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偏好相似說

需求偏好相似說

又稱偏好相似說或收入貿易說(IncomeTrade Theory),是由瑞典經濟學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的,用國家之間需求結構相似來解釋工業製成品貿易發展的理論。

需求偏好相似說(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

他認為赫-俄原理只適用於初級產品之間的貿易,而不能適用工業製成品的貿易。這是因為前者的貿易發展主要是由供給方面決定的,而後者的貿易發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決定的。

林德認為,工業製成品的生產的初期是滿足國內的需求,一旦國內市場大到可以使工業得到規模經濟和競爭的單位成本時,才會想到擴大銷售範圍,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由於該產品是為滿足國內市場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產的,故該產品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需求結構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貿易量就愈大,如果這些國家的需求結構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樣,一國可能進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國的可能進出口的商品。

林德認為,影響一國需求結構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兩個消費偏好和需求結構越相似,產品的適應性越相近,貿易關係就越密切。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選擇消費品的質量就越低;人均收入水平較高的國家,選擇消費品的質量也較高。

林德認為國內需求的動態方面對一國的貿易結構是十分重要的;國內需求形式的國際化,如果該行業又具有動態或外在規模經濟特徵,那么該行業產商會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國內消費者之間的競爭與效仿為國內供應商提供了刺激創新的土壤。

由於現實經濟是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各國收入水平不一定能真實反映需求偏好,確定需求偏好的要素還有很多;即使貿易夥伴國具有相同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下,由於要素、技術和生產工藝不同導致商品與服務的相對價格差異,以及政府的貿易管制等,都會使貿易結構偏離需求偏好相似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