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畫廊

《電影畫廊》,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2年5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5月1日) 平裝: 278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32 ISBN: 7208041741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電影畫廊》主要內容:電視主要是信息傳播的工具,而電影則主要是文化娛樂的工具。電視涵蓋的範圍和內容更大更多一些,其節目分類也越來越細,越來越豐富。電視節目有新聞、綜藝類、談話類、服務類、電視專題片、電視散文、戲曲、音樂及電視劇,等等,但所有電視節目中,新聞是電視的主導節目。
電視劇和電影一樣,具有相近的功能,都屬於藝術範疇,是姐妹藝術。基於這種可類比的因素,人們把這兩者相提並論,併合稱為“影視藝術”。《電影畫廊》所論述的影視藝術鑑賞,主要就是指電影故事片和電視劇的藝術鑑賞,而在具體問題論述時又以分析電影為主。

編輯推薦

《影視畫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汪正煜,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涉足影視圈後,入電影導演函授班研修。多年來,擔任高中語文、大學語文、中文系寫作、影視基礎理論等課程教學,並從事電影、電視的編劇、導演、演員工作。發表的教學論文、專著有《形神畢現、金玉輝映》、《修辭漫話》等60多萬字。擔任演員的影視劇有《美食家》、《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上海故事》等一百多部(集);任編劇、導演、副導演的有《藍盾上的國徽》、《徽州當鋪客》、《槍聲中的迪斯科》、《假女真情》、《陳嘉庚》等多部;撰稿、編導的電視專題片有《為了第二個春天》、《孺子牛》、《寸草心》等五十八部(集)。以上有的作品曾獲國家華表獎,安徽省灰喜鵲獎和上海市黨建專題片獎。

目錄

卷首:解析“流星語”、“花眼夢”
畫廊A/熱愛電影n+1個理由
第一節 電影:觀眾的“白日夢”
第二節 電影:影迷的夢幻人生
第三節 電影人:夸父追日
第四節 當代電影人:夸父追日不懈
一、電影人,嘗嘗苦澀吧
二、苦澀中的幸福
三、學會等待,少說多做
第五節 電影市場:感悟與孵化
一、義務“孵化”的夢幻者
二、《大話西遊》的孵化傳奇
畫廊B/物質外殼和科技動力
第一節 科技孕育和發展了電影
一、感謝盧米埃爾兄弟
二、從活動照相到“啞巴開口”
三、“辛德勒的名單”並不“靜悄悄”
第二節 嶄新的“20世紀藝術”
一、夢幻特技,眼花繚亂
二、“超人”本領,無所不能
三、美好而沉重的前景展望
四、“古墓麗影”的“最終幻想”
第三節 電視劇和電視電影
一、電視劇的多種藝術樣式
二、“縮小”和“放大”的藝術
三、電影,也在電視航道行駛
第四節 各種藝術元素之積
一、金錢堆砌的物質藝術
二、《鐵達尼號》的“元素”
三、發哥《臥虎藏龍》遭罪
四、挑剔《角鬥士》的“穿繃
畫廊c/解讀夢幻語言和修辭
第一節 從文學語言到畫面語言
一、屠格涅夫和果戈里的電影化魅力
二、畫面是有靈魂的
三、格里菲斯和愛森斯坦
第二節 鏡頭語言及藝術魅力
一、《馬語者》鏡頭的人情味
二、鏡頭為何不“有話好好說”?
……
畫廊D/蒙太奇的夢幻效應
畫廊E/夢幻藝術心靈感應
結言:影視藝術鑑賞推動素質教育

文摘

畫廊A/熱愛電影n+1個理由
這是當今影迷最“酷”的一種說法。
為什麼熱愛電影?有無數條理由。說完了,還可以再加一條,於是,有說不完的理由。
人在世間,打一雙眼睛可以看見萬物,唯獨瞧不見那個自己。看水中倒影,模模糊糊;往鏡子裡瞧瞧,伸手不可得;留影於畫紙,形似神似難以兼得,畫出了外相,難刻劃靈魂;去照相館吧,毫髮畢現,映出的依然是一副皮囊;著書立傳,剖析靈魂,雖能深刻,卻未免抽象。終於,電影發明了。人類復活,由靜到動,內皮囊到心靈,人類觀賞到了最生動的自己。
活在世上,忙忙碌碌,每天為得到的、未曾得到的、想要得到的,竭盡心力、苦思冥想、殫精竭慮、到處奔波,從來沒有感到真正的“自由”。人是自己給自己帶來不自由的最不幸的地球上的生物。去看電影吧!那裡有無限的“自由”。看到別人做著我們心裡想的卻從不敢嘗試的並且能逃過懲罰的“自由”,讓你從心裡爽到極頂。等到幕布上光與影消失了,你會微笑著滿意而去,再回到真實世界當中去,慢慢回味那一份“自由”。
生活中充滿了美。可是你在刻板的、單一的、年復一年相似的日子裡會感到單調,感到陳舊,感到厭煩,於是你走進電影院。平凡的日子新活起來,藍天白雲,紅花綠樹,江河湖海,崇山峻岭,俊男倩女,眼前的一切無不美麗至極。人間就是天堂。電影是天堂中灑落的甘霖,滋潤了乾枯的生活,在別人精彩的故事裡你也感受到精彩。電影是心靈的眼淚,你和它一起落下淚水,而且用心靈哭泣,悲哀地哭泣,欣喜地哭泣,絕望地哭泣,充滿希望地哭泣。流完了淚水,生出勇氣,再回到自己乏味的故事單無限嚮往地去繼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