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件元代青花瓷將匯聚一堂,在首都博物館即將開幕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集體亮相。

(圖)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

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展覽時間:2009年3月20日—2009年6月21日
開館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 地上一層臨時展廳(B廳)

陽春三月,國內外25家博物館(收藏機構)的73 件元代青花瓷將匯聚一堂,在首都博物館即將開幕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集體亮相。這不僅是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的一次空前團聚,更彰顯了中華傳統歷史文化之魅力。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在中國瓷器燒制的歷史上,元代青花瓷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青花瓷以其鮮活、艷麗、明快在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瓷器中獨樹一幟,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演繹出了美輪美奐的藝術佳作。本展覽分為“漢韻華章——中原傳統審美觀的延續”、“朔漠新風——遊牧文化的體現”以及“異域蔥翠——青花瓷的異國風情”三個單元,分別從中華青花瓷、蒙古人使用的青花瓷和元代異域青花瓷三個角度全面展示元代青花瓷的容貌。
本次展覽的幾大亮點:
1、展品數量豐富,珍品眾多,學術價值高,觀賞性強。目前存世的元代青花瓷器總量極少,此次展覽卻集中了73件之多,其中還包括了元代青花瓷的標準器,如首博的青花鳳首扁壺
2、對流散海外的部分元代青花瓷,近年不時有所報導。伊朗是除中國外保存元代青花瓷器最多的國家之一,該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元青花將有6件青花瓷回家省親。
3、首都博物館將為喜愛元青花的觀眾提供多方位的服務:展覽不僅配置了圖錄、電子光碟資料片、免費折頁,還有部分紀念品出售;同時首博網站將進行多方位介紹、報導。
4、在舉辦展覽的同時,我們還將於3月20日下午至3月21日上午在首都博物館多功能廳舉行“元青花瓷與中華文化國際論壇”,有近百位國內外研究元青花的學者參加,有13位代表在論壇上圍繞元青花的有關問題做學術報告。
此次展覽和論壇,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首都博物館和北京藝術博物館、北京元青花文化交流中心作為主要承辦者,歷經兩年多的精心準備,並得到了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和中國古陶瓷學會、中國元史學會等學術團體的通力支持。
根據目前安排,展覽將從3月20日——6月21日在首博進行為期3個月的展示之後,還要到國內多個省市進行巡展。在首博展覽期間,本次展覽將採取單獨售票方式,票價30元。

“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品簡介

(圖)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內壁飾暗花八寶紋,外壁腹部飾兩組纏枝菊,輔以弦紋。元人有愛菊的風尚,大都的菊花非常昂貴,有“一本黃花金十鏹,富家菊譜簽銀榜”的記載。此杯所繪菊花紋,畫面疏簡,線條流暢,顯得生機勃勃。 青花纏枝菊花紋高足杯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內壁飾暗花八寶紋,外壁腹部飾兩組纏枝菊,輔以弦紋。元人有愛菊的風尚,大都的菊花非常昂貴,有“一本黃花金十鏹,富家菊譜簽銀榜”的記載。此杯所繪菊花紋,畫面疏簡,線條流暢,顯得生機勃勃。
(圖)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 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
河北省博物館藏
身繪青花海水及火焰紋,用留白手法飾飛舞在波濤洶湧的海水中游龍四條;肩及脛部飾如意形雲紋,內繪青花花卉、鳳鳥和怪獸,形象對比鮮明,白地藍花與藍地白花相映成趣,又極富藝術感染力。

   

(圖)青花開光松竹梅紋八棱罐 青花開光松竹梅紋八棱罐

遼寧省博物館藏

全器滿繪五層紋飾,口沿下繪錦地紋帶;頸、肩部位在八面開光內繪菊、石榴、牡丹等四季折枝花卉;脛部飾以變形蓮瓣紋;腹部在八面開光內繪松、竹、梅和荷塘鴛鴦四組不同紋飾,開光外襯以卷草紋。構圖飽滿,紋飾繁密,質地晶潔,繪畫生動,氣韻非凡。

(圖)青花蓮塘雙魚紋折沿圓口大盤 青花蓮塘雙魚紋折沿圓口大盤

湖南省博物館藏

盤沿面飾以細線條描繪的海水紋,盤心畫鱖魚、魴魚各一,游嬉於荷池水藻之中,蓮花、水草似隨水波而動,極具動感。外圍環以纏枝牡丹,花葉纏繞,葉片豐腴。整個畫面安排得當,疏密有序,繪畫精細。圖案以進口青料繪製,發色濃艷。

(圖)青花折枝牡丹紋梨形執壺 青花折枝牡丹紋梨形執壺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壺身飾纏枝牡丹紋,流飾火焰紋,蓋飾小狗,生動逼真。青花色澤艷麗,濃淡相宜。該壺造型活潑輕靈,裝飾別致典雅,體現了高超的製作技術。

參考網址

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Contents/Channel_291/2009/0319/12822/content_12822.ht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