師、政府督學。

涼州區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質量標兵。

先後在《人民教育》《蘭大學報》《甘肅教育》等雜誌發表數十篇論文。

編寫著作五部,其中主編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在部分中國小中使用,主編的青少年

性教育讀本《走進青春期》由中國性學會審定、教育部審查通過,向全國推廣。

完成的課題獲國家級優質教育成果一等獎1項,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近年來在各地承擔講座達百場。

講座講座
講座講座
講座講座
講座講座

榮譽

業績與榮譽:

1、1989年被評為市級“教壇新秀”。

2、1989年被評為市級優秀科技輔導員。
3、1992年在全區課堂評優中被評為優勝教師。
4、1995年被評為全區課堂教學評優中被評為優勝教師。
5、2000年被評為甘肅省首批中學生物骨幹教師。
6、2000年被評為武威地區首批中學生物學科帶頭人。
7、2000年被評為武威地區首批中學生物骨幹教師。
8、2000年被評為武威地區優秀教師。
9、2000年被評為武威地區優秀輔導教師。
10、2002年被評為涼州區名師。
11、2002年被評為涼州區中學生物學科帶頭人。
12、2002年被評為涼州區中學生物骨幹教師。
13、2003年被評為涼州區教學質量標兵。
14、200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研員。
15、2007年被評為武威市十大優秀青年知識分子。
16、2008年評為武威地區優秀教師並獲“園丁獎”。
17、2008年輔導的學生吳傑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甘肅賽區優秀獎。
18、2010年被評為“舟曲心理援助先進個人”。
19、2010年被評為甘肅省“國培”優秀班主任。
20、2010年輔導的學生郭青嵐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甘肅賽區三等獎。
21、2011年評為甘肅省首批“隴原名師”。

22、2012年評為特級教師。
21、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

成果

主要論文:
先後在《人民教育》《蘭大學報》《甘肅教育》等核心雜誌發表數十篇論文。主要著作:
1、擔任副主編的《新編中學生物學法指導和智慧型訓練》一書由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並向全國發行。
2、在武威市教育局主持下,主編《中學生心理健康讀本》一書,在全市中學生中使用。
3、在武威市教育局主持下,主編《小學生心理健康讀本》一書,由南海出版社出版發行。
4、擔任主編的《走進青春期》一書由中國性學會審定,教育部審查通過,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課題研究:
1、2000年課題《武威城區青春期教育的調查與研究》獲甘肅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2、2005年課題《學校如何開展青春期性教育》由中央教科所評為全國優質教育成果一等獎。
3、2006年著作《走進青春期》獲第六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4、2006年課題《薄弱學校外語教學狀況與對策研究》獲第六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
5、2008年課題《武威八中藝體特色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獲第七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
6、2010年課題《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開發研究》獲第八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7、2012年課題《培養學習困難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實踐與研究》獲第九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承擔講座:
1、2005年全國教研創新大會上作報告。
2、2007年全國中國小心理骨幹教師研修班上作報告。
3、2008年甘肅省中國小地方與校本課程開發研討會上作報告。
4、2010年全省5.12重災縣區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作報告。
5、2010年在舟曲給災區師生作心理健康教育報告。
6、2011年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觀摩課上擔任點評專家。
7、近年來在各地承擔講座達百場。

事跡

孜孜不倦學者路 矢志不渝授業人

———記首屆“隴原名師”靳元《甘肅教育》記者李峰、沈麗瓊、張慧敏 我用了10年時間,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才突然發現教育的意義。現在的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真諦,我把教師這個職業作為自己的理想與事業,我把“關愛學生,心繫家長,奉獻教育”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靳元
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把教育看成是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業,他們腳踏實地,勤奮敬業,不計名利,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用平凡的付出為學生精心編織著一個個美麗的夢想,用知識為學生架起騰飛的橋樑,在教育這片沃土上實現著人生的價值。靳元就是這樣一位老師。
心在天堂,你就在天堂 “我是一個年輕的老教師。”這是靳老師的自我介紹。的確,在教壇堅守了26個年頭的靳老師頭髮已經花白,而他爽朗的笑聲、自信的言談、不倦的求學精神都在向我們展示著他那顆依然年輕的心。
1985年,靳元從慶陽師專生物系畢業,之後一直在武威八中擔任高中生物的教學工作,多年來他還擔任著班主任工作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26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靳老師始終堅持在教學和教研的第一線,而他今天取得的成績,源於內心經歷過的一次洗禮。靳老師常說:“心在天堂,你就在天堂;心在地獄,你就在地獄。你若僅僅把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的話,它給你帶來的只能是無盡的勞累和苦悶;如果把它作為一項事業,它給你帶來的將是無上的光榮和幸福。”這絕非一句空話,而是靳老師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經歷過多次考驗後的由衷感慨。
“說實話,年輕氣盛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有過彷徨和猶豫,有過焦躁和苦悶,我曾試圖離開學校,離開教育,並且付諸實施了。”1995年全國第一次招考公務員,靳老師和所有處於迷茫中又急於改變現狀的年輕人一樣,報名參加了這次看起來足以改變命運的考試,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招錄。當靳老師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班裡和學生們告別時,他卻決定放棄這次對他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要留在講台上,他要堅守教育,他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即使單調度日,即使清貧一生。靳老師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學生們都瞪著眼睛看著我,當我說出要離開學校這句話的時候,他們先是沉默,教室里非常安靜,接著就有學生哭了起來,他們捨不得我走,那一剎那間,我才發現原來我也捨不得走,我是愛這些學生的,於是我就留下來了,一留就是半輩子啊。”
“從1985年到1995年,我用了10年時間,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才突然發現教育的意義。現在的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真諦,我把教師這個職業作為自己的理想與事業,我把‘關愛學生,心繫家長,奉獻教育’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工作中,靳老師始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衡量自己、鞭策自己,用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忠實地履行著一名教師的神聖職責。也許有人會問,教育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引用靳老師在一次演講中的話來回答就是:“教育最能夠吸引我們的,也許就是在伴隨學生經歷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生命歷程中,我們自己同樣也體驗著成長的艱辛與快樂,這時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教師的光榮與神聖。”
每年的教師節靳老師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的祝福。“我的學生現在分布在十幾個國家,他們常給我說,是我改變了他們的一生。”說起這些,靳老師總是掩飾不住自豪。
潛心教學,做最好的老師 靳老師是學校里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對這一點靳老師非常自信。他說:“學生們都喜歡上我的課,那是因為我尊重學生,我知道學生們需要什麼。”靳老師深知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存在價值和人格尊嚴,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同時,學生還是不成熟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人,教師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用發展的眼光認識學生,從而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對於教學,靳老師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他說:“不管是生物學科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是真誠的、深刻的、豐富的,都要著力構建一個以學生學習為核心的有效課堂,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真誠就是說教師的教學必須是充滿真情實意的,是情真意切的,只有充滿真誠的教學,才能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才能有感染力與親和力;所謂深刻就是教學要能夠給予學生匠心獨運、別有洞天的感覺,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給學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積極的心理感受;所謂豐富就是教學資源要豐富,教學活動要豐富,教學語言要豐富,只有豐富的課堂才能讓學生的心靈蕩漾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師專畢業的靳老師又逼自己靜下心來學習專業知識,先後取得了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並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著作六部。同時,他還潛心研究教學,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注重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為了拓寬學生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靳老師還帶領學生開展生物科技興趣活動,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創造發明,撰寫科技小論文。
就這樣,靳老師所帶班級的生物高考單科成績一直超出省、地、市平均成績,並在武威市同科成績中多年名列第一,他輔導的學生有26人次在各類競賽中獲獎。生動形象、卓有成效的教學保證了教學質量,同時也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教書育人,與學生共成長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靳老師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心繫家長,關愛學生。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積累了一套“勤”、“嚴”、“細”、“實”、“愛”的五字要訣。他所帶的班級始終充滿著團結友愛、奮發向上、和諧民主的氛圍,年年被評為優秀班集體,他本人也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
說起班主任工作的五字要訣,靳老師如數家珍:“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作為班主任就要勤與學生接觸,和學生做朋友,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徵甚至家庭情況等;嚴師出高徒,班主任只有嚴格要求學生,以班規和紀律來約束學生,才能形成好的班風和紀律。當然要把握好嚴的程度,做到嚴而不厲、嚴而有度;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就必須把工作做細,比如細思一些學生常犯的錯誤,這樣的錯誤為什麼會常犯?如何杜絕?通過思考促使自己想出一些好的解決方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行為;‘實’就是要把工作做到實處,如明確個人及班集體的奮鬥目標,要求人人做合格的學生,爭當三好學生、文明學生等,還要做實實在在的事,如關心每個學生的衣食住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為學生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教育學生我們首先要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你的真心實意、你的苦口婆心都是為他好,只有這樣才能暖其心、改其行。”
靳老師班上曾有一個姓王的學生,剛入校時他個性倔強、脾氣暴躁;課堂紀律差,經常不交作業;愛泡網咖,並時常曠課,對老師的勸導和批評置若罔聞,一直我行我素。後來靳老師了解到他玩電腦的水平較高,這也是他常常在同學們面前炫耀的資本。一次,靳老師辦公室的電腦感染了病毒,於是找到了王天忠,跟他說:“聽說你電腦玩得很棒,老師的電腦中了病毒,需要重新安裝系統,幫老師一個忙好嗎?”王天忠到辦公室後很快就把系統安裝好了。靳
老師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於是提出了另一個要求:“教師節馬上就到了,你代表我們班給各科的任課老師用電腦製作一張賀卡怎么樣?”王天忠一口答應了下來,第三天他就把一沓製作精美又各具特色的賀卡交到了靳老師手中。靳老師看著這些賀卡,不無遺憾地對他說:“你能把這么複雜的東西玩得如此嫻熟,一定是個很聰明的人,如果路走對了,將來一定會成為電腦方面的專家,但如果你現在學習不努力,不經過大學的專業學習,將來最多是個遊戲高手,你的天資就白白浪費了。”王天忠低著頭說:“老師,我基礎差,不可能考上大學的。”靳老師繼續鼓勵他:“這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有沒有信心,只要你有信心,我們從頭開始,你肯定行的!”於是,靳老師和王天忠有了一個約定。
從那以後,靳老師發現王天忠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習上勤奮刻苦,生活中遵規守紀,以前的“陋習”再也沒有了。2005年他考入了西安工業大學數信學院計算機專業,在給靳老師的一封信中,他說:“老師,是你改變了我的一切,是你讓我重新拾起了信心和希望,老師,請你相信我,我不會放棄努力的,我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電腦專家。”
在26年的教學生涯中,靳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成長的故事不勝枚舉。哪位學生有了困難,他都想方設法解決;哪位學生思想上有了困惑,他都願意幫助化解;哪位學生有了點滴進步,他都要送去一聲鼓勵。“學生的一切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我為他們的進步而激動,為他們的成長而驕傲。”靳老師動情地說。
心理輔導,用真情撫慰傷痛 靳老師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成就似乎已經超過了他的專業,他擔任主編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讀本》和《小學生心理健康讀本》在武威市的中國小中廣泛使用;同樣是他主編的《走進青春期》一書經中國性學會審定、教育部審查通過,已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生物學和心理學是不衝突的,屬於同一範疇,現在很多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有偏差,認為只有心理健康教師才能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才是最佳的教育途徑。”
目前,靳老師已是國家職業資格(CETTIC)認證的心理輔導教師、甘肅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武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除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他還受邀參加過多次心理健康輔導講座,而最讓靳老師難忘的是2010年的舟曲之行。2010年8月8日美麗的藏鄉江南,泉城舟曲遭受了特大土石流災害,8月28日省教育廳指派甘肅省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一行22人奔赴舟曲進行為期30天的心理援助活動,靳老師是團隊成員之一。“回顧與舟曲師生在一起的30個日日夜夜,有太多的感受,有太多的感動,有太多刻骨銘心的記憶……”
在舟曲,靳老師擔任的是心理援助團隊的專業督導,他用真誠和真情撫慰著災區師生受傷的心。到達舟曲的第二天,靳老師一行就制訂出了先期的工作方案,即所有成員放下心理諮詢師的身份,以普通教師的身份介入學校的常工作,取得舟曲師生的肯定、接納和信任,靳老師在艱難的破冰之旅中深深體會到:災後學校的心理援助工作超越了單純的心理學輔導範疇,必須要有一顆真誠的心,用真情和愛心溫暖受傷的心。靳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舟曲女孩的故事。
尚蕊麗,女,16歲,舟曲縣第一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在這次災難中失去了16位親人,她成了家族唯一的倖存者。在第一次班級團體輔導中,靳老師就發現她寡言少語,眼中透著難掩的悲傷、絕望和無助。於是,在臨時建起的“心語心”小屋中靳老師和尚蕊麗開始了第一次面談。她說:“老師,我知道有很多人在關心著我,但我就是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勁。”靳老師認真傾聽著尚蕊麗的講述和哭訴,並不時用影響技術引導她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全講出來。
第二次輔導時,靳老師採用了空椅子技術,讓尚蕊麗想像自己的父母正坐在那張椅子上,然後鼓勵她把內心想對父母說的話全部說出來,使她的內心得到舒緩,趨於平和。同時通過角色扮演,讓她知道父母對她的期待與希望。之後靳老師又用生命線練習、寫信寄託法、生命之河法等輔導技術對尚蕊麗進行了兩次個體輔導。
一段時間後,尚蕊麗的情緒有了較大變化———不再恐懼、害怕、無助,也能夠正常學習了。後來,她給靳老師發來簡訊:“衷心感謝你,尊敬的老師,我一定會堅強起來,我會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所有關心、關愛、鼓勵我的人!”
在26年的教育生涯中,靳老師曾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研員,甘肅省首屆“隴原名師”,甘肅省首屆骨幹教師,甘肅省優秀班主任,甘肅省舟曲心理援助先進個人,首屆市、區骨幹教師,市、區學科帶頭人……談到這些時,靳老師說:“這些榮譽讓我感到的更多的是一分責任。我會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用自己的行動捍衛最為珍貴的主流價值:敬業、愛心、奉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我的教育人生目標和追求:真誠、善良、高貴。”
編輯:陳富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