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雞景”

站在雞足山頂,東西南北的山景各不相同。 而後,迦葉到此,要改山名為“雞足山”,原山神清巔大王不依。 天明雞叫,黑龍一怒,把王子化為石頭。

地理位置最偏僻的以雞形命名的山是我國第五佛教名山——雲南大理東北賓川縣的雞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3200米。其山俯瞰東南,峰依西北,前有三條支脈,後有一條支脈,狀如雞之一足,故名。站在雞足山頂,東西南北的山景各不相同。我國著名旅遊家徐霞客詠游雞足山,留下了“芙蓉萬仞俏中天,天連北極雪千年”的詩句來形容雞足山勝景。清人洪希登臨天柱峰也留詩曰:“雞山一柱獨擎天,九折摩雲到絕巔。十九峰頭低卻雪,一杯洱水看雞眠。”

雞足山因雞形而得名,卻靠佛教而揚名。傳說釋迦牟尼弟子迦葉尊者來中華選道場,令金雞先來探路,選擇地方。金雞飛到雲南,見有一山高聳,便獨足峙立山上,一踏,使山形變成雞爪模樣,為迦葉留下記號。而後,迦葉到此,要改山名為“雞足山”,原山神清巔大王不依。迦葉向他講佛經,清巔大王不聽,雙方鬥起法術。迦葉念動咒語,召喚金雞。金雞自天而降,猛撲清巔大王。清巔大王自知不是對手,倉皇躲避,一頭撞死在山麓沙址這個地方。如今此地大廟中供奉著清巔大王。從此,雞足山即成為迦葉的大道場,迦葉後來在雞足山華首門坐化升天,雞足山便以迦葉為開山始祖。那山上的祝聖寺,如今常有日本、印度等的佛教徒光顧,舉行受戒典禮。這個祝聖寺曾被光緒賜名為“護國祝聖禪寺”,起因是光緒年間,該山名僧虛雲進京為慈禧太后祝壽頌經,深得讚賞,慈禧太后動用國庫巨資建寺十年,使該寺成為雞足山規模最大的廟宇。

鳴石位於大理雞足山山腰上。相傳,南詔王之子與白族將軍之女相愛,他們不願享受榮華富貴,雙雙來到雞足山隱居。南詔王托雞足山黑龍勸說王子夫婦回宮,王子執意不返。在冬至節前夕,王子下山辦過節食物,黑龍化作人形,攔住王子勸說。勸了一天一夜,王子還不願回宮。天明雞叫,黑龍一怒,把王子化為石頭。王子之妻久等王子不歸,下山尋找,方知王子已被黑龍化為石頭,悲從心起,化作一隻白狐,穴居雞足山九重岩。每當九重岩下雪,樹上就掛滿一串串雪條,據說是白狐為丈夫弔孝哩。王子在天明雞叫時變成的石頭,人稱“雞鳴石”。

雞公石位於雲南省三江併流景區中甸縣良美鄉境內金沙江中。為一石島,高出江面60米,迎江一面岩壁呈赭紅色,遠望像只雄雞,故名。相傳,雞公石原在金沙江上游塔城關,是一塊有靈性的巨石。它嫌老呆在一個地方太寂寞,準備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遊玩一番,便趁夜深人靜時,隨波漂流而下。漂到中甸縣良美鄉,天亮了,不得不停留在江心,再也不能動了。因眷戀故土之情,就把頭高昂起來,向著塔城的群山遙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