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上中下冊)

內容介紹《靜靜的頓河》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 繼《靜靜的頓河》之後,肖洛霍夫陸續發表了《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等作品,確立了他在世界文壇上的不朽地位。 正如肖洛霍夫寫給高爾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靜靜的頓河》中所寫的“都是嚴酷的真實”,這一點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

內容介紹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此書於1941年獲史達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
肖洛霍夫(1905~1986)從小熱愛讀書,年輕時參加了革命,創作《靜靜的頓河》之時,他年僅23歲。如此年輕和並未受過良好教育的肖洛霍夫是否有能力寫出這樣一部卷帙浩繁的宏篇巨著呢?這曾經引起許多人的質疑,並引發了一場文壇公案,有人指出肖洛霍夫純屬抄襲,並提及一位無名作家。面對這些責問,當時年僅20多歲的肖洛霍夫有口難辯,又不知什麼原因竟拿不出手稿,最後還是史達林親自出面為其解圍。1991年,肖洛霍夫20年代末寫此書的兩部手稿被發現,當局召集專家進行筆跡鑑定,確係出自肖洛霍夫的手筆,這段公案才終於了結。繼《靜靜的頓河》之後,肖洛霍夫陸續發表了《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等作品,確立了他在世界文壇上的不朽地位。
《靜靜的頓河》描繪了1912年至1922年間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兩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頓河兩岸哥薩克人在這10年中的動盪生活,廣泛地反映了哥薩克獨特的風土人情,哥薩克各個階層的變化、廣大哥薩克在複雜的歷史轉折關頭所經歷的曲折道路,以及捲入歷史事件強大鏇渦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劇命運。
這部小說場景宏偉,畫面生動;氣勢雄渾的戰爭和革命場面與細膩的日常生活場面相互轉換,風景描寫與人物心理變化彼此襯托;眾多人物及其命運在歷史事件的錯綜複雜中得到了深刻表現。正如肖洛霍夫寫給高爾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靜靜的頓河》中所寫的“都是嚴酷的真實”,這一點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書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複雜形象。小說整個複雜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氣勃勃的登場開始,以他的痛苦、孤寂的下場結束。小說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內容都是通過他坎坷、艱難和最後毀滅的一生經歷而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他的形象得到小說里最多方面深入細緻的描寫,在他身上傾注著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藝術激情。
小說的藝術成就也是很突出的。結構是龐大複雜的,但它大而嚴謹、雜而不亂。整部長篇小說共分四部八卷,由於作者的精心安排,情節的發展騰挪跌宕,故事演變曲折自然,頭緒紛繁而線條分明,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小說時空轉換闊大,具有一種特別豪邁的氣魄。對於整個故事情節的描繪,最明顯特點是真實事件與藝術虛構的結合。同時採用粗獷濃烈和深微細膩交替使用的手法,真實再現俄國歷史大轉變時期時代的脈搏。《靜靜的頓河》的故事敘述,引用了許多民歌民謠,以很大篇幅描繪不斷變幻的自然風光,極具鄉土風情,同時達到烘托人物的目的。語言清新明快,技巧多樣,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這部長篇小說從1928年發表以來,曾經得到史達林的青睞,這也是肖洛霍夫在大肅反期間保全性命的主要原因,它還受到過高爾基和羅曼·羅蘭、魯迅、小林多喜二和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的高度讚揚。當此書被譯成德文在德國發行後,印數竟超過了德語作家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它先後被翻譯成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主要語言,而且一版再版,暢銷全球,是當代世界文學中流傳最廣泛、讀者最多的名著之一。它的影響已是世界性的。
《靜靜的頓河》就其內容和主題的深刻性,它的囊括現實的廣度和揭示生活過程的深度,它的刻劃各種不同人物性格的生動性和發掘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深刻性,以及多方面綜合運用語言藝術的技巧,都不愧是一部既磅礴壯觀又委婉細膩、扣人心弦的史詩性長篇小說。

作者介紹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也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給予特殊關注的作家。這不僅僅因為他給世界人民留下了《靜靜的頓河》、《新墾地》(舊譯《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等珍貴的文學遺產,還因為他一生的創作和文學活動與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始終存在著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並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十年代末,我國新文學奠基人魯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十月》雜誌上發表,第二年魯迅先生便約請賀非翻譯,並親自校訂,還撰寫了後記。1931年《靜靜的頓河》中譯本作為魯迅編輯的“現代文藝叢書”之一,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從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幾乎每發表一部,都很快介紹到中國來。尤其是《一個人的遭遇》在《真理報》上剛一刊出,當月就譯成了中文,而且有兩個不同的譯本,先後在《解放軍文藝》和《譯文》上發表。這在中國翻譯史上是難尋之事。
肖洛霍夫的筆始終與頓河哥薩克的命運相連。他的作品反映了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哥薩克人民的生活變遷,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哥薩克形象,並開創了獨特的悲劇史詩的藝術風格。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寫俄國人民生活各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力量和正直品格”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