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寺石經山風景區

雲居寺石經山風景區

石經山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約75公里處的白帶山麓,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全稱“西域雲居撣林”,是佛教聖地,鼎盛時寺院內有僧數百。該寺及石經山藏經洞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概述

雲居寺石經山風景區雲居寺石經山風景區
石經山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約75公里處的白帶山麓,白帶山因藏有石經,又稱石經山。雲居寺在房山區南尚樂鄉水頭村,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全稱“西域雲居撣林”。寺廟原規模宏大,坐西朝東,依山而建,有五層院落,六進殿宇。中路有天王殿、毗盧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彌陀殿、大悲殿等,兩旁均有配殿。南北兩路設有客舍、行宮,兩側各有磚塔一座自隋唐以來,這裡一直是佛教聖地,鼎盛時寺院內有僧數百。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在抗戰期間毀於日本侵略軍之手,只有北端遼代磚塔倖存下來。解放後逐步恢復,並建起了石經展室和經版庫及文物陳列館。該寺已於1985年對外開放。

雲居寺保藏了完整的“石經”。佛教傳入中國後,發生過多次滅佛行動。雲居寺創始人隋代僧人靜琬的師傅慧思,鑒於南北朝時期的滅佛教訓,發願將佛經刻石收藏,以防教滅。靜琬承其師志,從隋大業年間至唐貞觀年間,就地取石刻經。靜琬圓寂後,他的四代弟子相繼主持刻經事業,歷代相承,直至明末清初才告結束。前後歷時近千年,刻經百餘部,經版萬餘塊,分別貯存於石經山藏經洞和雲居寺南塔下的藏經穴內。藏經洞分上下兩層,鑿有九個洞窟,其中,八個是封閉式的,裡面疊藏雙面刻字的石經版。另外一個是開放式的,也是九洞中最大的,名叫雷音洞。洞前有門窗,內有四根八棱石柱支撐洞頂,石柱各面雕有佛像共1054尊,故稱千佛柱。靜琬最初所刻石經版146方,鑲嵌在洞壁上。

雲居寺和石經山上還存有唐遼兩代小石塔十餘座,這些塔內雕像神態生動,線條流暢,顯示了唐遼時代建築和雕刻藝術的成就。雲居寺石經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古代文化、歷史、藝術和佛教歷史、典籍的研究,都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該寺及石經山藏經洞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線路

1、在天橋或蓮花池長途汽車站乘開往房山的長途汽車至房山,下車後轉乘開往南尚樂的公共汽車,在南尚樂站下車北行。
2、在永定門火車站乘京原線火車在東域寺站下車。
3、乘917路到房山站,換乘開往雲居寺的中巴。
4、乘游10路直達
駕車路線圖

雲居寺石經山風景區雲居寺石經山風景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