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桐學社

雨桐學社

我知道,這個星期,我做到了讓他們這些所謂的長輩知道,我們這樣的“書生”不是懶散的一代。 ,自己所選擇的以及父母支持的這條路是正確的。 .

雨桐學社(英文名YUTONGSCHOLARSANDENTREPRENEURSASSOCIATION),2013年5月4日創建於西安航空學院,由雨桐青年創業會和雨桐學術促進會兩大部分構成,學社旨在學術精神和創業理念的倡導,強調當代青年的價值使命和和社會責任,勵志大學生堅持自我,做不一樣的自己。提倡不走尋常路,不做普通人,迎合時代需求做當代創新型和創業型相結合的當代青年,服務於青年學者和創業者群體。
中文名雨桐學社
外文名YUTONGSCHOLARSANDENTREPRENEURSASSOCIATION
全稱雨桐青年勵志學社
二級部門雨桐青年創業會;雨桐學術促進會

學社簡介

學社通過以學術精神鼓舞人,闡釋學術精神在當代的現實意義,倡導當代青年應該回歸學術本源,發揚學術專注極致的初衷,像梧桐樹一樣不被外界的環境所干擾正直成長,專心做“學者”,始終“說真話、做真事、成真人”,甘於寂寞苦心造詣專注個人領域達到巔峰的人生追求;
用創業理念引領當代青年,鼓勵更多當代的年輕人能夠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大膽實踐,在生活中要獨立,勇敢地做出選擇。學社倡導當代大學生髮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秉承“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堅持做事業的願景和服務社會的人生價值追求。

學社思想

學社內涵:風雨同舟,榮辱共濟
會徽理念:追星逐月,勇攀巔峰
學社宗旨:以學術精神鼓舞人以創業理念引領人
學社定位:當代最具勵志型的創業服務社團
學社精神:廣博包容頑強自信獨立創新
功能目標:塑造新夢想,傳遞正能量
傳播思想:創業點亮生活,科技引領時尚,思想引領未來

團隊特質

雨桐人具有特質和團隊的文化:
雨桐人性格:雨中梧桐,與眾不同
雨桐人特質:獨立健全持久超凡
雨桐團隊精神:風雨同舟,榮辱共濟
雨桐團隊契約:平等尊重包容信用
團隊價值追求:追星逐月,勇攀巔峰
團隊指導思想:學術精神,創業理念

管理體制

學社在組織結構採用公司制加項目責任制的組織管理模式,其主要以學術促進和實踐創業為主,設學社理事會負責學社重大問題決議,並履行監督職權,同時有大學教授和一些創業導師對其進行指導和規範,社長起到承接“項目”責任使命的角色,負責學社日常工作的運行,管理兩會(學術促進會和青年創業會)運營,對學社各項事務進行檢查和督導,兩會會長直接負責內部管理和運營。理事會成員賦有重要監督責任,對於不正常狀況迅速反映,及時解決彌補缺失,有利於減少社團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誤,保證學社各項工作和各職能部門按計畫順利正常運行,更好地服務於廣大當代青年。

功能目標

學社前期在大學期間的大體定位和目標:
發現一批人——尋找富有創造生活夢想的有志青年,相互激勵共同成長;
培養一批人——培養創業意識團隊精神,做事專注極致的思想和企業家精神;
鼓勵一批人——鼓勵堅持做自我,大膽嘗試為夢想而改變;
團結一批人——團結青年組建創業團隊,將創意變成產業;
扶持一批人——幫助有想法的人勇敢實踐,利用平台資源將夢想變成現實;

入社條件

《雨桐學社章程》規定:具有良好的信譽和個人素質,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創業報國服務社會崇高理想的當代青年,從事學術科學研究工作、勵志進行自主創業的高、中級知識分子,贊成並願意遵守本社章程,可申請加入本社。學社實行會員終身制,已經入社除有重大犯罪等突髮狀況公開出名的終身為學社成員。”成員納新除了自主申請外,學社每年根據實際情況還向一些優秀的青年主動發出邀請。學社主體功能是服務廣大青年,進行人生勵志和價值觀引導,原則上公開,但其正式會員需要經過層層篩選。除正式入社需要兩名以上的正式成員聯名舉薦,參加封閉式的“面試”環節外,還要有三年的社會考察期,期滿合格後方能正式成為學社終身成員。

發展歷史

2013年5月4日正式成立,召開第一屆學社創建大會宣布正式成立,確定了學社的宗旨、定位和發展方向,選定了“追星逐月,勇攀巔峰”的雨桐人會徽,制定了學社的章程。
2013年9月正式舉辦第一次學社內部文化活動,從學術和創業兩方面闡釋學社精神對當代青年的人生意義。
2014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非成員可以參與學社活動,本著“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的原則引納青年發揚“雨桐精神”,做當代的有志青年。
2015年1月學社調動各方面資源,幫助學社成員啟動“食三郎”創業項目,鼓勵成員創業邁出實質性的第一步。

文化淵源

梧桐樹在古代聖人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古之嘉木聖潔之物鳳凰棲所,也有著諸多美好的寓意,古農曆五月也正是梧桐開花之時,常有濛濛細雨,在細雨迷濛的傍晚,此桐便為雨中之桐。而此時的煙雨朦朧會在人們的心中產生諸多憂鬱惆悵和迷茫,但當人們看到遠方的梧桐樹在雨中蓬勃生長,伸展著翠綠的枝葉,懷著美好的願望,挺直著健壯的軀幹,成為棟樑之材時,人們心中就會豁然明朗了許多,它能給人以光明的前景和殷切的希冀!而我們建立雨桐學社的最初目的,也就是希望能給黑夜中前行雨霧中迷茫的人,送去希望和夢想,指引和幫助他們能像梧桐一樣,懷著美好的夢想、在雨中蓬勃生長、長成棟樑之才!
我們取名“雨桐”,是希望我們雨桐人都能像梧桐一樣,任憑風雨的洗禮依舊能不受外界環境所改變,在雨中傲然挺立茁壯成長——做雨中梧桐!
而在人生的路上是不平坦的,創業的路更是艱難萬分,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能不被外界環境所改變,不改初衷堅持做真實的自己,成為那棵可以頂天立地的梧桐樹,引得鳳凰棲——而又與眾不同!
“雨桐學社”取字於“雨夜未半曳燭風,桐華落盡任雨匆;學海踏浪千潮聖,社稷興衰存吾胸”。這裡原本描寫了一個舉子在下雨的夜晚近半還未半,讀書的燭光在風的吹動下曳曳搖動,不知不覺窗外的梧桐葉已在雨水的沖刷下落盡匆匆而逝,依舊埋頭在學海中思潮澎湃踏浪尋蹤,追尋聖人的志向像潮水一樣一波一波向前衝去,心懷天下刻苦求知,發奮要有朝一日出山去主宰天下興衰存亡的故事,但這首打油詩也反映出生活在大學時代上的我們,現在更需要這種精神,因為只有忍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煩亂嘈雜的現代都市生活已使大多數人失去內心的那份堅守和平靜,尤其是我們自己,已很難再進入這種狀態,很少再能有這種清心寡欲的境界,以單純“文人”的身份去知識的海洋里去求知和索取。現在尤其是在這個全民皆創的時代,我們面對複雜喧囂的市場環境要更能夠沉重冷靜,除了我們大膽實踐勇於創業,同時又不失本心,踏實做事,認真做人。我們呼籲這種精神,我們在努力回歸這種境界。
“塑造新夢想,傳遞正能量”,是我們雨桐人最需要秉承和堅持的不變宗旨,用學術精神鼓舞更多人清心寡欲備戰巔峰,以創業的思維去引導更多人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堅持獨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持久的耐性,超凡的魅力,以雨桐人特有的氣質享受生活。我們每天都充滿正能量,永遠相信夢想,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充滿期待嚮往未來,努力成長著我們自己,也更多的去影響改變著周圍人。
我們是一個偉大的集體,一個充滿文化內涵、富於精神追求夢想的團隊,在生活中我們不會再感到孤軍奮戰!在團隊中,除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更要肩負起社會的責任,去幫助更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這是我們學社建社之初最原始的出發點,也將成為我們學社應承擔起來的使命和追求的歸宿!在此之前,我們因為追求共同的夢想而走到一起創建學社,而在後期,我們在實現了自己的同時,也將去幫助更多人塑造夢想,實現夢想。要將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我們當初的激情、我們的價值追求,和經過我們艱苦努力而打造成的學社文化傳承下去,一代一代延續下去,薪火相傳!
走在路上,我們都是年輕的追夢者!我們天真有童心,我們激情有夢想!我們因夢想而來,也將為夢想而去,去幫助更多年輕有夢想的人實現夢想,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是我們學社發展追求的總方向!我們歡迎更多的實力派、夢想家、野心家們加入我們,一起塑造新夢想,傳遞正能量!

雨桐心聲

雨桐人的成長心聲
一個暑假帶給我們的人經歷和體驗
序言
曾經,我們渴望理想照進現實,所以奮力去追只為煙花一瞬。
曾經,我們期待現實充滿美好,所以勇敢去闖只為光芒萬丈。
而現實儘是殘酷,而美好無法永駐。儘管如此,然而青年人有的是激情,有的是熱血,我們還可以趁大好年華付諸激情去點燃夢想,我們還可以值崢嶸歲月拋灑熱血去迎接希望。
我們是雨桐人,經得住風雨,受得住挫折,跌跌撞撞也要以書籍為槳,實戰為舟,劃向勝利的彼岸。
我們是雨桐人,揮得起汗水,淌得起淚水,走走停停也要以堅持為臂,勇敢為足,邁向成功的終點。
雖然每個故事都很普通,但卻見證了曾經走過的記憶和青春年華,他們都在用心訴說一個關於自己成長的故事和對這個社會的責任和擔當,見證著當代青年的一次次成長,也展示著一個有思想、有使命的團隊人的共同努力和成長。
這是他們的成長,也是當年青年的成長;
這是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中國的故事。(編輯部:餘一)
(一)我們,真的是再不奮鬥就遲了
五十多天的假期轉眼間已經結束了兩個禮拜了,這個假期過得蠻舒心的,在家裡有時候幫父母乾乾家務,偶爾幫小表妹改改作業。
但是往往舒心的生活暗示著我們一些比較現實的東西,每個人的人生總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種是先甜後苦的人生,而另一種是先苦後甜的人生,我們現在正處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努力奮鬥的時刻。看著家裡總是為我們操勞忙碌的父母,心底里的不安便油然而生,看著那么辛苦的他們,我總是會想:爸媽,以後由我來照顧苦了大半生的你們。看著勤學的小表妹,心裡總會有一絲的自卑和後悔,人家那么小就懂得要好好學習,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有時候會想自己還真的是不如一個小孩子。憶起自己小時候心裡的夢想,再思考現在我做到的和夢想中的自己差別有多大,然後回想原因,是我自己沒努力還是自己努力了沒實現,其實這個原因自己心裡最清楚了。
記得我的一位老師以前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你們覺得就你們這樣子,你讓你們的父母怎樣把你們拿得出手。雖然這句話講得不是那么好聽,但仔細一想說得很在理,父母都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生活,有一個好的工作,和別家的孩子沒有那么大的區別而已。想著自己已經度過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了,自己的成就卻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乎其微,我以後靠什麼來養活我的父母,我的家人。
我們,真的是再不奮鬥就遲了,也就老了。所以說自己應該幹些什麼我們自己心裡都很清楚,只是看我們能否做得到而已。(學社理事會:焦淑萍)
(二)一次陌生的成長之旅程
暑期生活就這樣不緊不慢地度過了,這樣的生活又讓我向前邁了一小步,至少從學習中走向了課外實踐。體會了真正的獨立,當自己從一個群體突然邁向一個無人陪伴並且需要自食其力的日子,我感到了充實和知足。
我的暑期沒有像別人一樣去什麼社會組織來鍛鍊自己的能力,而是嘗試了自己一個人第一次坐火車去一個陌生的城市體驗生活。第一次坐火車的喜悅是可以在這么長的旅途中親近大自然,我感覺到大地是那么偉岸,空氣是那么親切。一路上經過了陝北的窯洞,附近的山很特別,它們沒有南方的山那種清秀與溫柔而是那種胖乎乎的圓禿禿的可愛,還有黃河的支流,溝壑里到處都是黃土色的河流。更興奮的是,火車旅途中有那些陌生人的笑聲陪伴。火車之旅讓自然撲進眼底算是暑期實踐的第一站。
暑假實踐的第二站也是旅途中讓我學到最多的一個目的地。我們在榆林這座城市裡奔波著,忙碌著,尋找著自己能夠適合的事情,努力地往生活的縫隙里鑽。我跟隨學習新聞專業的朋友一起去跑街,陪著他們去採訪去實習去搜材料,找熱點。車坐了一站又一站,太陽傻傻地曬著,心裡卻是甜甜的。我們一起討論著研究著如何去完成這些素材。經過一周的奔波,我體驗到了團結的力量與分享的快樂,也學會了相處與交流。
炎炎烈日下,暑期生活就這樣結束了。生活充實了,天也就變藍了,雲也白了,連樹都在招手,風也在牽掛,不一樣的暑期,讓我有不一樣的感觸,不論生活多大,成長一小步,就是一種快樂。(學社理事會:俱歡歡)
(三)關注農村的孩子,奉獻我們當代人的愛心。
在暑假期間,我與浙江大學的學生在我們白水縣雲台鄉初級中學支教了15天。雖然鄉村的條件不如城裡方便優越,但我們並沒有放棄這次機會,也沒有抱怨條件的艱辛,每天沒有課的老師負責做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是由我們自己打理。
在這次的支教中我擔任數學老師,在後來的教學中,由於老師缺乏,我也兼任英語老師。第一天試講我講的是方程組,把數學內容融入到生活中,因為講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在場的學生及家長感受到我們課堂有趣有質量,這也是在以後的教書中我們將貫徹的原則。
農村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們國家在關注的焦點,在偏僻的鄉村補習班還是很少的,在靠近城鎮的地方,補習班可以說是泛濫,但是有專業化水平的補習班還很少。我想當代大學生可以在寒暑假期間組織相關人員到鄉村地區義務支教,組織學生學習擴充他們的知識面,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欲望,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雖然我們只有15天的支教時間,但我們卻無法告訴孩子更多的事情,我們只能說更加努力,在結束行程的時候,我們都似乎感到很愧疚,也感到很無奈。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農村,更多地關注農村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術促進會會長:李媛媛)
(四)一個實習生所窺探到的餐館經營之道
暑期回家後,在餐飲店做了一個星期的服務生。起初,店長不願意和我談待遇的問題。也許是在她眼裡我只是一個學生,擔憂我不能做到讓她滿意,擔憂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無法擔負一些所謂的累活。我第一天看著別人怎么做,記在心裡,也知道店長時刻在注視著我。第二天中午下班,我找店長談話,店長說薪酬得看你表現。我問要看多久,她說還是要看幾天再說。
我知道,這樣的不信任形成有其合理的原因。但是作為一個工作者不談報酬卻是不合理的,於是我們定下了一個星期的工作日期。也就是從第二天開始,我知道我得改變她們的觀念。我微笑面對每一位顧客,和氣接每一個電話,記住客人的要求和訂包間的時間。同時還注意吃飯人的身份,來這裡吃飯的有附近的工作者,有專門在這家點餐的情侶,有群聚的官員等等。時常會工作到很晚,幾乎一天中三分之二時間都在餐飲店。
我知道這家餐飲店在做店招牌時很講究,招牌要以簡單為主,但不失重要信息,店名簡單好記,電話手機號逐一上榜。記下來電常用戶,對人準確稱呼也是維持客源的重要點。我好像理解了泰勒的動作研究,一個包間從遞送茶水開始就要時刻注意下一步該做什麼,客人用餐結束我得趕快清理包間,在最短時間內更新桌布。餐飲店最重要的維持方式就是保持回頭率和做好與各種供貨商的聯繫。
有一次,一位顧客點了一道娃娃菜,可是店內娃娃菜用完,於是店長給供應蔬菜的商家打電話說要一些娃娃菜,可是十分鐘還沒有送過來。後來店長又給了對方一個電話叫他們過來結賬,這種關係被店長永久性解除。作為一個店員有時候真的免不了為老闆背“罪名”。在客人眼裡,出了問題就是你們的責任;在店長眼裡,問題一經客人提出,轉移歸罪者的身份劃定才是緩和矛盾的首要做法。於是即使是領導的問題,作為下屬,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是做到雖然很無辜但是不反抗老闆當著顧客面的無端言語指責。老闆很顯然在這個問題上給了自己台階。老闆有和我交流,問我為什麼不生氣,我說,第一我不喜歡生氣,生氣會讓人變老,第二,跟老闆頂嘴那是不想幹了。後來老闆知道我是一名大學生,還讓我給他兒子輔導高中地理和數學問題,漸漸地,老闆不再嚴格監督我的工作。
一個星期結束,當初約定的時間到期,在最後那天晚上,吃飯過後,老闆給了我報酬,那也是我知道自己這一個星期的報酬的具體數字,老闆看我表現的這一看就那樣一直持續到一個星期才結束。老闆問我,少不少?我說比我想的要高。按照其他工作人員的薪酬,我的確是平均一天比他們高五元。離開後,一名員工追上我跟我說了很多,告訴老闆對我的看法。我知道,這個星期,我做到了讓他們這些所謂的長輩知道,我們這樣的“書生”不是懶散的一代。我也很滿足自己對一個小型餐飲店經營的認識,一個星期其實足以使一個人大致了解某項行業運作和這個行業可能和社會其他方面形成的相互關係。(青年創業會副會長:張紅)
(五)孩子的未來誰來負責
山環霧繞、懸崖峭壁,這是陝南亦是我們那個小村莊的典型地貌。在這裡,人人都被大山所包圍著。除了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的青壯年,能夠有機會走出大山的也只有少數的學生。這也就預示著,村子裡的大部分人的視野受到了局限。在這種環境下,對於那些十幾歲就輟學的孩子來說,他們又面臨著什麼呢?
今年的暑假,沒有別的變化,我照例回到家中。像往年一樣做著自己熟悉的家務,但是心境卻是不一樣的。在外長期的求學之路,讓我多了一份對家的依戀。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的、放鬆的、愜意的。想著自己從一個為交不上學費而滿心委屈的孩子,到一路經歷坎坷步入大學的熱血青年,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滋味。但是,我知道,也十分清楚明白,自己所選擇的以及父母支持的這條路是正確的。
然而,這次回家後,令我吃驚的是村子裡有好幾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輟學了。整天看到的是男孩子騎著機車遊蕩,女孩子則宅在家裡看電視,我聽說有的已經外出打工了。我有點疑惑,這樣的青春年華怎可那般輕易揮霍呢?我在想,這些未成年孩子以後該怎么生活呢?難道真的是要“子承父業”嗎?要是那樣的話,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暑假的一天,我從小鎮趕集坐車回家,在車上我遇到了一個女孩,她是我所熟知的今年剛上初一不到一年就外出打工的學生。今年也僅僅14歲。我問她是從哪回來的,她說剛從深圳打工回來的。我又問她:“你這么小,怎么就不上學了?”她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感覺學不會!"我又接著問她:“那回家準備以後乾什麼呢?”她低了低頭,回答道:“不知道啊,待家裡或者出去打工。”聽到這裡我還是忍不住想問:“你爸媽同意你輟學嗎?"她肯定地回答道:”嗯,是啊,他們知道我學不會,所以就同意了"。我深刻地明白,在農村,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學不會就會放棄孩子,他們抱著傳統的思想:既然學不會,早點回家掙錢也是好的。對此,我能夠理解,但是,我們無法苟同。
事後,她的父母曾到過我們家一次。正如她所說的,她的父母因為覺得她學不會就隨她了。可是,我卻從心底里想問他們:她還那么小,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她真的知道以後該怎么走嗎?如果以後她後悔了,知道她當初選錯路了,那該怎么辦呢?
讀書不一定成才,但是,學習是一條豐富她人生經歷,助她成長的路啊,校園的文化環境遠比社會純潔多了。可是,我終究沒有說出口。以前,我對那些拚命要把孩子送到學校的家長深感不解,我也覺得既然學不會,還不如讓他們回去呢,在學校就是一種浪費。可是,我漸漸發現,那些所謂學不會的學生其實很聰明,不是學不會,只是沒上心罷了。如果他們學了,潛力立刻就會挖掘出來。同時,如果放棄孩子,讓他們流向社會,那么這些沒有知識,沒有技能的孩子將會很危險,先不說看不清未來,社會的不良風氣也是很可怕的。所以,這些父母是可敬的。我相信有一天,孩子會理解他們,感激他們對他們年少時的任性的包容與指引的。
從這個小小的群體上我們不難想像到的是,整個社會由於沒有得到及時引導而誤入歧途的孩子又有多少呢?我們期盼著教育事業能夠發展得更好,同時家庭的教育也能得到足夠重視!(學社理事會:張姣)
(六)用心去做,一份的平凡工作
今年暑假,我成功地通過了面試,進入陝西省智邦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了我的第一次“打工”,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在智邦,我的職務是一個小小的電話行銷員,每天要打上百個電話,但是成功率卻低得難以想像,本來就不善言辭的自己,想著這是一個鍛鍊的好機會,不管結果如何,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穫,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個工作就是每天都重複一個動作,枯燥地打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口乾舌燥,嗓子發炎,但我們必須堅持,堅持才是勝利,不是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談成了兩個,縱然很少,但至少我成功了!
在這次工作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團結的力量,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們會團結在一起,共同想出解決的最佳方案。我還懂得了每一個小的個體對集體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去融入到一個新的集體中去,那就是用心去和別人交流,與每一個成員建立好關係,不要疏遠這個集體!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去和別人進行交流,鍛鍊了自己的表達能力。當你懷揣一顆真誠的心去和別人交流時,才會打動別人,才會得到與別人繼續交談下去的機會,對於同事,當你談話的時候應該處處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他害怕什麼,他想要什麼,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所以,真誠是我們與別人交流必須擁有的東西。
回到我們身邊,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溫室一樣的校園裡,任何事都有老師、父母幫我們來處理來解決,根本不知道社會的殘酷和現實,這次的實踐活動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讓自己優秀,讓自己出類拔萃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擁有更好的未來,我們必須要奮鬥,從現在起努力奮鬥,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出類拔萃!8月20日,我向我的實踐生涯正式告別,雖然獲得的報酬不是怎么豐厚,但那並不是我的目的,因為我學到了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理事會主席:張婷婷)[13]
參考資料
1.  雨桐建社申請書 .文檔資料庫[引用日期2015-04-7].
2.  雨桐學社—大學生的勵志築夢之地 .點點網.2015-3-29[引用日期2015-04-1].
3.  雨桐學社名稱及介紹 .第一範文網[引用日期2015-04-7].
4.  雨桐學社徽標徵集 .豬八戒網站.2013-10-19[引用日期2015-04-1].
5.  高校聯盟 .河北教育網.2014-12-07[引用日期2015-0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