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奴隸貿易

靈長類奴隸貿易

中國、高棉、越南、印尼和模里西斯等國家每年為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提供大約10萬隻猴子,大部分被送往英國。飼養猴子的工廠化農場在不斷儲備野猴,英國的進口禁令形同虛設。這種殘忍的貿易被稱為“靈長類奴隸貿易”。

背景資料

在高棉,捕獵者捉到一隻猴子後,把它放進袋子裡。在高棉,捕獵者捉到一隻猴子後,把它放進袋子裡。

一家農場飼養上萬隻猴子

模里西斯描述本國是“熱帶夢想成真”,稱這裡是奢華度假的理想目的地。如果你想採取對生態環境更友好的旅遊方式,這裡有獨一無二的棲息地,裡面充滿多種罕見和美麗的植物動物。但事實是,這裡共擁有4個工業化農場,飼養著4萬多隻猴子,其中大部分用於英國和其他地方的實驗室試驗。事實上所有猴子都是從叢林捕捉的,很多在這座小島上的候宰欄度過它們被捕後的頭幾周。

龐大的諾維普里姆(Noveprim)猴子農場是模里西斯一家公司開辦的,英國禁止活體解剖聯盟拍到這家農場的一名捕獵者,竟把他捉到的獵物放進一個只比兔籠大一些的金屬籠子裡。人們竟然看到他掂著猴子尾巴蕩來蕩去。英國動物程式委員會表示,猴子被捕時,經常被弄斷胳膊、腿或尾巴。野猴進入工業化農場後,他們會把十多隻猴子放進一個還沒花棚大的籠子裡。

諾維普里姆農場飼養了1萬多隻猴子,這裡的籠子是用混凝土和鐵絲網製成。如果猴子幸運的話,它們還有個塑膠桶或者木質鞦韆可以玩耍。數百個籠子排成長長的一排,周圍設有高高的圍欄,並由手持棍棒和彎刀的人看守。無數隻猴子不停地搖來搖去,這說明它們的壓力很大,甚至已經瘋了。還有一些猴子茫然地望著天空,這是震驚和抑鬱的象徵。偶爾會有猴子無助地哀嚎,如哭如泣。

母猴公猴不同的命運

世界各地的圈養猴子生育的小猴子,將會用船送往英國各地的實驗室。世界各地的圈養猴子生育的小猴子,將會用船送往英國各地的實驗室。

絕大多數工廠化飼養的猴子都是用於繁殖的母猴,大部分公猴則被出口到活體解剖實驗室。每隻母猴一年必須至少繁育一隻幼仔,幼仔在8個月大的時候便被強制斷奶,不久後便出口到國外。

布里斯托大學野生哺乳動物專家史蒂芬·哈里斯表示,這種虐待有時會持續幾年時間,給猴子造成極大的創傷。無論放在任何動物身上,這都是一種令人震驚的方式,尤其是對於短尾猿這樣高度社會化的動物來說。鑒於靈長類動物在很多方面與我們類似,我們也許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存在一種負責任並且符合倫理道德的方式對待它們。

飼養猴子的農民賺了不少錢。猴子從設阱捕獸者手中購得,價錢只有幾英鎊,每天的餵養費用也不過5便士。在自由市場,每隻猴子可以賣到2600英鎊(約合4083美元),每年為模里西斯的經濟貢獻2600萬英鎊(約合4083萬美元)。

全球實驗室猴子市場每年的貿易額竟超過2.5億英鎊(約合3.9億美元)。面對這個回報豐厚的市場,其他國家也紛紛參與其中,對此我們無需感到任何驚訝。為了增加自家農場的猴子數量,高棉寮國越南等國的商人開始在東南亞的叢林獵捕數量驚人的猴子。

數萬隻猴子被關進小籠子,它們的命運甚至比模里西斯的猴子更為悲慘。很多飼養的猴子用爪子扒住籠子的欄桿,茫然地看著前方。雖然很多猴子將被運到亞洲一些國家的實驗室供研究使用,但還是有大量猴子被出口到西方。

英國現在已成為歐洲最大的猴子“消費國”,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英國每年使用的猴子數量超過5000隻,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已開始減少使用猴子進行實驗室測試的數量。比利時已將用於實驗的猴子數量減少90%,奧地利則徹底停止猴子實驗。

社會問題

裝船運輸前,可憐的猴子被關進籠子。裝船運輸前,可憐的猴子被關進籠子。

猴子被用於大量測試,其中一些測試會讓它們在短短几周內丟掉性命,其他幸運一點的猴子則可以存活幾年時間。在商業實驗室,它們會被注射新研製的藥物和化學物質,以確定它們是否具有毒性。在大學實驗室,靈長類動物可能被切除掉大腦部分區域,觀察它們的行為將受到何種影響。在紐卡斯爾大學最近進行的實驗中,猴子的頭部被植入電極,用於測量電流穿過大腦時的頻率。

2004年以來,軍方也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研究用猴子的使用範圍。在一些實驗中,研究人員會向猴子的頭部射擊,測量子彈和其他射彈對腦組織的影響。用於控制騷亂的瓦斯、細菌和病毒也在猴子身上進行測試。

基於這些擔憂以及動物福利方面的考慮,英國所有航空公司均拒絕搭載用於活體解剖的猴子。就連中國的航空公司也加入到這個抵制行列,他們認為這種貿易“非常卑劣”。但其他航空公司——例如法國航空、美國航空和美國大陸航空公司——仍允許運輸猴子。法國航空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運輸者之一,絕大多數被運往英國的猴子在巴黎戴高樂機場搭乘航班。航班抵達英國後,猴子又被貨車運送給英國各地的秘密存放中心。

各方觀點

在高棉,這些猴子在運輸前被關進籠子。在高棉,這些猴子在運輸前被關進籠子。

1、英國禁止活體解剖聯盟“停止動物幼仔貿易”行動的支持者、喜劇演員里奇·格威斯表示:“在這種噩夢般的旅途結束時,可憐的猴子又要在實驗室的鐵籠子裡度過餘生,淪為痛苦而殘酷的實驗對象。”

2、伯明罕大學獸醫和生物倫理學家、名譽教授大衛·莫頓表示:“有時候,為了獲得理想的科學數據,你只能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實驗,除此之外,別無選擇。例如,如果不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你便無法研製出脊髓灰質炎疫苗。傷害與益處之間經常能夠達到一種平衡。我認為人類獲得的益處要超過動物受到的傷害。”

3、布里斯托大學的哈里斯便指出:“猴子是會思考並且有感覺和有意識的動物。它們在很多方面與我們並無差異。我聽說有人將其稱之為‘靈長類奴隸貿易’,我們很難駁斥這種描述。我真的不理解人類為何能夠以這樣一種殘忍的方式對待靈長類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