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卡佛

百科名片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詩人。被稱為“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小說家”和小說界“簡約主義”的大師,是“繼海明威之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短篇小說家”。《倫敦時報》在他去世後稱他為“美國的契訶夫”。他被認為是美國八十年代後短篇小說復興的最大功臣。

人物生平

卡佛十九歲高中畢業後,即娶妻養家,艱難謀生。人生的前半部分,在失業、酗酒、破產中度過,妻離子散,貧困潦倒,仍堅持寫作。
卡佛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坐過建築工人和鋸木廠的銼工,母親則坐過餐館女招待、站過櫃檯。他十九歲時與當時已懷孕的未婚妻結婚,婚後僅失敗餘額就成了兩個孩子的父親。卡佛前半生從事的大多是低收入的藍領工作,如鋸木廠工人、藥店送貨員、醫院清潔工和汽車加油站工人等等。
他一生經歷了兩次破產,多次因酗酒而住進醫院,與第一任妻子的婚姻在經歷多次危機後終於破裂。儘管在生活中經歷了種種坎坷,卡佛始終沒有放棄成為一個偉大作家的夢想。
七十年代後卡佛的寫作成就漸受矚目,一九七九年獲古根海姆獎金,並兩次獲國家藝術基金獎金;一九八三年獲米爾德瑞——哈洛史特勞斯終生成就獎;一九八五年獲《詩歌》雜誌萊文森獎;一九八八年被提名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並獲哈特福德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時獲布蘭德斯小說獎。

個人作品

卡佛一聲作品以短篇小說和詩歌為主。自選集《我打電話的地方》,幾乎包括了卡佛所有最重要的短篇小說,誒譽為“最卡佛”的卡佛小說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其中包括:《沒有人說一句話》《學生的妻子》《大象》《大廚的房子》《一件有益的小事》《箱子》《不管誰睡了這張床》《山雀派》和《差事》等許多經典作品。
卡佛一生共完成了六十餘部短篇小說。此外他還寫下三百首余首詩歌和一些雜文、評論文章等。他的主要的短篇小說集被收錄在《請你別說了,可以嗎?》、《談論愛情時我們都在說些什麼》、《大教堂》和《我打電話的地方》這四部小說集裡,其中《我打電話的地方》是卡佛自選集,包括了已出版的被認為是他最好的三十部小說和七部新創作的小說。從他這三十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卡佛寫作風格的發展和演變過程。而從起步新小說里,則可以看到卡佛在拓展自己創作題材和嘗試新寫作方法方面所做的努力,如具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山雀派》和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差事》等。

個人成就及榮譽

一九七九年獲古根海姆獎金
兩次獲國家藝術基金獎金
一九八三年獲米爾德瑞——哈洛史特勞斯終生成就獎
一九八五年獲《詩歌》雜誌萊文森獎
一九八八年被提名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並獲哈特福德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同時獲布蘭德斯小說獎

卡佛詩選

最美好的時光
涼爽的夏日夜晚,
窗戶洞開,
燈火通明,
水果躺在碗中,
你的頭靠著我的肩膀,
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瞬間。
在清晨時分之後來臨的
當然,是午餐
即將到來的那一刻,
是午後 和傍晚的時光。
但我真正愛的 卻是這些夏日的夜晚。
我想,甚至要超過 其它的時間段。
工作為它而告一段落;
此刻,任何人都不能影響我們,
永遠不能!
蛛網
幾分鐘之前,我走上房子的
露台。從那兒,我能看到和聽到水的蹤跡,
以及這些年來與我相遇的一切。
悶熱而寂靜。潮水退去,
聽不到鳥兒歌唱的聲音。我斜靠著欄桿,
一張蛛網被我的前額觸到了,
它掉進了我的頭髮中。沒有人能責備我
拐進了蜘蛛的地盤。沒有風。大海
是死寂般的平靜。我從燈罩上取下蛛網;
有時,當我呼吸的氣息碰到了它,
我就會在那兒看到它瑟瑟發抖的
身子。一種精美的細線,錯綜複雜。
不久之後,在沒有人理解之前,
我將從這兒搬離。

創作特點及風格

(一)卡佛的小說戲劇性不強,敘述平淡而有節制。小說的用詞和句式都很簡單,極少使用修飾性的辭彙,側重暗示性的敘述,避免過分的渲染。他因此被評論家們貼上了“極簡主義”(minimalism)的標籤。他在小說中注重對話的真實性,大量採用俚語和口語。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往往通過對話和對一些細節的描述來實現。讀者有時會發現卡佛的一些小說的敘述模糊,甚至“漏掉”了一些情節,這使得小說進程中出現某種“空缺”並產生歧義。
(二)卡佛善於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物並對其作出準確的描述。在卡佛的小說中很難讀到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他筆下都說一些很普通的人物,如鋸木廠工人、餐館女招待、推銷員、汽車修理工、失業者和家庭主婦等等。從這裡可以看出卡佛所描寫的都是他極為熟悉的人物。
(三)卡佛拒絕使用修飾性的詞句。在他的小說里你讀不到“我痛苦地說”“他開心地笑了”這一類的句子。最常見的是“他說”“她說”。這也曾招來部分評論家的批評。卡佛只藉助對話內容來表現對話者的性格和對話時的情緒。他試圖讓人物的對話貼近現實,所以對話往往是短促斷續的,對話雙方經常答非所問,對話有時並沒有一個終結。如《阿拉斯加有什麼?》這部小說就把這種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四)卡佛成自己是一個“依靠直覺的作家”他說自己著迷的事情包括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人們為什麼經常失去自己認為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對在內在資源的處理不當等。
(五)卡佛小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開放式的結尾。卡佛在小說的結尾處常常不給終結,而是用模糊的口氣暗示一種即將到來,但很可能是更加糟糕的結果。這樣的例子在他小說中比比皆是。一位評論家說:“不僅告訴我們哪兒出了問題,而且還暗示了等在下一個轉彎口的災難。”

社會評價

雷蒙德.卡佛被稱為“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小說家”和小說界“簡約主義”的大師,是“繼海明威之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短篇小說家”。
《倫敦時報》在他去世後稱他為“美國的契訶夫”。
———————《倫敦時報》
雷蒙德.卡佛是真正的當代大師。
————————《紐約書評》
卡佛的目光如此澄澈,幾乎讓你心碎。
-----------------《華盛頓郵報》
“卡佛是我最有價值的老師和最偉大的文學通道。我翻譯了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所熟悉和喜愛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這樣說過
“卡佛是‘尋常事物的鑑賞家’”。
——————塞爾茨曼(Arthur Saltzman)
“往往結束在懸崖邊上,故事中的人物被吊在不確定的空氣中。”
————————阿利亞斯.米松(Alain Arias-Misson)

關於譯者

湯偉,筆名小二。電氣工程師,卡佛小說愛好者。一九八二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機電系,一九八五年獲碩士學位後分配到成都工作。一九八八年赴美國留學,獲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博士學位。在美國開始閱讀翻譯卡佛的作品,是豆瓣網上“雷蒙德.卡佛小組”最早的參與者之一。現就職於上海某大型電器公司,主管研發。業餘除翻譯外也從事文學創作,著有短篇小說《老姚》、《在路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