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自在紅:熊召政悟禪讀史隨筆

出版社: /012 /123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叢書名: 熊召政選集
平裝: 233頁
開本: 16開
ISBN: 7541123846
條形碼: 9787541123849
尺寸: 23 x 16.6 x 1.3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熊召政,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詩人。1953年12月出生於湖北省英山縣溫泉鎮。參過軍,下過鄉。22歲起擔任英山縣文化館創作輔導幹部。1981年調入湖北省作家協會任專業作家至今。其間於1984一1986年任《長江文藝》副主編,1985—1989年擔任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1979年創作的政治抒情詩《請舉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獲得1979—1980年全國首屆中青年優秀新詩獎。已出版詩集五部,散文集兩部,報告文學集兩部。其詩歌及散文獲各種獎項多次。自1993始,歷經十年潛心創作四卷本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一經問世,便獲得海內外讀者的廣泛好評,被評論界譽為當代中國長篇小說的重要收穫。該書繼獲得湖北省政府圖書獎、首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及湖北省第六屆屈原文藝獎等各種獎項後,又於2005年4日榮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內容簡介

繼前輩姚雪垠先生之名著《李自成》之後,2005年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又頒給了熊召政的四卷本新作《張居正》。熊召政獲獎絕非偶然,為寫作長篇歷史小說,他潛心苦研歷史,一泡就是十年。十年工夫非尋常,不僅成就了《張居正》這部皇皇巨著,而且披沙揀金,妙手偶得,將很多思想的火花與閱讀的感悟、歷史的異象與心靈的拷問熔於一爐,集成了《青山自在紅》這一部悟禪讀史隨筆集。
讀史不難,難在埋首而不沒面,潛心而不失智,能不為史實所困、成見所囿,而有自己的新發掘、新創見。不僅是為歷史補白、辯證,而且對社會生活具有指導意義。召政此書中,無論是對“一代賢相”張居正的重新認識,還是對帝王、權臣、宦官以至僧人、墨客的獨到見地,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讀史亦不奇,奇在不僅讀史,而且悟禪,而且將史與禪交融一體來讀來悟。其實,禪本身就並非一般人所以為的是憑虛之構、空穴之風,它其實從來就是依附於人的心靈智慧、出自歷史的產物,尤其是混沌歷史和迷茫心靈的特產。常人不解此,故常將禪與史隔成兩張皮來看,故而將禪越弄越玄虛,以至玄得許多今人不敢或不願去識認參悟了。此非禪之過,而是識之不是。召政此書中言禪佛之文,妙就妙在將玄虛之禪佛植根在了厚實的歷史土壤中。如此,歷史也更有了靈性,而我們讀史者,也遂能更高遠通透地看待歷史,認識社會,感悟人生。
熊召政是詩人出身。25年前,一首驚世駭俗的政治抒情詩《請舉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榮獲新時期文學高潮期的首屆全國新詩大獎;25年後,盪氣迴腸的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又榮登茅盾文學獎榜首。25年間,世事滄桑,人生沉浮,召政潛心悟禪讀史,“十年磨一劍”,心悟盡在此卷中。《青山自在紅》,當是這位具有非凡心志的作家的非凡之著。

媒體評論

書評
透過禪的寂靜的表面,我看到它的核心中一觸即發的鮮活的精神。耽樂既久,英雄氣必然蛻變為脂粉氣;受難日多,脂粉氣復又凝作英雄氣。這種變化幾成規律。且讓歷史的流水,來洗滌現實的迷惘吧。

目錄

文從憂患出(代序) /001
佛門中的隱士 /012
青山自在紅 /027
消失的禪音 /039
獨傷千古 /056
酒徒飄落 /063
僧衣葬我 /074
中國士大夫的山林之趣 /080
怎一個愁字了得 /090
肩挑明月過天涯 /099
與李白對飲 /107
無限江山一草堂 /113
歡喜佛與媚態觀音 /118
關於彌勒佛的對聯 /123
朗吟飛過洞庭湖 /128
詩中三峽 /133
《胭脂井》中家國恨 /149
朱元璋的戒奢之心 /153
權臣並非奸臣 /159
宦官是政治的毒瘤 /166
張居正墓 /173
閒話歷史真實 /185
讓歷史復活 /190
從《張居正》談歷史小說的創作
——在武漢大學的演講 /198
我眼中的張居正
——在荊州市長江大學的演講 /208
儒者從來做帝師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 /22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