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

《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是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志功。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
書名: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fundamental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circuits part i:electric circuits

叢書名: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推薦教材

平裝: 43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40325034

條形碼: 9787040325034

商品尺寸: 23.2 x 16.8 x 2.4 cm

商品重量: 581 g

內容簡介

《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在講述電路與電子學的發展歷史和電路工程的基本任務與方法之後,按照:(1)從電源、電阻、電容、電感、互感、變壓器到互連及傳輸線;(2)從集總參數到分布參數;(3)從單連線埠、二連線埠到多連線埠網路;(4)從直流靜態、交流穩態到瞬態;(5)從線性到簡單的非線性;(6)從理論分析到初步設計的順序相互穿插,講述由基本元器件,特別是無源線性器件構成的基本電路的規律、模型與分析方法。《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路部分》適合於高等學校電子電氣信息類專業本科生電路課程的教學,並強烈建議與《電路與電子線路基礎電子線路部分》聯合使用。

作者簡介

王志功,1973年9月至1981年12月先後在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學習、任助教和攻讀碩士;1982年1月赴同濟大學任教;1984年12月至1990年8月先後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電子系進修和攻讀博士;1990年10月至1997年9月先後在德國弗朗霍夫協會所屬的套用固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和任客座研究員;1997年10月作為國務院歸國定居專家回國工作,受聘為東南大學無線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電路與系統學科帶頭人,領導建立了東南大學射頻與光電積體電路研究所,擔任所長。迄今為止已在國際和國家級重要會議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近500篇,其中SCI/El收錄論文350多篇,獲得德國、中國和國際發明專利25項。出版專著1部、譯著6部和教材7本。1998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8-2004年擔任國家“863”計畫光電子主題專家組專家。2000年榮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1年以來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2009年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電子科學與技術組成員。2003年9月獲科技部和教育部等6部聯合授予的“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4年6月榮獲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授予的“全國歸僑十傑”稱號。2006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師德標兵”。系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20多所中國大學以及加拿大Carleton大學和澳大利亞EdithCowan大學兼職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本專業領域內的數字無線電、數位電視、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無線接入等系統的射頻積體電路、微波毫米波積體電路、光通信用超高速積體電路,以及以受損脊髓神經功能恢復為目標、跨學科的“微電子神經橋”系統研究與動物實驗及經絡機理和針灸效應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電路的故事

1.1.1 電是神秘的

1.1.2 金屬是特殊的

1.1.3 伽爾伐尼的意外發現

1.1.4 伏打電池建立了第一個電路,將靜電學推進到了動電學

1.1.5 磁——又一個神秘的世界

1.1.6奧斯特實驗

1.1.7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1.8 歐姆定律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

1.1.9 用電流或電壓表達信號——電報的興起

1.1.10 電話問世與連續信號回響

1.1.11 電燈是電氣工程套用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1.12 場的概念與麥克斯韋方程

1.1.13赫茲實驗與無線電的發明

1.1.14 調諧電路與礦石檢波器

1.2 電子學的故事

1.2.1 布勞恩開闢了一個新領域,電子器件登場

1.2.2 電子管開創了電子學時代

1.2.3 半導體器件登場迅速成為電子學的主角

1.2.4 器件電路合一引起的革命

1.3 電路學面臨的問題和任務

1.4 電路與電子線路的關係

1.5 本教材的特點與結構

第2章 電路工程的基本任務與方法

2.1 電路的描述和表達

2.1.1 電路示意圖

2.1.2 電路元件與電路符號

2.1.3 電原理圖

2.1.4 電路拓撲圖

2.1.5 電流與電壓的參考方向

2.1.6 電路三視圖

2.2 電路模型

2.2.1 元件、器件與電路

2.2.2 器件的物理模型

2.2.3 電路的抽象

2.2.4 抽象的其他作用

2.3 電路的語句描述

2.3.1 電路的SPICE語句描述

2.3.2 電路的硬體語言描述

第3章 電源與電信號源

3.1 直流電源

3.1.1 電池——化學直流電源

3.1.2 太陽能電池

3.1.3 電池的伏安特性與電路模型

3.2 正弦波交流電源

3.2.1 電力電源——重要的正弦渡交流電源

3.2.2 正弦渡交流電源與電路工程

3.2.3 正弦波形的模型與表達

3.2.4 正弦波形的重要性質

3.3 三相交流電源與三相電路

3.3.l.三相交流電的產生

3.3.2.三相電源的接法

3.3.3 三相負載的接法

3.3.4.三相電路連線

3.3.5 三相電路的功率

3.4 信號源

3.4.1 能量、信息與信號

3.4.2 有用信號與干擾信號

3.4.3 產生語音信息的信號源——話筒

3.4.4 監測溫度變化的信號源——熱電偶

3.4.5 探測磁場變化的信號源——磁頭

3.5 理想電源

3.5.1理想電壓源

3.5.2理想電流源

……

第4章 電阻與電阻電路分析

第5章 電路方程與電路定理

第6章 電容與電容模型

第7章 電阻電容電路

第8章 電感

第9章 電阻電感電路

第10章 電阻電感電容電路

第11章 互感與變壓器

第12章 互連線與傳輸線

第13章 二連線埠與多連線埠網路

第14章 電路功能的實現與濾波器設計

第15章 附錄一二階線性微分方程式之解

第16章 附錄二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

第17章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