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克

1980年,他應中國政府之邀,隨美國教育界16人代表團來到中國,著手研究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等問題。 他是將西方經濟學引入中國的第一人,給80年代中國的經濟學教育帶來了影響深遠的革命。 在中國,他結識了最好的朋友,並且深入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被譽為“不講中文的中國通”。

在二戰期間,霍文克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加入了荷蘭地下黨,後不幸被叛徒出賣給蓋世太保,被希特勒關押進集中營長達3年,於1945年4月重獲自由。霍文克關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並積極致力於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縮小全球貧富差距等問題。他的足跡遍及60多個國家,其中大多數是開發中國家。
1980年,他應中國政府之邀,隨美國教育界16人代表團來到中國,著手研究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等問題。其間,與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就中國的教育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1983年,應邀來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任教,任該校經濟學榮譽教授直至今日。1990年,他獲得了國家外國專家局授予的榮譽證書。
霍文克在對外經貿大學培養出了大批知名學者。他是將西方經濟學引入中國的第一人,給80年代中國的經濟學教育帶來了影響深遠的革命。霍文克將畢生全部經濟學著作無償捐獻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並斥資建設了霍文克金融模擬實驗室,為學校90年代的金融和經濟學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貢獻。2003年,經校方的進一步建設,該實驗室現在正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此外,霍文克還先後資助了多名家庭貧困的學生赴美國讀博深造,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
近年來,雖然已近耄耋之年,但霍文克仍然活躍在三尺講台之上,以其淵博的學識和幽默睿智的語言為對外經貿大學的學生們帶來精彩的講座,使學生們受益匪淺。霍文克教授坦言,他非常熱愛中國和中國人民,不僅因為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更因為中國人民的忠誠和中華民族的堅強。在中國,他重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關愛,從集中營生活的陰影之中徹底走了出來。在中國,他結識了最好的朋友,並且深入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被譽為“不講中文的中國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