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寺博物館

靈岩寺博物館

靈岩寺博物館位於陝西省略陽縣城南3.5公里的嘉陵江畔東岸半山崖上的靈岩寺院內(館址又名藥水崖)。創建於1983年,當時稱為靈岩寺文物管理所,2000年12月更名為靈岩寺博物館。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1675平方米,陳列面積144平方米。隸屬於略陽縣文化文物管理中心。

基本信息

博物館介紹

靈岩寺博物館靈岩寺博物館
靈岩寺又名“靈崖寺”、“白鹿洞”、“藥水岩”,它依託山崖兩個天然溶洞,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構成了一處獨有神韻的佛教寺廟。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現有殿堂依山而建,仿明清建築風格,磚木結構,飛檐翹角,歇山式屋脊,勾心鬥角,錯落有致。布局為一條線式,自縣城至靈岩寺3.5公里處依次為頭門、藥王祠、眺江亭、二門、天王殿、金剛殿、觀音殿、大雄殿、金龜洞、羅漢洞、嘉陵棧道。1978年起,略陽縣人民政府開始對靈岩寺實施第一期修復工程;1983年第一期工程結束,靈岩寺文物管理所正式成立,並正式對社會全面開放;l992年4月20日,陝西省政府公布靈岩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靈岩寺通電並修通了縣城至靈岩寺的二級公路;1997年11月第二期維修工程結束;2000年10月,原靈岩寺文物管理所正式更名為靈岩寺博物館;2004年11月,靈岩寺被批准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岩寺博物館靈岩寺博物館
略陽縣地處秦蜀要衝,自漢唐以來,為政治、軍事要地,統治者經常以此寺作為遊樂、宴飲之所,並多刻石留念,因之寺內外碑石眾多。現存石碑、摩崖約有130多通,素有“小碑林”之稱。靈岩寺博物館的藏品也以摩崖碑石為主。
當前,博物館在編人員6人,平均年觀眾人數近4萬人次

館藏文物

靈岩寺博物館靈岩寺博物館
博物館現有藏品203件,其中摩崖石刻132通,各種塑像及銅、鐵器71件;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34件。重要藏品有:東漢《郙閣頌》摩崖、唐代《大唐開成題記》摩崖、南宋《哲宗皇帝御書》碑、南宋《儀制令》碑、南宋《靈岩敘別記》摩崖石刻、明代真武大帝銅塑像、獨角獸鑄鐵像等展品。尤以《郙閣頌》摩崖的八分漢隸享譽書法金石學界。
建館以來,該館先後編輯出版了《靈岩洞天》、《靈岩流光》、《鍾明善點評靈岩寺漢唐宋明十三品》等出版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