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滲硫

離子滲硫工藝中常用的含硫介質有二硫化碳(CS2)和硫化氫(H2S)。 離子硫氮共滲工藝中可使用硫化氫或二硫化碳作為供硫劑。 在離子氮碳共滲氣氛中加入含硫氣體,即可實現離子硫氮三元共滲。

離子滲硫
一、概述
工件(經硬化處理後)經滲硫處理後,其表面可形成多孔、鬆軟的由FeS、FeS2組成的極薄的硫化物層,硫化物層可以降低摩擦係數,減少一般摩擦件的磨損,提高抗咬合性,延長使用壽命。滲硫層還能提高象柴油機缸套那樣摩擦件的潤滑效果,節約燃油、增大功率輸出。硫化鐵層的持久潤滑效果,更能改善象綱領(一種紡織機械零件)那樣高速摩擦、磨損件的工作條件,減小溫升;其良好的抗咬合性也有利於消除冷沖模具的粘著現象,延長服役期限。即使經過表面強化(如工件經滲硼、滲氮或滲氮碳)的工件,再複合以低溫離子滲硫,也可進一步提高使用性。
二、硫化物層的特性
硫化物層的特殊結構使其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1、硫化物為密排六方晶體結構,具有優良的減摩、抗摩作用。
2、硫化物層質地疏鬆、多微孔,有利於儲存潤滑介質。
3、硫化物層隔絕了工件間的直接接觸,可有效地防止咬合的發生。
4、硫化物層軟化了接觸面的微凸體,在運動過程中有效避免了硬微凸體對對偶面的犁削作用,並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增大了真實接觸面積,縮短磨合時間。
5、硫化物層的存在使接觸表面形成應力緩衝區,有效提高抗疲勞能力及承載能力。
三、可實施離子滲硫的材料
可進行離子滲硫的材料種類較多,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以及各類硬質合金等均可實施離子滲硫處理。
四、離子滲硫工藝中常用的供硫劑
離子滲硫工藝中常用的含硫介質有二硫化碳(CS2)和硫化氫(H2S)。
1、二硫化碳(CS2)
二硫化碳(CS2)是一種無色易揮發液體,其分子量為76,熔點為-111.9℃,沸點為46.24℃,20℃時其密度為1.26g/cm3,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度為0.179。二硫化碳溶於乙醇和乙醚。
2、硫化氫(H2S)
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強烈刺激的臭雞蛋氣味,其分子量為34,沸點為-60.35℃,25℃時其密度為1.26g/L,具有腐蝕性和毒性。
五、離子滲硫及離子含硫多元共滲工藝
離子滲硫是一個廣義的工藝概念。實際套用中,它包含了單純的離子滲硫、離子硫氮共滲和離子硫氮碳共滲等多種工藝,以下就這幾種工藝逐一進行陳述。
(一)離子滲硫工藝
離子滲硫通常是在160~300℃的低溫下進行的,常用的離子滲硫溫度為180~200℃。供硫劑可採用二硫化碳(負壓吸入,與丙酮的加入方式相似),也可採用硫化氫氣體。其中採用硫化氫作供滲硫源時,一般以H2S—Ar—H2作為滲硫氣氛,高純度(99.999%)的Ar和H2(比例為1:1)作為載體氣,H2S的用量為總氣體量的3%。
混合氣的流量約為80~120L/h(對LDMC-75爐型而言)。
保溫時間依據不同滲層的要求,可選用十幾分鐘至二小時,所得到的滲層深度從幾微米至幾十微米。
滲層組織是以FeS為主的化合物層,無明顯的擴散層。
(二)離子硫氮共滲工藝
離子滲氮氣氛中加入適量的含硫氣氛即可實現離子硫氮共滲。高硬度滲氮層的外表面的硫化物層能提高工件的減磨、抗咬合能力。
離子硫氮共滲工藝中可使用硫化氫或二硫化碳作為供硫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二硫化碳不是直接通入爐內使用,而是使用二硫化碳與水蒸汽的反應氣,因此,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故使用較少。
滲氮氣氛中通入適量的硫可以提高氮勢,降低ε相的形成溫度,加速滲氮過程,因而強烈影響滲層特徵。隨著氣氛中含硫量的逐步提高,滲層表面的含硫量開始也隨之增高,總滲層也曾厚,但氣氛中含硫量增至一定值時,滲層反而開始減薄,尤其在共滲溫度高、共滲時間長的條件下,氣氛中硫含量過高,工件表面易出現灰黑色粉末狀沉積物,滲層脆性高,易剝落。反之,若氣氛中含硫量太低,則滲硫效果不明顯且硫化物層結合不好。
基於以上分析和試驗,當以硫化氫為共滲劑時,NH3:H2S以10~30:1較適宜。
硫氮共滲的溫度依據材料的不同,可在480~570℃範圍內選用。硫氮共滲的時間依據對滲層的不同要求,多在兩個小時之內。
離子硫氮共滲層的組織為多層結構,最表層為硫化物層(硬度低),次表層為氮的化合物層(高硬度區),裡層為擴散層。
(三)離子硫氮碳共滲工藝
在離子氮碳共滲氣氛中加入含硫氣體,即可實現離子硫氮三元共滲。研究認為,在離子氮碳共滲氣氛中加入少量含硫氣體,可提高氮和碳的活性,在低溫下(如500℃)也易形成ε相(S、N、C的化合物),而且可提高ε相中的含氮量。因此,三元共滲的滲速更高,滲層質量相對更好,同樣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抗咬合能力和疲勞強度。
常用的作為硫氮碳共滲的氣體配比有以下兩種:
(1)CH4:H2S:NH3=3:2:20;
(2)(C2H5OH:CS2=2:1):NH3=1:20
離子硫氮碳共滲有兩種操作方式,(1)先進行氮碳共滲後再滲硫;(2)通入混合氣氛同時進行三元共滲。
離子硫氮碳共滲的溫度可參照離子氮碳共滲的溫度選擇,通常在550~580℃範圍內。
離子硫氮碳共滲的時間依據材料的不同而異,普通鋼可選用570℃、2~3小時共滲;高速鋼則採用低溫(480~540℃)短時(15~120分鐘)共滲工藝。
離子硫氮碳共滲層的組織為多層結構,自表及里依次為黑色多孔質地較軟的FeS薄層、含硫的ε+γ’化合物層以及含碳和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