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漢代樂府詩歌]

《青陽》是漢代樂府詩,作者佚名。青陽指春天,這是為了祭祀春天而作的詩歌。

作品內容

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霆聲發榮,壧處傾聽,枯槁復產,乃成厥命。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啿,惟春之祺。

作品譯文

春天來了,小草開始生根發芽。春天的雨露滋潤萬物,一切動植物都得到了雨露的覆蔽。春雷陣陣,聽到春雷的聲響後,蟄伏在岩洞裡的動物無不歡欣,隨之而起,結束了漫長的冬眠,開始了春天新的生活。冬天枯萎了的草木也都生出了萌芽,一切生命在春的季候里都得以成長。春天萬物和樂,春天的恩澤廣及尚未出生和成長的生命。萬物繁殖眾多,都是因為受到了春天的福佑。

作品注釋

①荄(ɡāi):草根。
②遂:生出。
③膏潤:指雨露滋潤。
④愛:覆蔽。
⑤跂行:這裡是泛指動物用腳走路。
⑥榮:指草木開花。
⑦處頃聽:這句是說蟄伏在岩洞裡的動物都傾聽而起。,與“岩”相通。頃,與“傾”相通。
⑧眾庶熙熙:眾庶,眾多的生命。熙熙,和樂的樣子。
⑨施及夭胎:施,延伸。夭,還沒有生長的生物。胎,處於母胎中的生物。
⑩啿(dàn):豐厚的樣子。祺:福,福佑。

作品評價

青陽,指春天。漢代舉行祭天大典的時候,也祭祀四時之神。這首《青陽》是專為祭祀春天之神而作的。歌中寫出了大地回春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也表達了向神靈祈福的心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