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底高度

雲底距離地面測站的垂直距離,以米為單位。

描述

雲底高度不同於凝結高度,它指雲體的下邊緣距地面的高度,有時與凝結高度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雲內相對濕度為100%,但有人在雲的邊緣觀測到由於雲外空氣的湍流混合作用造成相對濕度僅有70%的情況,而雲中相對濕度可以高達107% ,說明雲內的相對濕度並不均勻,雲底相對濕度可能低於100%,此時雲底高度就低於凝結高度。因此雲底高度並不等於凝結高度,需要分開研究。

雲底高度測量

1 實測

實測雲高常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雲幕球測雲高:施放已知升速的氫氣球,根據其施放至氣球開始模糊(進入雲底)的時間,可求得雲底高度。

(2)雷射測雲儀測雲高:雷射測雲儀能向雲體發射雷射脈衝,並接收雲體後向散射的部分,通過發射和接收的時間間隔和光速可自動計算出測雲儀到雲底的斜距 S,再根據當時的仰角讀數 α及儀器的高度 H可計算出雲高,原理如圖1。該方法所測雲底高度誤差較大。

雷射測雲高原理示意圖 雷射測雲高原理示意圖

圖1 雷射測雲高原理示意圖

(3)雲幕燈測雲高:在夜間,利用雲幕燈照射雲底,在雲幕燈已知水平距離L的觀測點用仰角器測出仰角α,及雲幕燈的高度H,即可計算出雲高H,原理如圖2。

雲幕燈測雲高原理示意圖 雲幕燈測雲高原理示意圖

圖2 雲幕燈測雲高原理示意圖

(4)相干光雲高儀:通過光雷達測量發射信號和回波之間的時間差計算雲高。該方法是一種新技術,尚需要實踐檢驗。

2 估測

估測方法包括目測和對比已知目標物的高度。目測首先需要確定雲狀,結合雲體結構、雲塊大小等要素,根據當地常見的雲高範圍進行估測。各雲屬常見雲底高度見表1。此外,若周圍存在已知高度的目標物如山、建築物或塔架等,可根據云底接觸目標物的位置判斷雲高。估測雲高的方法需觀測員具有一定的觀測經驗,估測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方式簡單,效率較高。

表1 各雲屬常見雲底高度範圍表

雲屬 常見雲底高度範圍/米 說明
積雲 600~2000 沿海及潮濕地區,或雨後初晴的潮濕地帶,雲底較低,有時在600米以下;沙漠和乾燥地區,有時高達3000米
積雨雲 600~2000 一般與積云云底高度相同,有時由於有降水,雲底高度比積雲低
層積雲 600~2500 當底層水汽充沛時,雲底高度在600米以下;個別地區有時高達3500米
層雲 50~800 與濕度密切相關,濕度大時雲底較低;低層濕度小時,雲底較高
雨層雲 600~2000 剛由高層雲變來的雨層雲,雲底較高
高層雲 2500~4500 剛由卷層雲變來的高層雲,有時可達6000米
高積雲 2500~4500 夏季,在中國南方,有時可達8000米
捲雲 4500~10000 夏季,在中國南方,有時高達17000米;冬季在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區可低至2000米以下
卷層雲 4500~8000 冬季在中國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區,有時可低至2000米以下
捲積雲 4500~8000 有時與捲雲高度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