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疫情

霍亂疫情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它可引起流行、爆發和大流行。臨床特徵為劇烈腹瀉、嘔吐、大量米泔樣排泄物、水電解質紊亂和周圍循環衰竭,嚴重休克者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由於霍亂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間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極大,因此早期迅速和正確的診斷,對治療和預防本病的蔓延有重大意義。霍亂在我國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高峰期在7-8月間。2017年11月,尚比亞首都盧薩卡市霍亂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仍在繼續發展。截至當地時間11月27日,確認感染霍亂人數已上升到298人,其中死亡人數為4人。

基本信息

疫情記錄

2004年年末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中遇難人數突破15萬,重災區最先出現的疫情就有霍亂

2012年10月14日公布,湖北黃石發生的霍亂疫情中,首發住院治療的重症病人已於10月14日11時出院,目前未現新增病例。湖北省衛生廳曾於12日公布:黃石霍亂確診9例病例,陽性帶菌者9例。

2017年11月,尚比亞首都盧薩卡市霍亂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在繼續發展。截至當地時間11月27日,根據尚比亞衛生部訊息,該市確認感染霍亂人數已上升到298人,其中死亡人數為4人。

2018年2月20日,坦尚尼亞官員說,位於該國中部的多多馬省自2017年10月暴發霍亂以來,確診的霍亂病例總計470例,其中18例死亡

防範措施

注意衛生,避免握手及不必要聚會,注意飲用水燒開,不吃涼拌食物等,並且進一步採取積極措施,防止染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