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橋[雲南]

雲龍橋[雲南]
雲龍橋[雲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雲龍橋雲龍橋歷史悠久,迄今已有460多年歷史。其前身為“綿福橋”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始建石墩木樑橋,因“橋界青雲場,而龍池”,所以更橋名為“雲龍橋”。橋長176米,橋高9.33米,橋寬11.7米,石欄高1.13米,有橋墩12個,翁門11個。總面積約2059平方米。據有關資料記載,雲龍橋是贛南最長、最高的古代石拱橋,經過四個多世紀的兵災、水患,經歷代修繕仍保存至今。

基本信息

大理雲龍橋

雲龍橋雲龍橋
雲南大理市西北約40公里處的瀾滄江支流———漾濞江上,有座古老獨特的鐵鏈橋———雲龍橋(見圖)。此橋,是西南古絲綢之路之一的“博南古道”上惟一倖存的古橋。橋體屬鐵鏈纜吊木倉結構,橋面高出江面約13米,橋面寬3.2米,橋面淨跨39.3米,橋面為並列的8條鐵鏈上鋪設栗木板而成,橋面兩邊各拉一鐵鏈為扶手,兩岸各設橋亭一間。
此橋確切的建築年代已無從考證,但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大理旅遊時(明崇禎十二年三月),曾經記錄此橋:“依東山西麓北行三里許,抵漾濞街,居廬夾街臨水甚盛,有鐵索橋北上流一里”。以此推斷,此橋應當建於明崇禎前,已有約500來年歷史,實屬大理境內不可多得的古橋名勝。1988年,此橋被大理州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又被雲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為至今雲龍橋上仍人馬不斷,是通往山區重要通道。

瑞金雲龍橋

雲龍橋雲龍橋
雲龍橋歷史悠久,迄今已有460多年歷史。其前身為“綿福橋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始建石墩木樑橋,因“橋界青雲場,而龍池”,所以更橋名為“雲龍橋”。橋長176米,橋高9.33米,橋寬11.7米,石欄高1.13米,有橋墩12個 ,翁門11個。總面積約2059平方米。據有關資料記載,雲龍橋是贛南最長、最高的古代石拱橋,經過四個多世紀的兵災、水患,經歷代修繕仍保存至今。這足以說明瑞金人民對這座古橋的愛護和珍惜。古往今來,雲龍橋不僅是兩岸人民溝通的紐帶,它還是登高攬勝、抒懷寫意的好所在。康熙四十年(1701),瑞金知縣田愈昌重修雲龍橋竣工,率文人學士歡聚橋畔之亭,把酒臨風,競相唱和,留下雲龍雅集,翰圖聯吟的佳話。那熟悉的磚塊上是否也留下了你與青梅竹馬的他〈她〉的足跡呢?1960年,董必武重遊雲龍橋,情不自禁贊道:“繞郭綿江自在流,雲龍橋上好凝眸。”著名教育家周邦道先生游雲龍橋後觸景生情,寫下了“贛閩嶺峙連一塔,綿貢江流第一橋”的千古佳句,鍾輝將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也詠吟一聯:“雲捲雲舒猶憶紅都開新宇,龍潛龍出又見古橋展新姿。”看、那水中的倒影不就是象徵瑞金人民圓圓滿滿的那個“圓”嗎?

原國家副主席王震也欣然為大橋題詞——“瑞金雲龍橋”。漫步在寬闊的大橋上最顯眼的就是橋對面解放後新修的大橋,它現在成了連線河背人民和市中心的重要交通紐帶。瞧,這是不是也有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意境的呢?在橋下,一群群家庭主婦用心而有熟練的洗著衣服,這種畫面在我的記憶中消失了很久,站在橋墩上的可愛的小孩仿佛讓我看到了童年的我,是不是也讓他鄉的你想起了自己那難忘的的童年呢?看到這,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在搜尋在自己記憶里的童年呢?

雲龍橋雲龍橋

興隆山雲龍橋

俗稱臥橋,最初建於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多次毀壞又重修。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甘肅布政使岑春煊撥銀重建,知縣陳昌把它改名為“雲龍橋”。雲龍橋是興隆山古建築之一,也是興隆山的標誌之一,列入省級文物保護。1981年,政府撥款進行改建,因為當時橋身已經傾斜。1985年,蘭州園林局重新彩繪此橋,將陳昌所題的對聯刪字後,由甘肅書法協會副會長趙正書寫,懸在亭前。

雲龍橋的傳說

一座畫廊式木拱橋,橋身為木體弓形,精巧玲瓏,似彩虹跨越山澗。橋身長155米,寬3米,橋上設廊7間,橋的兩頭各有一閣,是歇山頂四角飛檐的建築。廊內雕樑畫棟,廊頂覆蓋琉璃瓦。按道家的義理,“龍騰雲,雲從龍”,這座橋使棲雲、興龍兩峰貫通一氣,所以叫做“雲龍橋”。橋頭篆刻著一副醒目的對聯:“雲比泰山多,霖雨蒼生仙人悅;龍入滄海外,撲巒翠靄靈氣來。”
關於這座橋,還有一段傳說:清乾隆年間,道士劉一明雲遊到此,被山中的美景吸引住了。同時他又看到,經明末戰亂之後,山裡的香客已經絕跡,只留下寂靜的空山。谷內原有一座臥橋,當時已被洪水沖毀,只剩下兩個橋墩。劉一明觸景生情,無限感傷,立志要把此山修整一番,恢復“興隆”勝跡。於是他行醫治病,為興隆山募集資金。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山上修建了百十座殿閣亭樓,還架起了一座宏偉的木拱橋,當時取名“迎善橋”,意思是迎接八方的善士。從此,興隆山的香火四季不衰。後來山洪暴發,橋又被沖跨,劉一明非常惋惜,束手無策。他有一個徒弟叫唐童,一天在河邊採藥,見有人落水,便不顧一切地下水搭救,救上岸一看,是個又瞎又聾的老婆婆。唐童沒有嫌棄老人,而是替她換好衣裳,找來許多食物給她吃。老婆婆覺得唐童善良,就送給他一根三寸長的麥秸,說遇到河流擋路,它可以當橋。唐童接過麥秸,正要道謝,老婆婆忽然不見了。唐童想驗證老婆婆的話,來到河邊,把麥秸放在河上,轉眼間就成了一座精美的橋。從此,這座橋再也沒有被洪水沖跨過。

雲龍橋雲龍橋

有關名作欣賞

明·張濂 

動天屆遠見文明; 可是遐方樂太平?

萬樹協韶雲表卷, 四山釀水地中行。

蛟龍待雨飛騰漸, 鳥鵲憐星駕落成。

誰是殷勤題柱筆? 不妨駟馬使人驚!

清·王必昌

長虹橫亘各西東, 矩泄規連絕岸通。

心力不辭三載瘁, 神工直與萬安同③。

波回丁水遲明月, 雨霽雲山落彩虹。

從此祥符鰲背讖, 鳳池染翰頌侯公。

雲龍橋雲龍橋

清·塗廷觀 

蒼龍蜿蜒臥城東, 萬里雲程一旦通。

駕岸鰲金沖背出, 憑空牛鐵鑄形同。

半規磴繞分新月, 萬頃波洄吸彩虹。

珥筆應教題柱客, 相將敲韻譜新功。

清·謝祈出

龍光靄靄現潯東, 剛喜登雲有路通。

萬栽乾坤樞軸壯, 一方帶礪鐍扃同。

勢吞長澗疑初月, 影入晴川訝曉虹。

從此往來賡利濟, 何人不頌使君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