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題解

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題解

《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題解》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中每章由電路原理學習要點、練習題題解和習題題解三部分組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湖北省精品課程教材,國家工科電工電子教學基地教材

平裝: 494頁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2223610, 7302223610

內容簡介

《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題解》是與汪建編著的《電路原理》配套的教輔。全書包含了課程學習指導和《電路原理》上、下冊中的所有習題(含各節練習題)題解。學習要點對每章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進行了明確細緻的歸納;題解部分對全部的練習題及習題都給出了較詳細的解題過程,特別注意了對解題方法的指導。

《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題解》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電子信息和電氣工程類專業學生學習電路原理的輔導教材,也可作為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前複習參考用書,還可供從事電路原理課程教學的教師參考使用。

編輯推薦

《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題解》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湖北省精品課程教材,國家工科電工電子教學基地教材之一。

目錄

第1章 電路的基本定律和電路元件

1.1 學習要點

1.1.1 電路的基本概念

1.1.2 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

1.1.3 功率和能量

1.1.4 基爾霍夫定律

1.1.5 奇異函式與波形的表示

1.1.6 電路元件

1.2 練習題題解

1.3 習題題解

第2章 電路分析方法之一——等效變換法

2.1 學習要點

2.1.1 等效電路和等效變換的概念

2.1.2 電阻元件的串聯、並聯及混聯

2.1.3 電源的等效變換

2.1.4 無伴電源的轉移

2.1.5 線性電阻的丫-△等效變換

2.1.6 受控電源的等效變換

2.1.7 求二端網路入端等效電阻的方法

2.1.8 動態元件的串、並聯

2.2 練習題題解

2.3 習題題解

第3章 電路分析方法之二——電路方程法

3.1 學習要點

3.1.1 網路圖論的基本概念

3.1.2 有向圖的矩陣表示

3.1.3 KCL、KVL的矩陣形式

3.1.4 典型支路的特性方程、26法

3.1.5 支路分析法

3.1.6 節點分析法

3.1.7 網孔分析法

3.1.8 迴路分析法

3.1.9 割集分析法

3.1.1 0對偶原理和對偶電路

3.2 練習題題解

3.3 習題題解

第4章 電路分析方法之三——運用電路定理法

4.1 學習要點

4.1.1 疊加定理

4.1.2 替代定理

4.1.3 等效電源定理

4.1.4 特勒根定理

4.1.5 互易定理

4.1.6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4.1.7 中分定理

4.2 練習題題解

4.3 習題題解

第5章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5.1 學習要點

5.1. 1 K:弦穩態電路的基本概念

5.1.2 相量法及電路基本定律與元件特性的相量形式

5.1.3 復阻抗和復導納

5.1.4 t弦穩態電路的分析計算

5.1.5 t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5.1.6 功率因數提高

5.2 練習題題解

5.3 習題題解

第6章 諧振電路與互感耦合電路

6.1 學習要點

6.1.1 諧振電路與諧振的基本概念

6.1.2 串聯諧振電路

6.1.3 並聯諧振電路

6.1.4 實用並聯諧振電路

6.1.5 一般諧振電路

6.1.6 耦合電感的基本概念

6.1.7 互感耦合電路的分析

6.1.8 空心變壓器電路的分析

6.1.9 理想變壓器

6.2 練習題題解

6.3 習題題解

第7章 三相電路

7.1 學習要點

7.1.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7.1.2 三相電路的基本連線方式

7.1.3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7.1.4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7.1.5 三相電路的功率及測量

7.2 練習題題解

7.3 習題題解

第8章 周期性非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8.1 學習要點

8.1.1 周期性非正弦穩態電路的基本概念

8.1.2 周期性非正弦函式的諧波分析

8.1.3 周期性非正弦電壓、電流的有效值與平均值及二端網路的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8.1.4 周期性非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8.1.5 對稱三相周期性非正弦電路的穩態分析

8.2 練習題題解

8.3 習題題解

第9章 雙口網路

9.1 學習要點

9.1.1 雙口網路及其方程

9.1.2 雙口網路的參數

9.1.3 雙口網路參數間的關係

9.1.4 雙口網路的等效電路

9.1.5 複合雙口網路

9.1.6 有載雙口網路

9.1.7 迴轉器與負阻抗變換器

9.2 練習題題解

9.3 習題題解

第10章 暫態分析方法之一——時域分析法

10.1 學習要點

10.1.1 動態電路暫態過程的基本概念

10.1.2 動態電路初始值的確定

10.1.3 動態電路初始狀態的突變

10.1.4 一階電路的回響

10.1.5 二階電路

10.1.6 階躍回響和衝激回響

10.1.7 線性時不變網路零狀態回響的基本特性

10.1.8 卷積

10.2 練習題題解

10.3 習題題解

第11章 暫態分析方法之二——復頻域分析法

11.1 學習要點

11.1.1 拉普拉斯變換

11.1.2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11.1.3 用部分分式展開法求拉氏反變換

11.1.4 用運算法求解暫態過程

11.1.5 網路函式

11.2 練習題題解

11.3 習題題解

第12章 暫態分析方法之三——狀態變數分析法

12.1 學習要點

12.1.1 狀態變數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12.1.2 狀態方程的編寫方法

12.1.3 輸出方程的編寫方法

12.1.4 狀態方程和輸出方程的解法

12.2 練習題題解

12.3 習題題解

第13章 均勻傳輸線的穩態分析

13.1 學習要點

13.1.1 均勻傳輸線的基本方程

13.1.2 均勻傳輸線方程的正弦穩態解

13.1.3 均勻傳輸線的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

13.1.4 均勻傳輸線的副參數及其特性

13.1.5 終端接負載的均勻傳輸線

13.1.6 無損耗傳輸線

13.1.7 均勻傳輸線的集中參數等效電路

13.2 練習題題解

13.3 習題題解

第14章 均勻傳輸線的暫態分析

14.1 學習要點

14.1.1 無損耗線偏微分方程的通解

14.1.2 無損耗線暫態過程中波的發生與反射

14.1.3 採用柏德生法則研究無損耗線的暫態過程

14.2 練習題題解

14.3 習題題解

第15章 非線性電路分析概論

15.1 學習要點

15.1.1 非線性電路元件的基本概念

15.1.2 非線性電阻電路方程的建立

15.1.3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三個基本概念

15.1.4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圖解分析法

15.1.5 具有分段線性連線埠特性的非線性電阻電路設計

15.1.6 小信號分析法

15.1.7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段線性化方法

15.1.8 非線性動態電路狀態方程的建立

15.1.9 一階非線性動態電路的分段線性化方法

15.2 練習題題解

15.3 習題題解

序言

電路原理是高等院校電氣、通信、自動控制、光電技術、電子技術等電類學科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由汪建編著的《電路原理》(“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習題的選擇以及論述方法上,力圖體現本課程的教學規律和基本要求,總結了作者多年課程教學實踐的經驗與體會以及教學研究、改革的成果。該教材在2008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本書就是為該教材的使用而編寫的配套教輔。一方面可供從事電路原理課程教學的教師做參考用,從而共同探討課程的教學規律和新的教學要求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把握和實現,以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為正在學習本課程的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使他們更全面、深刻地認識、理解課程的知識體系,了解和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點、重點和難點,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啟迪思維、開闊思路,培養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書按照教材的章節順序編寫。每章由學習要點、練習題題解、習題題解三部分組成。學習要點對本章的基本知識點以及重點、難點內容進行了有條理且細緻地歸納,對各知識點的掌握和套用要求做了明確的提示和說明。練習題題解和習題題解分別對教材中各節後的全部練習題和各章後的全部習題進行了解答,給出了較詳細的解題過程。題解部分注意加強對解題方法的指導。對大多數習題的求解,給出了解題思路,對難點和易錯之處給出了提示和說明,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正確地運用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讀者應在獨立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參考本書對照檢查,以提高學習效果,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汪建任本書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有陳明輝(第9、11章)、駱健(第5、6章)、曹娟(第7、8、14章)、汪建(第1~4、10、12、13、15章),全書由汪建統稿。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由於編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書中的錯誤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