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驅動引擎

電磁驅動引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在真空中成功試驗了電磁引擎,這項技術曾被認為違反“動量守恆定律”,而如果得以套用,則意味著人類將能夠更快地在太空中旅行。

電磁驅動引擎 電磁驅動引擎

十幾年以來,國際社會的多支團隊競相就電磁驅動引擎技術進行研究測試。而據報導,不同於以往的測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的一個團隊已經就此取得了突破,他們是在真空的環境下成功測試了電磁驅動引擎。

報導稱,電磁驅動的概念起始於2001年,這種技術被視為將帶來交通工具大革命,包括地面交通,海洋交通,航空和太空載具。2001年時由英國一家衛星推進器研究公司率先展開研究,隨後,美國、中國等多國科學家都致力於此項研究。

電磁驅動引擎 電磁驅動引擎

有關資料顯示,在本次NASA成功在真空環境下測試電磁驅動的訊息發布之前,電磁驅動引擎並沒有受到主流科學界證實。批評家認為其違反了經典物理學的動量守恆定律。如果這種不需要燃料的火箭能夠成真的話,它將在未來的火星之旅中派上大用場(只需10周)。根據最近公布的測試結果,這一看似有點違背了經典物理學核心規則的項目,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這款新式引擎名叫EM Drive,而NASASpaceFlight更是將最近的測試稱作“一項重大的研究突破”。

電磁驅動將意味著衛星等太空載具將不再需要藉助助推燃料,其能量將來自於反射微波所帶來的巨大能量。另有報導稱,作為一種革命性的太空引擎,這種新引擎將在未來的星際旅行中派上大用場,也就是只需10周時間即可到達火星。到達月球的時間則只需4個小時。

新的試驗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與此前所有的測試不同,EM Drive並沒有因此而報廢(仍然能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這將使得NASA能夠排除通過來自引擎之外的熱傳遞而產生的推力的可能性。

電磁驅動引擎 電磁驅動引擎

理論上來說,該引擎能夠通過環繞倉室內的跳躍電磁波來產生一種力,然後其中部分能量被轉移到了反射器中,以便產生推力。

儘管從字面上來說,這一理論似乎違背了動量守恆,但它實際上並非如此。主要的工作重點是,引擎需要多少留下多少能量以保證推力(電磁驅動的可行性)。

有報導稱,在獲知了最新的試驗進展之後,NASA有意讓Eagleworks實驗室在真空中進一步測試電磁驅動引擎(EM Drive)。

電磁驅動引擎 電磁驅動引擎

如果這一研究能夠成真,那它將大幅減輕NASA進行深空探索(太空旅行)時的發射重量、而國際空間站也能夠避免頻繁地被造訪的“交通工具”給加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