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視療法

霧視療法

視治療法是指當出現早期近視時(甚至未出現近視時),近視患者可在看近時(比如讀書、用計算機),配戴正視鏡(凸透鏡)眼鏡,來舒緩看近時眼睛的調節壓力,戴著正視鏡看近的東西有放大效果,但戴著正視鏡看遠景物會更加不清,如像雲霧中,故這個方法稱為霧視治療法,又稱雲霧法。 早期的近視大部份只是痙攣性近視(又稱為假性近視),是因為過度看近所造成,此時的近視尚可完全康復過來,但如果任由置之不理,或者沿用傳統近視戴負鏡的方法,近視問題只會更加惡化,其後會已演變成軸位性近視,即眼球已變長,這部份的近視,即使用霧視治療法也難以逆轉。故要保護兒童的視力,必須把握對付近視的時機,是趁近視尚處於萌芽階段用霧視治療法消滅之。 霧視療法只能對 早起的近視有根治作用 對於長久近視的人來說沒有實際意義。

設正常眼看遠處

(從五米外射入眼球的光線眼接近平行光, 可認為是無窮遠, 下同)的屈光度數為P0, 當它看近處目標時, 該活的“凸透鏡”的屈光度數增大, 增大的屈光度數即眼球的近屈光度, 為1/L, L為眼球到目標的距離。當眼前放置透鏡時,只要透鏡的屈光度數不太大, 距離不太遠, 仍然能夠看清眼前目標, 而且看到的是透鏡所成的像。可設近視眼屈光度系統的屈光數為P0+P1, P0為眼睛遠調節正常, 看清無窮遠時的靜屈光度數, P1為視近所增加的屈光度數, 根據透鏡成像公式可知該眼睛的遠點為1/D1, 看遠點以外目標時模糊不清, 但仍能看清遠點內目標。當戴上屈光度數為P1的凸透鏡時, 根據透鏡成像公式1/U-1/V=D1>0, 可推出眼睛到像的距離|V|=1/U-D1<1/U, 並推出 |V|>U, 可見凸透鏡增大了像距, 降低了近視眼的實際視野,容易放鬆眼球的近調節。正視眼前放置凸透鏡時, 產生的感覺是看到的像比實際距離遠, 這說明凸透鏡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降低了眼球的近調節度數。

近視患者

對於近視患者來說, 遠點是清晰與模糊的分界限, 如果像距超過近視患者的視物遠點, 他就看不清楚了。比如200度近視患者, 當眼前放置100度凸透鏡時, 距他眼睛0.20米處的目標的像距可根據透鏡成像公式求得, 為0.25米, 他肯定看得見, 看0.5米以外的目標就肯定看不清楚了。再如, 500度近視患者眼前放上100度遠視鏡片後, 能看得見0.1米遠的目標, 而看0.2米以外的目標肯定看不清楚。實際上, 近視眼患者看遠點之外的任何目標都會模糊不清, 猶如在雲霧之中, 而近視患者的遠點都不大, 比如100度近視患者的遠點是1米, 200度近視患者的遠點是0.5米, 500度患者遠點是0.2米, 1000度患者的遠點只有0.1米等。因而近視患者戴上凸透鏡後看不清遠方目標是正常現象, 正視眼也是如此, 不能說明霧視療法對近視有特殊療效。

上述情況

從上述情況還可以看出, 遠視眼鏡確實降低了眼睛的近調節, 但把實際視野局限於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它之所以能使睫狀肌放鬆, 對近視有一定的恢復能力, 是因為眼睛在看遠方時, 本身具有遠調節能力和睫狀肌的放鬆, 而戴凸透鏡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這充分證明了近視眼都具有自然恢復的能力。根據這一點, 不戴近視眼鏡同樣能使眼球的遠調節功能有所恢復, 對防治近視有利,

但是霧視療法是否真有效果,至今似乎並無臨床資料證明,而且業界認識並不統一。同時,近視患者的用眼習慣不改,是近視加深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