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適應障礙

適應性障礙是一種短期的和輕度的煩惱狀態及情緒失調,常影響到社會功能,但不出現精神病性症狀。本病的發生是對於某一明顯的處境變化或應激性生活事件所表現的不適應反應,諸如轉換學校,或患嚴重軀體疾病引起的生活適應障礙。任何年齡皆可發病,患者中男女兩性無明顯差異,青少年出現上述情況即為青少年適應性障礙。

介紹

引起適應性障礙的應激原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可以是突然而來,也可以是較慢的,某些應激原還帶有特定的時期,如畢業生求職等。在同樣應激原的情況下,有的人適應良好,有的則適應不良。這就有理由推斷患者病前個性心理特徵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發病多在應激事件發生後1-3個月之內。患者的臨床症狀變化較大,而以情緒和行為異常為主;常見焦慮不安,煩惱,憂鬱心境,膽小害怕,注意力難以集中,惶惑不安和易激惹等。還可伴有心慌和震顫等軀體症狀,同時可出現適應不良的行為或暴力衝動行為出現的傾向,但事實上很少發生有時患者發生酒和藥物濫用。尚有更為嚴重的症狀,如興趣索然,無動力,快感缺失和食欲不振等則罕見。老年人可伴有軀體症狀,成年人多見抑鬱和焦慮症狀,在青少年以品行障礙為常見;在兒童可表現退化現象,如尿床,幼稚言語或吮拇指等形式。

治療

應激消失後,情緒異常仍明顯者,則需心理治療。與其交談,讓其發泄情緒,對改善社會功能起到積極作用。藥物治療,對情緒異常明顯的患者,為加快症狀的緩解,可以具體情況選用抗焦慮劑或抗抑鬱劑。以低劑量,短療程為宜。可與心理治療同時進行,效果更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