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縣文化館

靖西縣文化館

靖西縣文化館坐落於風景優美、環境優雅的中山公園內。靖西縣文化館創建於1953年9月,曾與縣文教科、圖書館合併,1970年獨立建館至今。1971年在縣人民會堂右側建舊館。1987年又在農貿開發新區(縣城西路文化小區31號)新建起文化活動樓群,新舊兩處館址有建築面積2829平方米。2009年,文化館舊館被拆除並被安置給拆遷戶。如今僅有新館一處,全館占地面積7畝(4662平方米),建築面積1759平方米,有四棟文化活動樓群,館內設有辦公室、多功能室、資料室、排練廳、室外活動場地等。

一、 靖西縣文化館簡介

靖西縣文化館 靖西縣文化館

靖西縣文化館坐落於風景優美、環境優雅的中山公園內。靖西縣文化館創建於1953年9月,曾與縣文教科、圖書館合併,1970年獨立建館至今。1971年在縣人民會堂右側建舊館。1987年又在農貿開發新區(縣城西路文化小區31號)新建起文化活動樓群,新舊兩處館址有建築面積2829平方米。2009年,文化館舊館被拆除並被安置給拆遷戶。如今僅有新館一處,全館占地面積7畝(4662平方米),建築面積1759平方米,有四棟文化活動樓群,館內設有辦公室、多功能室、資料室、排練廳、室外活動場地等。

隊伍建設:靖西縣文化館現在編人員12人,其中本科學歷9人,大專學歷9人,專業人員中獲得中級職稱6人,初級3人;配有文學、舞蹈、聲樂、曲藝、美術、攝影等藝術門類的輔導員。

二、靖西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資源概況

靖西縣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蘊非常濃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分布在縣內各鄉鎮,內容豐富多彩。縣內有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曲藝、傳統戲劇、民間手工技藝、民間文學、民俗活動等。2007年,“壯族織錦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靖西端午藥市”、“南路壯劇”、“提線木偶戲”、“壯族末倫”等項目分別被自治區列為第一或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幾年來,我們經過普查整理,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項目共有1699個,縣人民政府先後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共有70個項目。

(二)、已經列入國家、自治區級保護名錄的靖西縣非遺項目一覽表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時間 批次 級別 傳承人
1 靖西壯族織錦技藝 2007年 第一批 國家級 陳曄
2 靖西壯族端午藥市 2007年 第一批 自治區級
3 壯族提線木偶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區級 李克文
4 南路壯劇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區級 趙維時
5 壯族末倫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區級 蔡文獻
6 靖西壯族山歌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農建雄
7 靖西壯族舞蹈馬綠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李守全
靖西壯族舞蹈弄臘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梁廷剛
靖西壯族舞蹈以田間矮人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李西克
靖西壯族舞蹈春牛舞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張桂英
8 靖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黃肖琴
9 靖西夾砂陶製作技藝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劉承傑
10 靖西壯醫駁骨療法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陸德金
11 壯族拋繡球習俗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趙鳳權
12 靖西扮台閣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嚴雨霖
13 靖西民間小調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區級 黃豐盛
14 靖西壯族八音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區級 李西克
15 東球供紙製作技藝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區級 梁高星
16 靖西搶花炮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區級
17 靖西壯族航誕 2014年 第五批 自治區級

三、列入國家級、自治區級靖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簡介

(一)、壯族織錦技藝

1.壯錦淵源綿長,歷史悠久,經歷了起源、形成、盛行、衰落、發掘等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階段。

在果樂街上的織錦機 在果樂街上的織錦機

2.從史料上看,據《後漢書·南蠻傳》記載,早在漢代,壯族先民已會織五彩斑布,這“斑布”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壯錦”。解放後,國家考古工作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內,出土了桔紅色回紋錦殘片數塊,說明了漢代廣西已有織錦。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邕州左右江峒蠻,有織白 ,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紋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所指白 即壯錦。清乾隆《歸順直隸州志(今廣西靖西縣)記載》:“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分從能故也,土錦以柳絲絨為主,配成五色,厚重而耐久”。土錦(即本地壯錦)為當時女子出嫁時不可缺少的嫁妝,可見當時壯錦用途之重要、廣泛。

3.從史料和人文資料現象去考證,靖西壯錦起源於漢代,形成於唐宋時代,普遍盛行於明清時期。明朝時期列為朝廷名貴貢品。到清末和民國初期處於衰落階段。解放後由於國家實行民族政策,提倡發掘民間民族工藝品,縣裡於1956年組成繡織社,1960年改稱壯錦廠,從事壯錦生產和招工培訓。壯錦產品多次參加全國、全區舉辦的民族工藝品展覽,產品遠銷港澳、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1976年靖西壯錦廠生產的民族織錦獲自治區質量第一名。

4.1987年縣壯錦廠生產的產品被評為全國輕工業少數民族用品優質產品獎。1989年壯錦系列產品被評為廣西少數民族用品優質獎。

靖西縣壯錦廠工人正在織錦 靖西縣壯錦廠工人正在織錦

5.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南京雲錦、成都蜀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之一,是四大名錦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

6.壯錦,一般是用麻線或棉線染上各種色彩,以原色麻線或棉線為經,以染色麻線或棉線為緯,用本地木製的土織機手工精編而成。

靖西縣壯錦展廳及產品 靖西縣壯錦展廳及產品
7.壯錦種類齊全,花紋圖案多種多樣。據調查統計,壯錦有三大種類,20多個品種,50多種花紋圖案。3 大種類是:生活日用品類,藝術品類,旅遊紀念品類。生活日用品類有壯錦被面、壯錦床單、壯錦檯布、壯錦坐墊、壯錦頭巾、壯錦披巾、壯錦背帶、壯錦枕巾等品種,其中以壯錦被面為龍頭產品;藝術品類有大壁掛、小壁掛等壯錦壁掛系列;旅遊紀念品類有壯錦掛包系列等。
8.壯錦的花紋圖案,主要有:框邊回字形飾紋、蓮花、牡丹、蝴蝶紋、葫蘆紋、水紋、“ ”字形、雙喜、玫瑰、熊貓翠竹和民族花邊等50多種。

(二)靖西壯族端午藥市

1.2007年被列為自治區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靖西壯族端午藥市

靖西縣端午藥市節大門 靖西縣端午藥市節大門

2.民間口碑記載:古時候有一隻危害人間的妖怪“都宜”(蛇精),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出來四處噴射毒氣,散布瘟疫,當地民眾深受其害。為除疾苦,老壯醫“爺奇”率人利用“都宜”端午日出來的機會,殺死了“都宜”。為紀念老壯醫“爺奇”,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日,藥農將種植的和上山採摘草藥挑到街圩擺賣,人們帶上孩子游藥市、買藥、用藥,年復一年,逐漸形成了靖西壯族五月端午過藥市節的傳統並流傳至今。清《歸順直隸州志》有端午藥市習俗的記載。

3.該習俗歷史悠久,皆為民間民眾自發形成,群體傳承。在節日期間有中草藥材交易、壯醫藥知識交流、游藥市、服藥氣、掛菖蒲葉、塗擦雄黃酒、燒乾柚子皮、熏泡藥浴、吃藥膳等習俗活動。當地的壯族人民認為這天游藥市,飽吸百藥氣,就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不生病或少生病。靖西壯族端午藥市其活動中心是在靖西縣城,其他鄉鎮如化峒、同德等壯族地區也有,但規模要小得多。靖西縣城以前過藥市節藥農都是依舊習沿街擺攤,按先來後到的次序占據攤位,形成藥市,後縣政府將縣城城中路延長線近兩公里地段作為藥市貿易區。如今靖西壯族端午藥市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節日集市。

民眾在藥市節購買菖蒲回家懸掛 民眾在藥市節購買菖蒲回家懸掛

4.靖西壯族端午藥市節將壯族人對藥用動植物的各種傳統知識和經驗展現出來,積澱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對壯醫學、民族植物學、民俗學等學科的學術研究,以及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均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5.靖西壯族端午藥市節這天早上,草醫藥農及稍懂醫藥的民眾,均將自采自種的中草藥(含藥用動物、礦物等),肩挑車載到縣城出售。中午,藥市達到高潮。這些趕藥市的民眾,有專程來買藥的,有向壯醫藥農請教醫藥知識的,也有純為“飽吸藥氣”而來的。直到傍晚五點多鐘,藥市才逐漸散場。

靖西端午藥浴習俗 靖西端午藥浴習俗

6.目前藥市節內容主要有八項。1、中草藥材交易,民間藥農是交易中賣方主體;2、人們游藥市、服藥氣以預防疾病;3、買菖蒲葉掛在門上用以驅邪避穢;4、買雄黃用酒化開,塗抹在小孩身上防蟲避穢;5、在家中燒柚子皮驅穢氣;6、用草藥煮水,熏泡怯病健身7、當地政府為促進藥市的發展而舉辦的一系列壯醫藥知識交流活動;8、民間自發以藥食同源為理念新增的吃藥膳習俗。

(三)、壯族提線木偶

靖西新靖鎮亮表小晚屯木偶 靖西新靖鎮亮表小晚屯木偶

1.提線木偶戲在靖西流傳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關於劇種的起源,靖西木偶藝人和當地民眾有4種傳說:1、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張天宗率師來到靖西舊州街定居,軍中常演木偶戲,後來,靖西本土藝人將壯話、本地曲調套上去,既成為“土戲”。2、提線木偶戲的師祖是宋代末年靖西舊州的一個姓梁的壯族人,當時,他裝扮成漢人到桂林考試,不幸被主考官查出,以壯人不能參加考試為由治了罪。回來後他憤而把自己的遭遇編成詞,用末倫調演唱,很受歡迎。之後,他聯想到在桂林時演員用官話唱的很吸引人,於是,萌生了演戲給家鄉人看的念頭。他用木頭代替人,效仿京劇做成各種人物形象,給它穿上服飾,用本地人聽得懂的末倫調來演唱,木偶戲就此產生了。3、在清代中葉,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鎮亮表村大晚屯)有一個叫岑公繼柳的人,年輕時在越南老街看到從中國雲南請來的木偶戲演出,回鄉後即用土話仿演起木偶戲來,岑公繼柳由此成為靖西木偶戲一代表演師。4、清朝時期,在靖西同德鄉足表村一帶,由廖瑞麟、張公孟炳為第一代表演師把木偶作為“演員”擺在凳子上開始演板凳戲,後由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表演師廖紹文、廖植璜、馮正明改用提線木偶表演。

木偶師傅黃明亮正在演出 木偶師傅黃明亮正在演出

2.靖西提線木偶戲究竟真正源於以上哪種傳說,難於定論,但把它們看作是提線木偶戲流傳的多個支派是可以肯定的。靖西提線木偶戲的形成、發展,經歷了宋末和元朝的形成期,明清的發展期,清末、民國及建國初的成熟期,“文革”時期的冷落期和改革開放後的振興期。

3.提線木偶的臉譜一般用柚子木或銀木雕成,塗上顏料,根據要體現的人物的個性用墨描繪五官,肩架配衣服,並在衣服雙袖、雙肩和背部繫上細繩,細繩上端連線掛鈎把手,由表演師操縱動作唱演。人物有“文武”、“青衣”、“小生”、“鬚生”、“醜生”、“紅臉”、“花旦”、“刀馬旦”、“閏門旦”等。臉譜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徵。

木偶傳承人李克文和他的木偶 木偶傳承人李克文和他的木偶

4.音樂和唱腔有:開場曲、平板調、平高調、嘆調、彩花調、喜調、詩調、哭調、掃板、高腔等,有時穿插巫倫調、下甲山歌等。唱詞語言基本上用壯族民間詩韻格律。屬板腔體和聯曲體結合形式。

5.伴奏樂器主要有:馬骨胡、二胡、三弦、秦琴、木葉、鑼、鈸、鑔、木魚、鼓等。

(四)、南路壯劇

1.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田陽等縣,其中心區域在靖西縣,其中比較集中分布在靖西縣的新靖、化峒、岳圩、同德、壬莊、地州、龍邦、武平、新圩、錄峒、龍臨、安德等鄉鎮的80多個行政村,800多個自然屯。

正在演出的壯劇團 正在演出的壯劇團

2.南路壯劇又稱“土戲”、“呀嗨戲”,在靖西最早的發源地是化峒鎮五權村足院屯和新靖鎮亮表村福巷片小晚屯。最早形成於清朝道光年間,辛亥革命後,逐漸發展為唱做合一的戲曲形式,用壯語演唱,但仍保留了後台提詞的習慣,逐步吸收當地流行的提線木偶戲唱腔,使南路壯劇的唱腔更為豐富。

3.靖西壯族民眾迷戀南路壯劇,因為不但劇情是壯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詞、道白都是壯族的方言土語,聽來特感親切。南路壯劇的主要唱腔有平板調、平高調、嘆調、彩花調、喜調、詩調、哭調、掃板、高腔等。主要唱腔的唱詞(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壯族傳統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所謂的“腰腳韻”,即上一句的末一個字(“腳”)與下一五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四字(“腰”)互相押韻。這樣的押韻,唱起來使人覺得簡中有繁,同中有變,婉轉起伏,連綿不斷,聽而不厭,韻味無窮,這在我國戲曲中是獨具一格的。南路壯劇的行當大略分為生、旦、淨、醜四行。

壯劇團演出後合影 壯劇團演出後合影

4.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採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台上演唱,樂隊在後台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製造舞台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5. 南路壯劇的伴奏,主要樂器是馬骨胡,配器是土胡、葫蘆胡和二胡、三弦、簫筒或笛子,有時吹奏木葉作為輔助,此外還有木魚、小鼓、大鈸、星鑼、高邊鑼、銅鑔等打擊樂器。南路壯劇的伴奏音樂,採用多聲部的手法,各種樂器定弦不同,在施律上形成多種的和聲關係,演奏起來饒有情趣,是我國少數民族多聲部音樂中的珍品。

6.南路壯劇的行當大略有生、旦、淨、醜四行。生行有小生、文生、武生、老生等,旦行有小旦、正旦、武旦、老旦、花旦、彩旦等,醜行有小丑、文丑、武丑等,還有大花臉、小花臉等。生、旦、淨、醜四行的表演特點分別是:生行表演溫柔、大方、樸實,常用中八字步與正、反擺手法,顯示氣勢。旦行常用轉扇舞等身段,表演嬌媚靈巧,顯示壯族女子的風姿。淨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顯示壯族豪放性格。醜行常用多種眼法、手法、步法,表演靈活多變,詼諧,滑稽。

壯劇演出前化妝 壯劇演出前化妝

7.南路壯劇主要唱腔有平板、平高調、嘆調、彩花調、喜調、詩調、哭調、掃板、高腔等。

8.南路壯劇開演時,先由清胡、土胡、三弦等拉響“鬧場曲”,其餘各曲調主要作用和規定如下:(1)起板。人物出場唱,起板後,要接唱其他調,起板唱詞結構為“四、四、三句組,平聲起,平聲落,押尾韻。(2)雙五句。雙五句定在起板後唱,雙五句後要轉其他唱調,雙五句唱詞結構為兩句雙五句組,仄聲起,仄聲落,押尾韻。(3)五七句。五七句定在起板後唱,五七句後,要轉重句,五七唱詞結構為五字句與七字句組,平聲起,仄聲落,押五頓韻。(4)高板。高板為主要人物在激情時唱,高板唱詞結構為四、三句組,平聲起,平聲落,押尾韻。(5)掃板。掃板為單獨唱調,主要人物在激情時唱,掃板唱詞結構為四、三句組,仄聲起,平聲落,押四頓韻。(6)詩調。詩調為單獨唱調,人物在陳述心事時唱,詩調唱詞為四、三句組,仄聲起,平聲落,押四頓韻。(7)跺板調。跺板調又稱快板調、罵調,為單獨調式,人物論述時唱,唱詞結構為四、三句組,仄聲起、平聲落,押四頓韻,雙句押尾韻。(8)喜調。喜調為單獨調式,唱詞結構為三字句或四字句組,仄聲起,平聲落。(9)彩花調。彩花調為單獨唱詞,唱詞結構為五、二句組,平聲起,仄聲落,押五頓疊韻。(10)嘆調。為單獨唱調,唱詞結構為五、二句組,平聲起,仄聲落,押五頓疊韻。(11)哭調。為單獨唱調,唱詞為五、二句組,平聲起,仄聲落,押五頓疊韻。(12)重句(收板)。收板在各調之後唱,唱詞為四、三句組,平聲起,平聲落,押尾韻。

(五)、壯族末倫

1.末倫是壯族的一種傳統曲藝品種,流傳於廣西百色靖西縣、德保縣、那坡縣、大新縣、天等縣、龍州縣、寧明縣等地,以及越南高平等地區。其中心區域在靖西縣,並集中分布在靖西的新靖、武平、渠洋、新甲、魁圩、安德等鄉鎮。末倫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魅力,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而廣為流傳。

民俗業餘文藝隊表演的末倫戲《老漢趕集》 民俗業餘文藝隊表演的末倫戲《老漢趕集》

2.末倫源於壯族婦女問巫、祈福、求子、求財、求平安的儀式,具體發生於哪個時期已無可考。清《鎮安府志》《歸順直隸州志》均有末倫表現形態的記載。亦有傳說,過去靖西舊州有一秀才進京應試落第回鄉,為渲泄心中愁緒,借巫調發泄胸中苦悶,所編唱詞動人心弦,人們遂相繼傳唱,後吸納了當地的山歌及民間小調逐漸發展成為如今的末倫說唱藝術。

3.靖西流傳的壯族末倫以縣城為界,縣城以北稱為上甲,縣城以南稱為下甲,故有上甲末倫和下甲末倫之別,兩者曲調不同,有上甲末倫調和下甲末倫調之分。唱詞多為五字句、七字句,押腰腳韻。末倫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結合的曲藝藝術形式。唱,曲調優美、婉轉;說,語彙豐富、語言生動。民間末倫藝人一般在田間空地、村口、戲台表演,有坐唱、站唱、走唱等表演形式,道具有扇子、手鼓、繡球等。當地民眾也會專門請會唱末倫的人到自己家中演唱助興,甚至有的行業也專門學習末倫藝術以增加客源。早期無樂器伴奏,現有馬骨胡、三弦、土胡等樂器伴奏。傳統的末倫曲目有《送情鞋》《怨情》《白蛇傳》《紅八軍攻靖城》《鴉片鬼》等。末倫目前沒有成立專業的表演團體。經常上演末倫的業餘劇團有三十多個。傳承末倫藝術的人員構成平均年齡超過65 歲以上,是目前承擔傳承末倫藝術的主要力量。當地喜愛和觀看末倫的觀眾主要是以中老年人為主體,年輕觀眾嚴重缺失,少兒觀眾的培養目前也尚未有能力尋找有效的引導手段。

安德鎮民間藝人在靖西縣安德鎮表演壯族末倫 安德鎮民間藝人在靖西縣安德鎮表演壯族末倫

4.壯族末倫是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它起源於壯族地區巫文化,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故而具有文學、音樂、美學等方面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5.壯族末倫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用壯語演唱。舊時一人表演,多為坐唱,拿扇作道具,無伴奏。後發展為多人表演,坐唱、站唱、走唱均可,道具鈴鐺、手鼓、繡球無定,有條件的還加上馬骨胡、三弦、土胡等樂器伴奏。一般在田間空地、村口、戲台表演。

6.壯族末倫有上甲和下甲之分,上甲末倫用上甲調,宮調式。引腔以“哎”開頭,以“噥呀羅”或“背呀羅”煞腔。下甲末倫用下甲調,羽調式。也用“哎”起音,以“啷呀哩”結尾。下甲末倫是今日末倫音樂的主體。

7.末倫的唱詞有其嚴謹的句式結構和押韻韻方式。五、七言體相間運用。末倫的“說”有豐富的民間俗語、俚語、雙關語、歇後語,語言極其生動,生活趣味濃郁。

(六)、壯族山歌

在街頭對歌 在街頭對歌

1.靖西上甲山歌、下甲山歌操“央”語,屬南壯方言,所以屬南壯山歌,其起源按有史可證的,在明朝已十分盛行,靖西古時以舊州(即今縣城)為界,東南地區稱稱下甲,西北地區稱上甲。因此,流行於上甲地區的山歌稱上甲山歌,又因上甲地區多畲 地,所以又稱“詩型“詩利”(擬壯音);流行於下甲地區的山歌稱下甲山歌,此地區多稻田,所以又稱“詩那”。

三月三對歌 三月三對歌

2.過去,整個上、下甲地區的壯族人民都愛歌善唱,村村寨寨的中青老年人,都會哼,會吟山歌(人們把唱山歌稱為“吟詩”),因此,就產生了定期聚會以歌唱為樂的傳情達意的“航單”(“歌圩”)。除了逢“航單”聚會群唱之外,就是有群聚的場合,如婚嫁壽宴喜事,農忙、建房親友順喜,幫工聚合的場合,人們都不失時機會情對歌,通宵達旦。所唱內容,均是即興而歌,出口成詠。其創作的技巧,運用賦、比、興諸多修辭方法,妙語連珠,且用韻謹嚴,一韻到底。

3.上甲山歌與下甲山歌這兩者其形成淵源,功能、藝術魅力等均相似,所不同的只是曲調不一樣和流布地區不同而已。

盛況空前的歌會 盛況空前的歌會

4.靖西上甲山歌和靖西下甲山歌常唱不衰,如今還在各自地域流行,但其歌者日趨老化,會“槎詩”(口頭創作)者由全民性轉向精英化,即會唱者還有人,會“槎詩”者即歌師已成鳳毛麟角。

5.靖西上甲、下甲山歌,其歌詞是七言體,韻律上押腳腰韻,上下句結構,曲調二樂句結構,雙聲部。而其韻律上句尾字(腳)押下句的腰,腰位固定在第四位,而下句的尾字韻腳即為“詩”韻。通用的歌韻有24韻。其演唱男女對唱各方面兩人結成歌隊,一唱高聲部一唱低聲部,且對唱多為群唱。群唱至少有三個歌隊以上互對,男多於女,幾個男隊同時向女隊求歌,爭奪歌侶權,因此,就形成了盤歌、求歌、答歌、搶歌、斗歌、防歌、情歌、別歌等一套歌唱形式。

(七)、壯族舞蹈

1.馬綠舞 壯族馬綠舞(馬綠迎春)是流行活躍在靖西渠洋、地州、化峒、龍邦等地的一種壯族民間擬獸舞蹈,據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它成於何時、源於何方,目前沒有找到文字記載,據一些民間老藝人的說法“馬綠舞”是在清末隨外地商賈傳入靖西的,雖不是土生,但絕對是土長,因為靖西的馬綠(驢)舞與外地一些流行的“竹馬燈”或“跑竹馬”雖有相同之處但最多的是“小同大異”,最大的不同是外地的“跑竹馬”只是舞沒有唱,而靖西的馬綠舞(驢)舞是載歌載舞,而且是用壯話演唱,其曲調也是用本地的山歌小調發展而成,故此,壯味的“馬綠舞”非外地的“馬驢舞”。

而“馬綠(驢)舞”名中的“綠”字,在靖西流行地還有一個與其演唱內容相貼題的傳說:

馬綠舞 馬綠舞

傳說在古時,天地是連為一體的,地上是人間,而天上住著掌管人間風雨雷電的神仙,天地間有一條神秘的路相通。有一年地上正值開春時節,不料,天旱成災,人們播下的秧苗都枯黃了,人們焦急萬分,都希望天上的神仙即時了解人間的災情,降下及時雨,普救發黃的莊稼,經過商量,人們決定選派跑得最快的馬上天去報告災情,祈求天降雨。人們把這匹馬裝飾成綠色,(意為地上急需綠色)點上燈,指明了上天的道路,綠馬便帶著人們的願望向天出發了,不久,果然下了一場大雨,地上的莊稼得救了,枯黃的秧苗轉眼變成綠油油一片。這一年,人間獲得了大豐收。綠馬因報災有功,被留在了天上。

人們為了感激綠馬對自己的幫助,同時也需要每年及時向天上報信,便在每年開春播種後,用竹篾紮成竹馬,糊上綠紙,敲鑼打鼓帶上它走村串寨表演、炫耀綠馬的功勞,唱出他們要求的願望,以此來報告上天的神仙,表演結束後,便把竹馬燒掉,菸灰直衝藍天,表示綠馬上天報告去了,為什麼把馬糊成綠色?因為綠色是生命的基本顏色,只有綠色才會給世間萬物帶來生機,所以“馬驢”也叫“馬綠”,馬綠舞也叫馬綠迎春。

“馬綠舞”表演的特點是摹仿馬的動作跑跑唱唱,動作輕快活潑,感情激烈奔放。主要舞步有“跑馬步”,“原地踏馬步”、“勒馬揚蹄步”等。而新唱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唱迎春十二節令的,有唱英雄譜的,有迎親喜慶的,有表達豐收喜悅及祈求風調雨順的,這些是隨表演的地點和時令而定的。

靖西馬綠舞這幾年隨著文化旅遊的發展而普遍在各景區為中外賓客表演,還應邀多次到廣東、北京演出,深受遊客歡迎。

2.弄臘舞 弄臘舞,是居住在靖西安德鎮馬拔村開墾屯,壯族民眾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弄臘節(圩)上跳的一種民間舞蹈。弄臘是壯語,即鬧鑼的意思。

弄臘舞 弄臘舞

弄臘節,是馬拔村民紀念祖先的一種祭祀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他們跳起“弄臘舞”,以示紀念先祖開闢發展馬拔住地的功勞。

弄臘舞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由於安德馬拔村在歷史上相對封閉,與世隔絕,故弄臘舞的流行相對較窄,故此,歷史上縣裡修志的人當然不會關注到流行在一個小地方的文化現象,所以弄臘舞在以前的縣誌上以及其他文字上並沒有相關的記載。但本村的人對弄臘活動的歷史卻用口頭形式代代相傳並延續至今。據說,在宋朝皇佑年間(約在公元1152年間)壯族農民首領儂志高率眾反宋,在安德州(今安德鎮)建立了“南天國”。後被宋朝官軍殘酷鎮壓,兵敗走雲南,跟隨他的壯族義兵也各散東西。義軍中有馬姓兄妹三人,為躲避官軍,逃入深山老林,他們同心協力,披荊斬棘開墾土地,開發了馬拔這個地方,又用帶來的軍鑼驚獸保莊稼,從此他們世代繁衍生息了下來。他們的後代為紀念祖先的功勞,在每年開春之時舉行弄臘活動,以紀念先人的厚澤之恩。

弄臘舞動作原始古樸,沉穩健壯,源於生活、特色濃郁。具有獨特的韻律風格。其主要動作有:一步一抬腿,抬腿轉身步,斗鑼步等。

由於歷史的原因,風格濃郁的壯族民間舞“弄臘舞”一直藏在深山無人識,解放以後,雖然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關注,但因經濟等原因,弄臘舞也還是偏於一隅,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縣文藝團隊才嘗試兩次把它搬上舞台,弄臘舞才正式走出大山,亮相於家鄉於外的公眾視野。

弄臘舞雖然流行不廣,但它是一種個性鮮明的地方活態文化,是靖西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源於生活,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以及獨特的的藝術魅力。是當時壯族勞動人們的思想感情,心理願望的真實再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壯族社會發展歷史。因此,具有廣泛的社會研究價值,對弄臘舞的認定,對於今天的研究以及以後的開發保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3.靖西壯族田間矮人舞是靖西縣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生動的演繹形式、淳樸的藝術風格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主要流傳於靖西縣安德鎮大村屯。根據民間口碑和地方志記載,我們至少可以將靖西壯族田間矮人舞的歷史追溯到宋代。

矮人舞 矮人舞

靖西壯族田間矮人舞是“服飾——道具——動作——歌曲”四者兼具且和諧統一的民間舞蹈。此類舞蹈在每年秋收時節的豐收田間舉行。參演男子將上衣脫下繫於腰間,用田間的黑、紅濕泥巴分別在肚皮上描繪出人的眉眼及唇舌,接著將竹籮套在頭上,將兩手臂張開。以演員肚皮為面部、以演員頭上的竹籮為帽子、以演員手臂為辮子的“矮人”形象即塑造完成。參演女子則面罩竹衣片面具、頭戴斗笠、腰系稻草裙,模擬田間的“稻草人”。“矮人”主要舞蹈動作有“翹腿互斗”、“厥臀互撞”、“低頭互頂”等,另外演員還通過呼吸變換控制肚皮,以豐富“矮人”的“面部”表情;“稻草人”則手拿竹篾拍擊,配合“矮人”動作節奏哼唱當地民間小曲“馬落祿扣鷲”。現場氣氛歡快而活躍。

關於靖西壯族田間矮人舞的來源,當地主要流傳著兩種說法:觀點一認為這是壯族民眾的酬神祭田儀式;觀點二則認為是老百姓為感謝儂智高帶病體察民情而即興編創的民間舞蹈。

春牛舞 春牛舞

在現代社會,靖西壯族田間矮人舞仍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文化娛樂價值和市場經濟價值。為搶救保護這一民間藝術,近年來靖西縣把矮人舞搬到了民眾匯演的舞台並取得了不俗的反響,在新近的2012年百色市農村(社區)業娛文藝匯演中,由李西克等編導的矮人舞表演《喜慶豐收》獲得了原生態民俗表演類一等獎的好成績。

(八)、靖西壯族繡球製作技藝

精美的繡球 精美的繡球

1.靖西繡球自明末清初出現以來,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末清初,靖西龍邦一帶的鄉村男女青年成群結隊在山野中對唱山歌、談情說愛時,隨手摘下山間的花草,用藤紮成花球,拋給意中人,而後演變為用繡有蓮花、鴛鴦等愛情吉祥物的綢巾,包上重物,連上絲繩的球狀物品,最後發展到現在的針繡小球形。起初為壯族男女青年傳情信物,解放後逐漸成為饋贈親友的禮品、旅遊紀念品、也可當作民族體育活動用品。文革時期曾作為“封資修” 遭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靖鎮舊州街婦女利用農閒製作繡 球,成為致富門路。在第四屆全國婦女大會和歷屆的民運會上,都把靖西繡球作為禮品贈給中外貴賓。1982年以來,靖西縣投繡球項目曾多次參加自治區的比賽,並在全國民運會上多次獲獎,在由北京舉辦的1994年亞太地區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2.靖西繡球原來分為兩大類,一是刺繡類,作為男女青年定情之用,青年男女將繡球送給意中人叫拋繡球;二是包紮類,作為民族體育活動之用,將繡球擲入豎立在高竿頂上的彩圈叫投繡球。

3.靖西繡球花樣繁多,各式各樣,大小不一,豐富多彩。

4.靖西繡球的製作工藝,一般有如下幾個環節:

繡女 繡女

首先,用米槳把布一層層地粘在平直光潔的木板上,粘2—3層為宜,然後曬乾;

接著,用曬乾了的布料畫上瓣片形狀,再剪下來;

第三步,把剪下來的布料瓣片貼在彩色綢緞布面料上,然後又剪下來;

第四步,在球瓣片上畫上花、草、鳥、魚等吉祥精美的圖案;

第五步、刺繡。由刺繡者根據圖案的情況用彩色絲線進行配色刺繡;

繡男 繡男

第六步,貼底色布,裝填充物,瓣片邊上鑲繡金絲,然後縫合;

第七步,組合。以第每兩瓣片作一組,一共6組,進行組合,組合成球形;

最後,在這個球體上訂上珠鏈、梳蘇等飾物,這樣,一個別致精美的繡球便誕生了。

(九)、靖西夾砂陶製作技藝

1.據史料和口碑資料,靖西夾砂陶(陶器製作技藝)始於明未清初,其歷史源遠比較久遠,經歷了明未產生期、清初成熟期、清代中葉的鼎盛期、民國至建國後的衰落期、搶救期等幾個歷史階段。原先主要是以個人合夥或以家庭為主體從事製作和經營活動。解放後合作化時期曾納入集體經營,1980年實行承包責任制以後則以私人搞副業的形式進行生產。

2.靖西縣夾砂陶製作工藝簡便而獨特,即用粘土與搗碎的熟石英石粉攪拌後造型燒制而成。其品種齊全,規格多樣。主要品種有生活日用品類,如:鍋、盆、缸、碗、盤、缽、煲、瓢、杯、碟、瓮、口盅、火爐、藥罐等;還有蒸糯米用器類和釀酒器具類。規格大小不一,製作的時候隨意性很強,可根據需要用手工製成各種形狀的陶器。較小的器皿如杯、碗類直徑一般在5—10厘米左右;較大器皿如缸、盆類直徑一般為25——60厘米不等。

3.用於陶器製作的器具,主要有“欒”(壯話譯音,一種木製的用於夾砂陶造型的可用手旋轉的器具)、鐵鏟(用於挖掘粘土)、石臼(用於搗碎燒熟了的石英石)等。

4.靖西夾砂陶製作,一般有如下幾個工序:

首先,在山坡上採掘粘土,採選石英石。

接著,用篩子把粘土篩選,把石英石燒熟,再把燒熟了的石英石放在石臼里搗碎,使它變成粉狀。

和泥 和泥

然後,把經過篩選的粘土和搗碎的石英石粉攪拌在一起,用手或木棍將它們伴勻。粘土和石英粉的比例,一般為2:1.2,即兩斤粘土,就用1.2斤石英石粉伴和,外加適量的水,如果多做的,就按此推算。

接下來,就是制模。制模,這是一個需要技巧的重要環節。首先在“欒”上鋪上一層石英石粉,然後放上伴好的粘土,接著用手旋轉“欒”,使“欒”飛快運轉,再根據需要不斷往“欒”上面增添粘土,這時,左手不斷地旋轉著欒,右手則拿著浸水的布頭點壓著上升起來的粘土進行造型。當一個器皿初具模型的時候,又用水布點碰器皿四周,使它的表面均勻、光滑,這時,用薄薄的木板或鐵板往器皿底下的那層石英石粉一鏟,這樣,一個器皿的模型就出來了。

捏陶 捏陶

·模型制好了,不要急於拿去燒,而要先把它們曬乾。曬的時候,不要放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以免裂開,而要把它們放在通風的地方,讓它們隨風陰乾。

·等到這些模型完全乾了,就可以拿去燒制了。

·靖西夾砂陶燒制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窯燒,而是將模型放在一個隨便搭起的簡易的木架上燒制。

·燒制的過程是這樣的:

燒制 燒制

·找一塊較平的地面,用潮濕的權木木棍架在石塊或磚頭上,形成一個木架,這個木架高約30公分,面積約1.5—2平方米,然後把夾砂陶器皿模型擺放在木架上面,接著,用曬乾的厥類植物當做燃燒料往木架下面進行燒火,大約燒1.5—2個鐘頭(其間將器皿翻燒一次),等到這些器皿模型被燒紅的時候,又用生的厥類植物進行燒、薰,讓生的厥類植物的那層熱騰騰的黑灰把這些器皿模型蓋住、薰透。大約過了半個鐘頭,就把這些器皿模型一個個取出來,又把它們放在一堆厥類植物的灰土中來回磋幾下,使它們由紅色變成暗灰色。這樣,一個個精緻的陶器就誕生了!

(十)、靖西壯醫駁骨療法

1.壯醫駁骨療法以德行醫,以德興醫,醫患不分貧富,均精心醫治,施術舍藥。駁骨療法傳承人經多年臨床實踐,研製出“金峰骨傷靈”,素以治療骨折類及增生風類疾病而聞名。

2.金峰骨傷靈純屬民間中草藥秘方,採用續斷、杜仲、細辛、藏紅花及珍稀罕見、少而精純天然骨傷專用野生名貴中草藥材,乙醇為輔料。特殊製作,酌情加減,精密配製而成的一種外用藥水,該自製藥水的特點:凡跌打車軋皮不破而碎骨者,先接好,再用竹木逼挺,無使錯亂,每天在其外擦藥水,愈後尚能負重其效實過西人,世傳遺術,遠近賴之”。後經陸氏子弟潛心研究祖傳醫學,吸取歷代名家之長,結合現代醫學的最新成果,已形成深具特色的傳統駁骨療法。其特點是:對各類骨折以祖傳手法整復為主,小夾板固定為輔,外擦接骨藥水,內服祖傳中藥秘方,不開刀不見血,痛苦小,花錢少,康復快,其影響遍及全國,傳承後世。陸氏藥水系祖傳秘方,由精通駁骨醫術人員對患者對症下藥。求醫患者絡繹不絕,目前求醫求藥患者涉及北京、上海、新疆、廣東、廣西、山東、湖北、浙江等地。

3.壯醫駁骨療法在靖西形成、發展、流傳甚廣。深受廣大病人的信賴。吸取民間經驗,又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完善而成的。注重整體觀念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各種操作歸納為內傷與外傷兩大類別,內傷以臟腑氣徊損傷為主,套用傳統四診八綱以確定損傷部位的病理變化;外傷以筋皮肉脈為主,運用望、比、摸等法檢查以作出損傷部位、性質和程度的判斷。內傷與外傷是有密切聯繫的,肢體損於外則氣徊傷於內,臟腑氣血的損作,也要反映於外,臟腑氣徊的偏盛或偏衰,也容易造成肢體的損傷或體表組織的病變,因此的臨床辨證施治上需有整體觀念。局部症狀為主者,以外治為主;全身症狀明顯者,以內治為主;內傷與外傷並重、局部與全身症狀共存者,則應內外兼治,筋骨並重。該藥方傳承人謹記古代名醫魏氏傷科“整骨容易順筋難”的教誨,在整復骨折與脫位前,應先將盤理順有利於復位,而復位後及時治盤,可促使功能早日康復。不少關節盤脈損傷的患者、他們受到的治療周期較長,醫者對此常常要藥費很大氣力。深受廣大病人的信賴。吸取民間經驗,又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完善而成的。

4.目前,壯醫駁骨療法金峰骨傷靈傳承人醫術高尚,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專研自成一家,將進一步擴大推廣,以傳承弘揚壯醫醫術。

(十一)、壯族拋繡球習俗

拋繡球,是自古至今壯族人民特有的一種民間娛樂兼競技活動。

拋繡球活動,古就有之,當時稱之為“飛砣”。宋代朱輔在其遊記著作《溪蠻叢談》上就曾描述:土俗歲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砣”。可見、壯族的拋繡球活動,距今至少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龍邦拋繡球 龍邦拋繡球

今天壯族的“拋繡球”活動是從古代的“拋”繡球發展而來的。古時壯族先民在河邊對歌取樂,會歌后情投意合,便相互拋投物品以示愛慕留念,但一般物品如帕巾之類不易投準,而且不容易拋過對岸,於是他們便用帕巾包上豆籽之類的東西,增加重量,又在帕巾上綁上一根絲線作為定向,這樣不但拋得遠且拋得準,久而久之,便發展成為“飛砣”即今天的繡球。古時候,壯民無以為樂,便從拋繡球中悟到娛樂的情趣,於是他們改變了“拋”球的愛情成分,演變成一種原始的投球競技運動,即在場地中間堅一球靶,靶中心開一圓心,雙方對投,投中圓心多者為勝,由此,便形成了競技性質的“投繡球”,一直沿襲至今。

舊州拋繡球活動 舊州拋繡球活動

“拋繡球”活動是一種兼具精神娛樂和身體鍛鍊的娛樂競技活動,它不需要嚴格的競技規則,也不需要專門的技術培訓,場地更是自由選擇,田間地頭,路邊村口均可開展活動,真正是老少鹹宜的民間娛樂競技活動。

“拋繡球”活動千百年來一直流行在靖西的大部分鄉鎮,甚至影響到與中國接壤的越南的一些村寨,現仍經常有越南的民眾到中國邊寨與中國壯民交流,對增進中越邊民友誼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拋繡球比賽 拋繡球比賽

“拋繡球”活動以其獨有的民族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以及各級媒體的關注。1982年4月,國家民委和國家體委邀請靖西投繡球隊到內蒙古參加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並被安排專場表演,引起了轟動,以後,每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都會邀請該項目代表廣西參加表演。至此,壯族民間投繡球活動便堂而皇地登上了國家民族體育的大雅之堂。

“拋繡球”是個性鮮明的壯族地方活態文化,是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它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活動魅力,故而具有廣泛的社會研究價值,對壯族“投繡球”的文化認定,不論是今天還是以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拋“繡球”活動雖說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但還是有一定的時間空間要求的。首先是時間,一般多在每年春節前後的歌圩日(即壯族“行單”日)因為,春節期間萬物復甦,人們精神也會隨之振奮,而且這期間農事較清閒,故人們玩球的興趣最高。其二是空間,即是投球的場地,場地一般設在村頭較開闊的地方,或在未開梨的田中。球場布置:在長約30至50米寬約20米的平地中間豎一球架,球架高約10—15米,上安一長寬各為50—100公分的木板,板中間開一圓孔,孔徑約為30公分。投繡球活動分為自由投和競技投兩種。自由投就是個體自投,只要有興趣,儘管去練習。競技投,就是投球比賽,類似現代的體育球賽。既有單人賽,也有集體賽。這種賽事,有時是村內人自賽,而大多是村與村的比賽,每當村間比賽,往往會引來眾多觀者,場面壯觀。投繡球比賽是以投進球圈數的多少計分,得分多者為勝。勝方一般會得到雙方原先約定的物品獎勵。但物質獎勵並不是各自參賽的主要動力,人們參加投繡球比賽,主要是通過比賽交流,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

(十二)、靖西扮台閣

靖西台閣瓦氏出征 靖西台閣瓦氏出征

扮台閣是一種民間習俗文娛活動。清朝末期,靖西是桂西南地區商業比較發達縣區,到靖西經商的外地人有的就在靖西定居,也就在這個時候,廣東商人將一種稱為“飄色”的民間技藝帶入靖西,這“飄色”就是後來的“扮台閣”。初時扮台閣上的人物扮像是一些漢族歷史故事人物,後來漸用壯族民間傳說人物、神祗人物取代,這一漢族娛樂技藝就被“壯化”了。

扮台閣取義在於喜慶祈福,在於頌揚歷史上、民間的忠孝節義,眾望所歸的人物。台閣一出行,觀者如潮,所以其活動時間多在春節時間即在正月初二日“開光”。有時,地方上遇上重大的隆重的喜慶活動,也有扮台閣內容助興。公元2011年和2012年春節,靖西扮台閣方隊先後參加百色民族民間文化節巡遊活動,博得廣大觀眾采聲,獲得一等獎。2009年在廣州舉行的民間藝術巡遊比賽活動,獲得二等獎。

靖西台閣到南寧市展示 靖西台閣到南寧市展示

台閣是用木頭搭成一個四平米平台(長寬各約2公尺)台四邊用各色彩綢布幔裝飾,台高3—5層。台上裝置一些假山花木、戰馬白鶴之類的各種造型。諸般造型根據所要展示的歷史人物而定。所扮人物一般由五歲男童女童化妝扮像,或站立花枝,或騎馬跨鶴。活動行走時一般由人抬著平台行走,後來改成平台底部裝上輪子由人推動。走動出行巡街時,台上各色人物,各自做出諸如揚鞭驅馬,天女撒花之類的符合自身扮像的動作。

(十三)、靖西民間小調

靖西壯族民間小調,是靖西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典型、濃郁的壯族地域特色,深受人民民眾喜愛,長期在靖西壯族民間廣泛流傳。

鴻鵠調舞蹈 鴻鵠調舞蹈

靖西壯族民間“乾國調”,據《靖西縣誌》記載,乾國調”“盛於清代”。據民間傳說,其產生跟廣大農耕民眾的民生大事直接有關,農耕時期最大的民生大事是家中糧食是否夠吃。過去由於人力無法抗拒自然災害,一年到頭的辛勞不少農戶還是填不飽肚子,他們就想到神,想藉助神力,使糧食增產豐收,解決溫飽問題。於是一種靖西壯語方言叫“乾國”的神鳥故事就出現、傳開。先由能說會道的民間藝人向村民訴說、讚頌神鳥“乾國”的故事,每次田垌、山地里種下的莊稼將要成熟時,都會從深山老林里飛下來,到田地里啄食損害莊稼的害蟲,為民除蟲害保豐年。繼而發展為民間藝人根據傳說創編為“神鳥乾國保豐年”的民間小調——“乾國調”,用來演唱表演,演員在造型製品的“乾國”神鳥中舞動“乾國”,陪神鳥下凡的仙翁跟村民一起演唱“乾國調”進行表演。演唱又道白,或歌舞相間,啟動機關神鳥乾國還能張嘴“呱”、“呱”叫,雙翅能展示、收攏,真令村民悅愉神往、拍手叫好。“乾國神鳥”啄食蟲害保豐年的演唱,唱出了耕農的心愿,受到村民的喜愛。

靖西壯族民間“懷春調”: 據《靖西縣誌》記載,“懷春調”“清光緒以前就有活動”。“懷”是靖西壯語,意為“水牛”,“懷春調”漢意為開春就唱的“春牛調”。懷春調一直流傳於靖西壯族民間。其通過舞動“懷春”、演唱懷春調,贊唱耕牛常年辛勞耕作、默默奉獻的精神及村民愛護耕牛的情懷。

靖西壯族民間小調主要還有:

壯民俗表演隊在表演馬驢舞 壯民俗表演隊在表演馬驢舞

“馬鹿調”:表現壯族民間婚俗,用“馬鹿”迎新娘,唱“馬鹿調”,男女青年歌舞喜慶的場面。

“采荇調”:反映男、女青年在撈水草勞作中對唱情歌、憧憬美好生活風情歌舞性的民間小調錶演。

此外還有靖西縣龍邦鎮大莫村弄關村苗族的蘆笙調,其他還有嫦娥調、蜻蜓調、巫調、採茶調等。

壬莊鄉壬莊街文藝隊展示採茶調 壬莊鄉壬莊街文藝隊展示採茶調

目前承傳民間小調演唱、表演技藝的老藝人年齡段為70至80歲左右,他們是傳承的骨幹力量。觀看、喜愛民間小調的主體人群則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對壯族民間小調興趣不大。當前傳承接班人有斷層趨勢,培訓接班人是迫眉之事。

(十四)、靖西壯族八音

壯族博物館民俗隊展示壯族八音 壯族博物館民俗隊展示壯族八音

靖西壯族八音,是靖西壯族的一種傳統器樂品種。流傳於廣西百色市靖西縣、德保縣等壯族聚居地,其主要區域在靖西的新靖、化峒、安德、龍邦等鄉鎮以及德保的城關鎮等地。壯族八音以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魅力,在流行區域深受民眾的喜愛。

靖西壯族八音,並非指八種樂器,也不是八個調式,而是指由八種不同材質製造出來的多種樂器演奏出來的八種聲音。這些材料是:金(銅)、竹、木、皮、殼、膜、骨、葉等。這些土樂器因材質的不同而奏出的聲音各不相同,當用這些土樂器合奏同一個曲子時,會產生既扣人心弦又合諧抒情的藝術效果,故給人一種愜意的審美享受。

靖西八間樂器 靖西八間樂器

關於八音的來源,目前找不到文獻記載,形成的年代更無法準確考證,但從其樂器構成以及演奏的樂曲分析,也能探測到其中的淵源。八音的曲調《仙樂曲》,聽起來既有道教道場音樂的餘韻,又有廣東音樂的律音,更有當地山歌小調調式的旋律。結合靖西歷史上繁華的商貿活動帶來的文化交流,我們推定,靖西八音的形成,與唐宋後中原道教的傳入,商貿交易的活躍引發的文化交流有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靖西壯族八音是壯族先民對外來文化不斷吸收消化和改造、融會而為己所用的結果,是壯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其源流歷史起碼在三百年以上。

靖西壯族八音的表演(演奏),據幾代藝人口傳,古時多在道家道場(齋場)上演奏,民國後在節慶時逐步受邀跟在舞龍舞獅、扮台閣隊伍之後,一邊行進一邊演奏,近年才出現在舞台上定位表演,並增加演奏人員,使表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靖西壯族八音直到現在並沒有固定的演奏隊伍,都是民眾業餘愛好,自由組合。由於受掌握樂器技術的限制,加上又是以業餘愛好為主,所以八音演奏技術較難普及,也給傳承增加了難度。根據調查,靖西縣以前有八音活動的鄉鎮,現在除新靖鎮外,其他地方目前已沒有了八音的師傅,故活動已停止。

壯族博物館民俗表演隊在舊州展示壯族八音 壯族博物館民俗表演隊在舊州展示壯族八音

壯族八音的樂器製作技藝目前已逐步恢復,八音曲目目前只留存一個曲目,即《仙樂曲》。據說舊時還有其他的曲目,但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目前已失傳。《仙樂曲》按中國音樂傳統劃分屬於羽調式。曲調流暢,旋律優美,易於記憶。

靖西壯族八音,是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它脫胎於道教音樂,又靠自身的特色傳世,是異地文化與壯族文化交融的成果,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故具有音樂、美學等方面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十五)、東球供紙製作技藝

靖西東球供紙製作技藝流傳於廣西靖西縣同德鄉東球村各屯,主要集中在把種屯。把種屯是東球村的一個自然屯,全屯有29戶壯族人家,其中就有23戶掌握造紙技藝。

梁高星採摘“梅列刷”(榕樹的一種) 梁高星採摘“梅列刷”(榕樹的一種)

東球供紙製作技藝起源於清朝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東球供紙,當地人稱“刷土”或“刷佐”,“刷”是紙之意,“刷土”即本地製作的土紙;“佐”是供奉之意,即講這種土紙的作用,多用於供奉活動,如每年清明節拜山掃墓,剪紙錢、冥幣上墳等。因為這種紙韌性好,不被蟲蛀,不變顏色,農村不少家庭還喜歡用它來製成小本子記錄族譜和生辰八字等永久性文字資料。

東球供紙的製作工藝流程,大致可分為八個步聚,即:采、煮、洗、捶、攪、制、壓、晾。采,採摘原料,選當地“梅列刷”(壯語,榕樹的一種),剝其皮曬乾。這種樹皮造出來的紙質量上乘,白而細膩,韌性好;煮,將曬乾的樹皮泡水,使其充分吸水軟化,然後蘸上石灰漿,放入大鍋中,鍋底先灑一層火灰,防沾,煮開兩三個小時,目的是脫膠;

傳承人梁高星將煮好的“梅列刷”洗滌 傳承人梁高星將煮好的“梅列刷”洗滌

洗,把煮後的樹皮在清水中洗滌,主要是去鹼;捶,用木槌捶打洗好的樹皮,斷其纖維,使纖維帚化、無規則地分散而成網狀;攪,把捶好的原料放入水槽,加水,同時兌加“梅拷”(壯語,樟樹)葉汁,調和成漿液;制,用篾席撈漿,使漿液附於篾席上,厚薄隨意,然後剝離成濕紙張,一張張疊起;壓,用石頭等重物將一沓濕紙擠壓,除水,也使紙面平而結實;晾,是最後一道工序,把經過擠壓後且尚未全乾的一沓紙一張張分開,沾於牆壁或木板晾乾,揭下而成紙張。

剝離成濕紙張,一張張疊起 剝離成濕紙張,一張張疊起

東球供紙從起源、發展、衰弱、崛起、傳承到現在,歷經了二百多年的漫長歷史。在這漫長的二佰多年中,它都一直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歡,顯示出一種獨特的生活實用價值,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同時,它也是靖西壯族優秀的的傳統文化之一,具有世代相傳的文化生命力,在現代造紙工業技術層出不窮的今天,東球供紙依然尚有其微弱的生命力和市場。因此,它也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值得我們去挖掘、整理、對比和研究。

(十六)、靖西壯族搶花炮

龍邦搶花炮 龍邦搶花炮

靖西壯族搶花炮活動主要分布在龍邦鎮龍邦街、湖潤鎮新興街、安德鎮三合街等地方。三個地方搶花炮活動有所不同,新興街、三合街活動時間是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龍邦街活動時間是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十三日。新興街、龍邦街位於縣城南部,地處中越邊境,離邊境線均只有一、二公里,三合街在縣城北部,離縣城四十公里。

湖潤鎮新興街點燃花炮場景 湖潤鎮新興街點燃花炮場景

靖西壯族搶花炮活動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新興街搶花炮的起源比較獨特,根據傳說表明,既有繁榮圩場商貿之意,又有以搶花炮嫁女招親之實,真為奇特。由於新興街素有婦女當家的傳統,女子搶到花炮更顯家業興旺,後逐漸演變為女子搶花炮,成為少數民族女子搶花炮的孤例而名聲在外。龍邦街搶花炮原為邊關民眾紀念三國忠臣名將關羽磨刀鎮邪扶正日,舉行“關聖”祭拜,表名將之功而產生的一項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三合街的搶花炮雖無傳說可考證,但據近百歲老人口述,均與熱鬧圩場、娛樂鄉民、運動健身、友誼交流為主旨。

安德鎮三合街搶花炮比賽場景 安德鎮三合街搶花炮比賽場景

搶花炮活動經歷了起源、興盛、衰弱、恢復、持續傳承等漫長的發展過程,一百多年依然血脈不斷。這種傳統文化代表了當地民眾的一種審美心理和娛樂需求,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同時,搶花炮涉及的領域包括文化、體育、民俗、宗教、農業等,每個領域都可以從它裡面尋找到相關的信息資源,因此它具有重要的傳承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值得人們去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

搶花炮活動是靖西壯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每年的搶花炮活動參與人員均在數萬人以上,活動所產生的文化輻射力較強,影響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深遠的。

(十七)、靖西壯族“航誕”

新靖鎮“航誕” 新靖鎮“航誕”

靖西縣的政區設定自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置歸淳州始(元和三年即公元808年更名歸順州)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增置安德州。從歷史文獻中與之相類的記載見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中有所記載;18世紀70年代清初鎮安府知府(靖西舊時屬鎮安府轄)趙翼著的《鎮安土風》中有“跳月圩爭趁,娶春俗善謳”之句描寫邊地趕圩的詩句。從這裡可以說明靖西壯族“航誕”至少是在宋代形成,至明清則盛行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民眾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對民間文藝團體的投入加大,靖西縣各鄉鎮舉辦歌圩的熱情一年比一年高。在歌圩中,除了傳統的山歌比賽,拋繡球、搶花炮、扮台閣巡遊和舞龍舞獅也格外引人注目,同時文藝演出也成為歌圩中鮮亮的看點,演出的團隊大多是縣內“泥腿子”業餘文藝團隊,演出節目以傳統的南路壯劇、末倫、提線木偶戲、壯話小品、民間舞蹈為主。因為表演時大多講靖西本地壯話,為地道的家鄉戲。這些活動以民俗文化為元素,以日常勞作為題材,以時代新精神新風尚為載體,以傳統歌圩為平台,展示獨特的民俗文化藝術,繁榮了城鄉文藝,大大豐富了“航誕”的內容,延伸了“航誕”的現實意義。

舊州“航誕” 舊州“航誕”

靖西壯族“航誕”的活動,以集市為依託,它是一個集娛樂、經濟、社交等為一體的有機的綜合性民俗活動。從其產生之日起,就實踐著娛樂世俗人生,促進經濟交流,增進人際交往的作用,是靖西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習俗活動。也可以說,“航誕”是傳統文化的集散地,“航誕”則承擔著保留、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重任,它應當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繼承、發揚。

“航誕”是靖西壯族的一種民俗活動,它與壯族其他地區的歌圩同一淵源,但和一般的歌圩又有所不同。靖西壯族“航誕”,“航”擬壯音,漢意即“圩”,“誕”亦壯音,含誕生、節日之意,“航誕”即慶開圩市的日子。這一民俗活動在其他地方是以歌唱為主,因此也有的稱為“歌圩”,“歌圩”是漢文化對壯文化的轉寫。在靖西只稱“航誕”而不稱“歌圩”,它是人們慶祝開圩市的日子,也是親朋好友的定期聚會,以歌唱為樂,同時又進行文化、體育活動,也是進行商品交易的重要活動的時候,是歌與圩相結合的節日。

新靖鎮那足“航誕” 新靖鎮那足“航誕”

靖西壯族“航誕”流行遍布全縣19個鄉鎮的村街,各村街的“航誕”日期不盡相同,大多集中在春秋兩季,一般一個地方一年有一次活動,也有一年兩次活動,甚至個別地方,連續安排三個圩日,相沿成習。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航誕”點61個,而這些點,大多本身就是傳統圩日,也有些原不設圩,“航誕”日才聚眾過節的。目前約有80%的“航誕”點還有活動。

四、 靖西縣文化館免費開放內容

靖西縣文化館免費開放內容包括工作人員免費為民眾文化提供輔導服務和文化館設施設備、場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兩個方面內容。

靖西縣文化館工作目前可以免費為民眾文化免費提供輔導服務的輔導員及項目如下:

姓名 提供輔導的項目
丁紅雲(副館長) 文 學
黃珍義(副館長) 舞 蹈
莫聖良(副館長) 美 術
農 莉 攝 影
黃少龍 聲樂、曲藝
嚴衛強 書法、民間文學

、靖西縣文化館免費開放場地(人員)一覽

序號 免費開放廳室 開放時間 服務項目(人員) 備註
1 輔導室 早上8:00-12:00 下午15:00-18:00 文化館輔導員免費提供民眾需要的輔導 周一至周五
2 展廳 早上8:00-12:00 下午15:00-18:00 免費向民眾展示各項文化活動 全周
3 門球(拋繡球)場 周一至周日早7點起全天候開放 免費提供門球或拋繡球活動場地 平時主要進行門球活動,特殊時間可臨時改成拋繡球場地
4 舞蹈排練廳 周一至周日早上7:00—晚上10:00。 免費提供舞蹈排練場地 全周
5 多功能廳 上午9:00—12:00,下午2:30—6:00 免費提供學習、培訓等場地 全周
6 民族文化排練廳 上午8:00—晚上9:30 免費提供靖西壯民族文化學習、排練場地 全周
7 會議室 上午8:00—晚上9:30 免費為各個文化協會、文藝團體等提供集會場地 全周
8 室外排練場 上午7:30—晚上9:30 免費為民眾提供進行文化活動場地 全周
9 樓頂露天排練場 上午7:30—晚上9:30 免費為民眾提供進行文化活動場地 全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