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樂都瞿曇寺

1958年前,瞿曇寺保存有海喇嘛及從班覺丹增至羅桑噶桑嘉措歷輩轉世的靈塔。 又因該系統追認的第一世三羅喇嘛傳說乘騎一頭白牛,人稱“朗嘎哇”,故亦稱瞿曇寺寺主智合倉活佛為“朗嘎哇”。 1958年後,瞿曇寺成為全省被保留的十一座藏傳寺院之一,“文革”期間關閉,1980年重新開放。

開創僧人簡介

瞿曇寺的開創僧為三羅喇嘛,法名為桑傑扎西,《明史》作“桑兒加查實”,俗稱海喇嘛,生於元末至正年間,明永樂十二年(1414)卒,系西藏洛扎縣卓壠人,為噶瑪噶舉派僧侶。約在明初,三羅喇嘛遊歷來青海,曾長期住青海湖海心山靜修,後移居樂部南山。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朱元璋請到京城,尊為上師。
三羅喇嘛的家族成員定居瞿曇寺一帶,世代為當地土官,該家族因來自卓城,故稱“卓倉”,當地發音作“角倉”,後來又逐漸成為樂都南山地區的地名。又因三羅喇嘛與西藏佛教噶舉派祖師瑪爾巴同族,故稱其家族為“瑪爾倉”,意為“瑪爾家族”,當音變為“梅氏家族”。梅氏家族直到解放前夕的瞿曇寺管家梅香曲,一直是當地的實權人物。瞿曇寺在清代前期仍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視,該寺出身於梅氏家族的班覺丹增,在康熙年間受封為“灌頂淨覺弘濟大國師”,其侄阿旺宗哲亦得到同樣的封號。雍正元年,羅卜藏丹津反清,瞿曇寺受到牽連,寺主阿旺宗哲在蘭州被囚禁7年,所賜印誥收回。自此,瞿曇寺走向衰落。

宗教地位

瞿曇寺原屬噶舉派寺院,明末格魯派崛起後,改宗格魯派,出現了智合倉、卓倉曼巴倉、卓倉居巴倉三個轉世活佛系統,其活動中心轉向塔爾寺,在塔爾寺建有噶日哇。其中,智合倉以該寺開創僧海喇嘛為第一世,成為該寺寺主。“智合” 意為石岩,源自海喇嘛曾修煉於當地的官隆岩洞,故名“智合倉”,亦稱“智合木洛”。實際智合倉的轉世系統始於班覺丹增。班覺丹增又名官卻圖多央增,清康熙年間出生於梅氏家族,受封為“灌頂淨覺弘濟大國師”。二世羅桑丹貝尼瑪(1744 —1807),涼州乃亥央人,曾於1793年任塔爾寺第三十六任法台;三世噶桑丹增嘉措(1810-1873,亦作羅桑旺秀噶桑嘉措),涼州達壠溝人,1851年任塔爾寺第五十六任法台;四世羅桑噶桑嘉措,1876年出生於樂都南山,1899年曾任塔爾寺第七十六任法台。1958年前,瞿曇寺保存有海喇嘛及從班覺丹增至羅桑噶桑嘉措歷輩轉世的靈塔。因其二、三世出生於涼州,故當地以他們的生地稱之為“涼州佛”。又因該系統追認的第一世三羅喇嘛傳說乘騎一頭白牛,人稱“朗嘎哇”,故亦稱瞿曇寺寺主智合倉活佛為“朗嘎哇”。卓倉曼巴倉源自一世智合倉班覺丹增之弟阿旺諾爾布。阿旺諾爾布亦住持過瞿曇寺,謝世後以貢塘活佛弟子羅桑貢卻尼瑪為其轉世,曾任塔爾寺曼巴扎倉第十五任堪布,故稱該轉世系統為“曼巴倉”。卓倉居巴倉源自一世智合倉班覺丹增之侄阿旺宗哲。阿旺宗哲又名宗哲桑布,雍正年間曾被清朝在蘭州拘禁7年,去世後以噶桑扎西嘉措為其轉世。噶桑扎西嘉措,1779年生,曾任塔爾寺居巴扎倉第三十九任堪布,1828年任塔爾寺第五十任法台,故稱該轉世系統為卓倉居巴倉。解放前夕,該寺三個活佛系統只剩下智合倉(涼州佛或朗嘎哇)和卓倉居巴倉(亦稱居巴佛)兩個活佛,其中本世智合倉為寺主,名倉成善,現平安縣政協委員。
歷史上瞿曇寺領屬13寺,但13寺的全部情況缺乏詳細記載。據《安多政教史》記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瞿曇寺有屬寺10座,即稱作“卓倉貢扎什倫布”的藥草台寺,瞿曇寺背側的宗塔靜房、傑拉靜房、甲本靜房,瞿曇寺正面的辛欽靜房,瞿曇寺東面約900米處的尕楞桑珠林寺,瞿曇寺上部溝腦的多傑扎瑪靜房、交頭洞靜房、角加靜房,位於今中壩鄉的普拉央宗寺。以上佛寺,除藥草台寺和普拉央宗寺外,其餘規模都不大,解放前夕多已消亡。藥草台寺為瞿曇寺下院,是瞿曇寺僧人的主要學經處,普拉央宗寺則為主要靜修地。

文化瑰寶

瞿曇寺是樂都南山地區最大的寺院,是一座明代漢式宮廷建築風格的古寺,整個寺院依山傍水,高低錯落,氣勢宏偉。全寺共有三個院落,由山門、左右碑亭、金剛殿、瞿曇寺殿、寶光殿、隆國殿、護法殿、三世殿以及左右迴廊、鐘鼓樓等主要建築組成。其中,瞿曇寺殿(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寶光殿(建於明永樂十六年)、隆國殿(建於明宣德二年)為該寺主體建築,共有瓦房27間,其它殿堂10座,共有瓦房、樓房、平房68間,長廊145間,昂欠3處,一處為瞿曇寺昂房,計有樓房28間,平房22間,馬棚8間,草房9間;一處為藥草台寺昂房,計有樓房29間,馬棚40間,草房6間,另吉哇昂有平房49 間,總計430餘間。全寺建築共占地41.36畝,整個布局和殿堂的飛檐、斗拱、畫棟、藻井等具有明代宮殿風格,寺內現存明代漢藏文對照御製碑,明清匾額十塊、明宣德二年鑄造的青銅巨鍾一口、香爐三鼎、明鈸、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石雕米拉日巴像以及明清統治者所賜金印、象牙印、景泰藍花瓶等許多珍貴文物。
該寺廂廊壁畫即所謂“七十二間走水廳”,面積約400平方米,堪稱為該寺藝術之最。壁畫所繪,多為佛教傳說故事。“叨利天眾迎佛升天宮圖”、“善明菩薩在無憂樹下降生”、“淨飯王新城七寶衣履太子體”、“龍王迎佛入龍宮圖”、“六宮娛女霧太子歸宮圖”等等。構思巧妙,馳騁想像,貫通三界,縱橫太空。技法之純熟,形象之生動,達到很高的境界,雖歷經五百餘年,色彩依然鮮艷奪目。該壁畫有敦煌壁畫的藝術特色,其內容除反映佛陀本生、業績等宗教題材外,也有反映歷代皇帝扶植瞿曇寺和該寺上層人物進京的內容。

政教關係表現

明清時期,瞿曇寺管轄瞿曇寺溝、峰堆溝、馬哈拉溝、高店溝、觀音堂溝、雙塔溝、虎狼溝等7條溝(當地稱為“海子”)。清初,當地有“七份佛差,三份縣差”之說,即農民納差十分,先給寺院七分,後給縣府三分,可見寺院收民糧之多。清雍正年間,因羅卜藏丹津事件株連,清朝取消佛差,命“糧入大倉,民歸縣”。瞿曇寺遂購買附近土地近5000畝出租給農民,以其為主要生活來源。據樂都縣委統戰部統計資料.1958 年時。土地達144.8畝(內私人土地40.5畝),馬、牛共51頭房68間,長廊145間,昂欠3處,一處為瞿曇寺昂房,計有樓房28間,平房22間,馬棚8間,草房9間;一處為藥草台寺昂房,計有樓房29間,馬棚40間,草房6間,另吉哇昂有平房49 間,總計430餘間。1958 年時。土地達144.8畝(內私人土地40.5畝),馬、牛共51頭(匹)。1958年後,瞿曇寺成為全省被保留的十一座藏傳寺院之一,“文革”期間關閉,1980年重新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