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感通寺

雲南感通寺

始建於南詔初年,感通寺背靠四季白雲繚繞, 譽為"西南勝覽無雙寺,蒼洱馳名第一山"。 寺後山上有擔當墓。

雲南感通寺又名盪山寺,位於雲南大理古城南面蒼山聖應峰麓,是大理重要的佛教建築。始建於公元九世紀初。四季白雲繚繞、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於一身。
始建於南詔初年,感通寺背靠四季白雲繚繞, 終年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 寺前林林蔥鬱,四季皆有山花爛漫;寺側泉水叮呼,涼 風習習。感通寺以環境清幽、殿宇軒昂、香火旺盛而被 譽為"西南勝覽無雙寺,蒼洱馳名第一山"。盛通寺山 門座南朝北,山門左右,各有兩尊護法神,面目猙獰, 氣勢威嚴,令人肅然而生敬意。院西高台上為大雄寶殿。 大殿內正中,供人佛祖釋迦牟尼。佛祖之左,是觀世音 菩薩,觀世音之右,是迦蘭菩薩。大友寶殿之前右側原
為班山樓。大殿之前左側為客房,可供過往僧人和客人 食宿。寺後山上有擔當墓。遊客們游感通寺,捐功德後 可享用寺里的茶水素筵席。距感通寺後半里,曲徑通幽 處,另有一寺名 "寂照庵",遊覽也別有一番情趣。
感動過龍女化作奇花治好了皇后的病瘡;更有明初無極主持朝拜朱元璋時馬嘶花放;滴滇狀元楊慎和文人李元陽留連於感通寺著書賦詩唱和,為寫韻樓增色;清初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滇西的擔當主持重修寫韻樓,將之作為自己的住所,因之“龍女奇花傳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樓”。 
寺後山林中有擔當墓塔和寂照庵,並有曲徑和清碧溪、蒼山玉帶路相通,環境清幽、殿宇軒昂,感通茶“絕與桂相似”。其門聯云:寺古松深,西南鑒勝無雙地;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