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貿易

電子貿易

電子貿易本書是中國電子商會註冊電子貿易師培訓指定教材,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資深教授負責編寫。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電子貿易、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市場行銷策略、貿易法和商務英語。電子貿易(e—trade)指的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國際網際網路技術來開拓市場、達成交易,以及進行交易管理的過程和做法。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旨在為國家造就和培養出一大批電子貿易梯隊型人才,在企業初步或完全實現信息化的基礎上,以面向企業電子商務套用為導向,致力於構建一個集電子網路套用研究、人才培養、企業實訓、就業指導為一體的大規模、高質量的綜合性電子貿易人才快速孵化平台。電子貿易的發展使國際貿易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現實問題。

基本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電子貿易

第一章 國際網際網路與電子貿易導論

第一節 電子貿易的概念和理論基礎

第二節 國際網際網路的特點及其商業價值

第三節 國際貿易企業套用國際網際網路的原因

第二章 國際市場 網路調研

第一節 國際市場網路調研概述

第二節 國際市場網路調研的步驟與方法

第三節 國際市場商務信息網路調研

第三章 出口產品電子化形象展示

第一節 外貿企業電子化形象展示的原則

第二節 外貿企業網站的規劃

第三節 外貿企業網站建設實施

第四節 網站的推廣與維護

第四章 電子採購

第一節 電子採購概述

第二節 網上團購

第三節 逆向拍賣

第五章 電子化供應信息發布

第一節 電子化供應信息的發布

第二節 判斷、甄別反饋信息

第三節 回復反饋信息

第六章 利用搜尋引擎增加國際貿易商機

第一節 搜尋引擎簡介

第二節 搜尋引擎在國際貿易中的套用

第七章 B2B第三方服務商及其選擇方法

第一節 B2B第三方服務商簡介

第二節 B2B第三方服務商網站選擇方法

第八章 展會 電子商務

第一節 展會電子商務概述

第二節 展會電子商務的模式和要素體系

第三節 企業網上展會參展實務

第九章 無紙貿易

第一節 無紙貿易的基本概念及運行模式

第二節 無紙貿易的流程

第三節 無紙貿易的發展前景

第二部分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第十章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國際貿易概念以及基礎理論

第二節 進出口業務概述

第三節 國際貿易術語

第四節 國際貨物運輸

第五節 貨物的運輸保險

第六節 貨款的收付

第三部分 國際市場行銷策略

第十一章 國際市場行銷策略

第一節 國際市場行銷概論

第二節 海外 目標市場選擇決策

第三節 國際市場行銷產品策略

第四節 國際定價策略

第五節 國際 分銷渠道策略

第六節 國際促銷策略

第四部分 貿易法

第十二章 國際貨物買賣法

第一節 國際貨物買賣法概述

第二節 國際貨物買賣契約的成立

第三節 國際貨物買賣契約中買賣雙方的義務

第四節 貨物所有權與風險的移轉

第五節 對違反買賣契約的補救方法

第十三章 對外貿易 管理制度

第一節 貨物、技術和服務的進出口管理

第二節 進出境貨物的關稅制度

第三節 外匯管理制度

第四節 進出境檢驗、檢疫制度

第十四章 國際貿易爭議的處理

第一節 國際商事仲裁概述

第二節 涉外仲裁機構和原則

第三節 涉外仲裁協定

第四節 涉外經濟訴訟

第五部分 BUSINESS ENGLISH

UNIT ONE BRIEF HISTORY

UNIT TWO TECHNOLOGY AND TEAM

UNIT THREE CUSTOMER- ORIENTED

UNIT FOUR PRODUCT SUITABILITY

UNIT FIVE PLACE

UNIT SIX PRICING

UNIT SEVEN PROMOTION

UNIT EIGHT GETTING BUSINESS DONE ON THE WEB

UNIT NINE E-COMMERCE ENVIRONMENT

UNIT TEN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S

UNIT ELEVEN POINTS TO NOTE

專業名稱

《電子貿易(第二版)》為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註冊電子貿易師指定教材之一。

註冊電子貿易師,特指能以網際網路為平台,通過電子化,信息化手段實現商務目的,經中國電子商會註冊電子貿易師認證專家委員會評審、考核通過的複合型人才,他們不僅能利用網路技術收集、研究、學習、分析與貿易相關的信息(如市場動態、行業背景、產品供求、企業資訊等),還能設計、架構與服務業和商品的開發流通相關聯的貿易體系,並根據國際性工商貿易環境的變化,及時提出積極對策。

註冊電子貿易師認證分為註冊電子貿易師、高級註冊電子貿易師兩個層級,旨在培養以網際網路為平台;通過電子化;信息化手段實現商務目的複合型人才。中國電子商會所進行的此項認證,是電子貿易化人才國家級的行業權威水平認證。

人才培養

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

隨著全國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子貿易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眾多企業增加進出口貿易額、降低貿易成本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電子貿易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家將急需大量電子貿易人才。為規範以網際網路為平台的電子貿易,2005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並

於同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為資訊時代的電子貿易發展奠定了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為突破目前國內電子貿易人才奇缺的瓶頸,進一步規範電子貿易行業人才持證上崗問題,特批准中國電子商會成立電子貿易培訓管理辦公室,隆重推出“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認證體系。

“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即“ETO人才工程”(Electronic Commerce Trading Officer,中文名稱:電子貿易執行官)。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由中國電子商會電子貿易培訓管理辦公室(民政部備案號:民社登(2005)第362號)認證,由全國認證中心組織具體實施。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於2006年10月24日在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正式啟動。中國電子商會在2005年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簽定聯合培養高級人才試點的基礎上,於2009年9月在國內正式推出高級人才的資格認證。目前,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工程涵蓋“註冊電子貿易師”“註冊網路行銷師(1.金融理財方向2.奢侈品方向)”認證資格證書,證書分為“1.註冊級2.高級註冊”兩個層級,是中國電子貿易人才最權威的國家級認證。

國家電子貿易人才培養工程旨在為國家造就和培養出一大批電子貿易梯隊型人才,在企業初步或完全實現信息化的基礎上,以面向企業電子商務套用為導向,致力於構建一個集電子網路套用研究、人才培養、企業實訓、就業指導為一體的大規模、高質量的綜合性電子貿易人才快速孵化平台。

信息更“完全”,合作機會增加

商品交易虛擬化

交易透明化,競爭激烈化 交

易低成本化

交易快捷化

分類

電子貿易的出現令所有企業,不論規模,可以衝破地域和時空的界限進行交易。電子貿易這種嶄新的營運方式,為中小型企業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下列幾方面:

開拓新市場

更快,更妥當的轉送資料方式

減低經營運作成本

改善商業運作管理方式

提高商貿合作關係

提高顧客服務質素

優點

電子貿易的出現令所有企業,不論規模,可以衝破地域和時空的界限進行交易。電子貿易這種嶄新的營運方式,為中小型企業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下列幾方面:

開拓新市場

更快,更妥當的轉送資料方式

減低經營運作成本

改善商業運作管理方式

提高商貿合作關係

提高顧客服務質素

編輯推薦

《電子貿易(第2版)》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遠程教育系列教材之一。

文摘

第一部分電子貿易

第一章國際網際網路與電子貿易導論

第一節電子貿易的概念和理論基礎

一、電子貿易的基本概念

電子貿易(e—trade)指的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國際網際網路技術來開拓市場、達成交易,以及進行交易管理的過程和做法。簡而言之就是指企業通過利用電子商務運作的各種手段所從事的商業活動。它所反映的是現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貿易過程的電子化。

本書所反映的電子貿易主要是針對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採用國際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國際貿易的實踐做法。這種做法也可以被稱為國際電子貿易(international e—trade)。隨著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從事國際貿易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國際網際網路技術普及,為企業提供了開拓國際市場、從事國際貿易的新的平台和新的手段。

眾所周知,國際貿易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商品和服務的交換活動。它反映了世界各國間的勞動分工和經濟上的相互依存與相互依賴關係。

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與國際網際網路相關的技術發展將全球市場的空間和時間距離拉近,加強了國際間的勞動分工和經濟上的依賴關係,促進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趨勢。

電子貿易的發展使國際貿易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現實問題。因此,世界各國在國際貿易領域展開了國際間的協調工作。

國際電子貿易在國際貿易領域可以被理解為是一般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領域內的具體套用,因此,它與一般電子商務相比有其特殊性。它們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一般電子商務泛指所有商務活動的電子化過程,主要是國內商務活動,而國際電子貿易主要針對國際商務活動中的電子商務的套用。

第二,一般電子商務包含所有類型的電子商務活動,如商業機構對消費者、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以及消費者對行政機構等的電子商務活動。而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交易行為一般涉及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門,貿易夥伴和相關的結算、運輸、商檢等商業部門,國際貿易的交易行為和過程本身並不直接針對市場上的消費者。

因此,國際電子貿易只是包括了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和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活動。貿易夥伴之間以及貿易夥伴與相關銀行、運輸部門、保險部門、商檢、海關和政府部門等傳輸訂單、相關單據和檔案就成為國際電子貿易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第三,一般電子商務雖然使企業直接面對全球市場,可以採取網上成交模式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直接達成交易,但是企業所從事的國際電子貿易活動行為不僅是成交活動本身,它往往涉及交易從前期準備到契約履行的方方面面。這些活動與一般貿易活動畢竟不同,要受到不同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與措施的制約,同時又要納入國際規範。

國際電子貿易的具體運作涉及的部門和範圍要遠遠多於或大於一般的電子商務,其相關的協調工作和法律慣例規範都是國際性的。因此國際電子貿易活動仍然有它的特殊性。

在我國,國際電子貿易的特殊性還體現在,其發展將具有社會連動和示範效應。我國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相對西方已開發國家起步較晚,相應的國內電子商務規範還沒有建立起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始終是落後的。最近幾年,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異常迅速,與西方國家的差距正在縮短。電子商務發展雖起步較晚,但我們依然可以到達同一起跑線並享受到“後發利益”。

這也就是說,根據我國國情,我們可以充分借鑑已開發國家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首先在對外經濟貿易領域建立國際電子貿易的框架,逐步帶動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使我國的電子商務在較短的時間內趕上已開發國家。

因此,在我國發揮國際電子貿易的社會連動和示範效應是儘快縮小我國與國外的信息技術差距,推動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規範我國商業活動與世界接軌的有效手段。

二、國際電子貿易的理論基礎

鑒於我們對國際網際網路的商業意義的理解,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國際網際網路將會徹底改變傳統的商務運作模式,這便促使企業要探索國際網際網路的套用問題。然而,絕大多數的國內企業對國際網際網路的套用並沒有形成關於網際網路套用方面的理論分析和套用指導框架。為此,我們根據國外的最新發展動向和收集的大量有關企業網際網路套用方面的理論和實踐資料,對此問題提出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作為我們對國際貿易企業網際網路套用問題的思路和理論基礎。

1.企業國際網際網路套用的研究範圍

對企業網際網路套用問題的研究實際上可以從最基本的邏輯思維人手。通常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要有三個邏輯步驟:即Why(為什麼)、What(是什麼)、How(如何做)三個層次的問題。

對於任何事物的研究和分析,都至少存在這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的問題相互之間是有聯繫的。通常“為什麼”層面的問題會導致人們對“是什麼”問題的探求;“是什麼”層面的問題會導致人們對“如何做”層面的問題的探求;而“如何做”的問題又會進一步引發新的“為什麼”的問題的研究。因此,這個邏輯框架的三個層面的問題是密不可分,而且是循環往復的關係。

我們對國際貿易企業套用網際網路的闡述可以套用這個基本的邏輯思維框架。Why層面的問題是探討企業網際網路套用的深層次的原因,用來對網際網路的企業套用原因或動機給予解釋。What層面的問題是探詢國際網際網路為企業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以及網際網路的商業意義。而How層面的問題就是企業套用網際網路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了。圍繞國際貿易企業國際網際網路的套用,這三個問題是交織在一起的,共同讓我們深入地認識和研究國際貿易企業套用國際網際網路的基本問題。在對企業套用網際網路進行分析時,缺少任何一方面的論述都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2.企業國際網際網路套用研究問題的提出

根據以上對企業網際網路套用邏輯思維框架的理解,我們對國際貿易企業網際網路套用的研究問題分解如下(見圖1-1)。

(1)Why層面的問題

Why層面的問題主要探求國際貿易企業利用網際網路的原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弄清國際貿易企業使用網際網路的原始動機。只有這些問題弄清了,企業才能有如何利用國際網際網路的理論指導,避免盲目跟風,漫無目的地使用國際網際網路。我們提出的研究問題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①國際貿易企業為什麼要套用國際網際網路?

②網際網路套用的驅動力是什麼?

③網際網路的使用價值在什麼地方?

④解釋網際網路套用的經濟學理論有哪些?

⑤國外對網際網路套用原因方面的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結論是什麼?

(2)What層面的問題

What層面的問題主要探討國際網際網路對企業的作用和價值。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企業理解套用國際網際網路給企業帶來的各種機會和挑戰,以及了解國際網際網路為企業帶來了什麼影響和變化。只有企業充分認清了國際網際網路的商業價值和商業作用,企業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國際網際網路。我們提出的研究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國際網際網路套用的商業戰略價值是什麼?

②國際網際網路的套用為國際貿易企業帶來了什麼影響?

③國際網際網路的套用使國際貿易企業的運作發生了什麼變化?

(3)HOW層面的問題

HOW層面的問題主要探討國際貿易企業如何套用網際網路。主要目的是認識企業利用國際網際網路的一般規律。因為只有國際貿易企業理解了絕大多數的企業所遵循的規律,國際貿易企業才能避免走彎路。我們提出的研究問題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①國際貿易企業如何套用國際網際網路?

②國際貿易企業套用國際網際網路的方式有哪些?

③國際貿易企業目前套用國際網際網路的現狀如何?

第二節 國際網際網路的特點及其商業價值

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早就存在,而且該技術在商業中的套用早已出現,如區域網路(LAN)和EDI技術等,都比國際網際網路的存在要早十幾年。然而,為什麼在國際網際網路出現之後,諸如“數字時代”、“電子商務”一下子成為全球的熱點問題?

這是因為國際網際網路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通信技術手段(與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相比),它已經日益成為大眾和企業不可忽視的媒體平台,這一媒體平台與其他的任何通信媒體(包括紙面媒體、廣播、電視等)相比有兩個明顯的特點:雙向互動式通信和開放式標準。國際網際網路的任何商業價值所在都基本上是源於這兩個基本特點。

一、雙向互動式通信和開放式標準是國際網際網路的根本特點

雙向互動式通信指的是,國際網際網路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方式是雙向的。信息的提供者在發布信息的同時,可以及時收集信息獲取者的信息;信息獲取者在收集信息的同時,可以對信息提供者的信息進行選擇接收。

因此,這種信息通信和人與人之間直接進行面對面的信息交流有些類似。與傳統的信息傳播媒介相比,傳統的信息傳播是單向的。如廣播、電視等在信息發布出去的同時,並不知道有多少接收者,或者不知道接收者是誰。信息的接收者對信息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選擇。

開放式標準指的是,國際網際網路是建立在開放式信息傳輸標準上(如,TCP/IP)。TCP/IP於1993年被選為國際網際網路正式標準。它是一套支持最底層的共有屬性的信息傳輸協定。它就好比是一種數字通行證,使網際網路上的講不同語言的人們可以相互交流。

序言

中國遠程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廣播電視教育;20世紀90年代,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網路為基礎的第三代現代遠程教育應運而生。到目前為止,教育部批准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的高校共67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簡稱“貿大遠程”)是在中國加入WTO後的第一年,2002年3月正式成立的。

現代遠程教育作為新生事物,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習慣、獲取新知的途徑等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如何在網路時代打造學習型社會,構築終身教育體系,是當今時代的重大課題,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為此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在網路教育的具體實踐中,貿大遠程始終堅持依託學校的整體優勢和特色,堅持知識的內在邏輯性與職業、行業的市場需求的統一,堅持開展面向廣大在職人員的現代遠程教育,逐步形成了獨具我校特色的“7+1”學習模式(即網路課堂、網上答疑、課程光碟、教材資料、適量面授、網上串講、成績檢測,以及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自2003年起,貿大遠程連續3年蟬聯新浪網、擇校網、搜狐網和《中國電腦教育報》聯合評出的全國“十佳網路教育學院(機構)”稱號。值得一提的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榮獲國家級獎項,“商務英語”等7門課程榮獲北京市優秀教材一等獎和精品課程稱號,另有10餘門課程在全國性的遠程教育課程展示會上獲得大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