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彩[朱炳仁詩集]

雲彩[朱炳仁詩集]

文匯出版社出版了朱炳仁的第一本詩集《雲彩》,收錄了他的40多首小詩,裡面全是對藝術及人生的頓悟,讀後自然別有一番心境。

基本信息

名稱:《雲彩》

書號:ISBN978-7-5496-0312-1

版次:2011

開本:710×1000 1/16

字數:30千

定價:36.00元

作者簡介

他是雷峰塔、峨眉山金頂、靈隱銅殿等中國當代銅建築藝術的奠基人,他也曾與羅哲文和鄭孝燮一起,對京杭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提出倡議,被稱為運河三老。中國在商周曾有過絢爛的青銅時代,但從青銅時代以來一直被范模困厄著的銅藝,只有在他的手中才跳出了五千年的圈囿,形成了隨心隨意隨機隨勢的熔銅藝術,被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人民大會堂。他就是中國銅雕界唯一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

作品介紹

文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收錄了他的40多首小詩,裡面全是對藝術及人生的頓悟,讀後自然別有一番心境。97歲的作家馬識途特意寫了首短詩作為序言,稱讚他的詩如同他的銅藝“章法有形,法度無常”。

“為什麼會寫詩呢?”朱炳仁說,大觀宇宙,小觀人生,無不豐彩,無不為詩。藝術是觸類旁通的,在完成每一次銅雕作品時,都會有太多的人生感悟。福建太姥山有一座禪寺,禪寺有一個奇絕的名字——一片瓦。寺之名定於明代,意義是“給心一片瓦,以度飄零人。”朱炳仁受住持所邀,寫一個銅匾額。在給寺廟寫匾額時,題為《一片瓦》的詩也寫成了。“請給吾心一片瓦,寒廬飄零倚仗何,遮風擋雨護貧家,有瓦心靈倚仗息。”朱炳仁的祖輩皆以銅藝和書法聞名於世,傳家之寶便是“以銅立業,以書立世”,杭州靈隱寺就有其父的墨寶,氣象輝穆。朱炳仁自謙自己最弱的是書法,但他相信“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只以規矩,僅能得方圓。”

新修建完畢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青銅廳牆面是由朱炳仁傾力製作的,採用的是司母戊大方鼎青銅銘文飾面,用純銅經手工鍛造,大氣磅礴。在完成的過程中,他寫下了《博物館是一座橋》這首詩,其中有“感謝觀看,可供鏡鑒。請勿顛倒,無須妝點”這樣的哲理之句。

《雲彩》書法作品 《雲彩》書法作品

2011的初秋,朱炳仁到台灣拜會詩人余光中。他向83歲的余光中敬獻了2007年贈送給台灣台中禪寺的同源橋的模型,同時還送上自己兩幅書法作品,一條幅上抄寫著婦孺皆知的《鄉愁》,另一條幅上是他的詩作《雲彩》:

天上一抱雲彩

信步舒捲

你剪我裁

相際灑人間

你落西湖三潭

我去日月雙潭

西岸東岸

三潭雙潭

你是汪倫

我是李白

知我深淺

懂你甘甜

西湖潭印月

日月湖印潭

你我同是

天上一抱雲彩

4年前,朱炳仁為台灣的中台禪寺作了一座同源橋,2007年12月揭幕時,有七萬台灣民眾登橋,當時的銅橋兩側分別銘刻著西湖三潭和日月雙潭。余光中感謝朱炳仁為兩岸架了座銅橋,“我和夫人今年4月去了大陸老家福建永春,走過一座石頭造的洛陽橋,一邊走我們一邊數,總共走了1060步!橋是溝通的最好工具。”

余光中拿起筆在朱炳仁用毛筆書寫的《鄉愁》、《雲彩》兩首詩的條幅上題了字,分別是“兩岸交流日,鄉愁自解時”和“海峽隔兩岸,不阻雲彩飛”。朱炳仁先生說,“詩言志。我的詩其實算不得什麼詩,只是表達思想的一片雲彩。”

名人評價

海峽隔兩岸,不阻雲彩飛。

——余光中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工精技高有如雷鋒

——金庸香港著名作家、評論家、報人

中國和世界因擁有朱炳仁這樣繼往開來的銅雕大師而驕傲。

——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

朱炳仁,梵銅之心,時代巨人。中華民族正在實現的偉大復興,也應該是一個呼喚巨人、產生巨人的時代。

——葉小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朱炳仁的作品和銅雕藝術博物館是世界最高的藝術之一。

——吳元鐸韓國工藝文化振興會理事長、韓國產業大學院長

朱炳仁的藝術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偉大作品!

——Roger McFarlane 澳大利亞雕塑學會會長

朱炳仁的詩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超越,是中國古典詩詞與民歌結合的超越。

——龍彼得著名詩人,中國文聯首屆評論獎獲得者,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初評審員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