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谷腦河流域梯級水電站

“雜谷腦”是藏語“吉祥”的意思。雜谷腦河系岷江上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鷓鴣山脈,流經米亞羅、沙壩、朴頭、理縣、薛城等地,於汶川縣匯入岷江。流域面積4 632平方公里,幹流河道長168公里,天然落差約3092米,平均比降18‰。雜谷腦河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85.6萬千瓦,在四川省眾多的中型河流中,是資源富集、開發條件較優的河流之一。

雜谷腦河

雜谷腦河幹流推薦為 “一庫七級”梯級開發,雜谷腦河規劃的各梯級電站從上到下依次為:獅子坪水電站 (龍頭水庫)3×60兆瓦、紅葉二級電站(3×30兆瓦)、理縣水電站(3×11兆瓦)、危關水電站(3×11兆瓦)、甘堡水電站(4×8.5兆瓦)、薛城水電站(90兆瓦)、古城水電站(110兆瓦)、桑坪水電站(3×17.5兆瓦)

雜谷腦河梯級電站的開發將帶來大量清潔能源、改善當地交通、電力等硬體環境,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並促進 米亞羅紅葉溫泉風景區的進一步發展。梯級電站的開發帶來的主要不利影響是水文、泥沙情勢變化,工程施工和工程移民對工農業用水、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一定的對策措施予以減免。

獅子坪水電站

獅子坪水電站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境內岷江右岸一級支流雜谷腦河上,為雜谷腦河梯級水電開發的龍頭水庫電站,電站裝機3台,單機容量65兆瓦,總裝機容量195兆瓦。水庫總庫容1.3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19億立方米,為年調節水庫。電站設計水頭390米,引用流量57立方米/秒,總裝機容量195兆瓦(3×65兆瓦),保證出力59.90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8.76億千瓦.時。

獅子坪電站是 雜谷腦河“一庫七級”梯級開發的第一級。但就是這個電站的修建,開始淹沒全國最大的楓林景觀區:米亞羅,這裡的楓林面積超過北京香山180倍,1998年9月被列為國家級人與自然保護區。如今,楓林已經消失,大型的現代化推土機把樹木一片片從河岸剝離,只剩光禿禿的河岸鑄成了水泥壩。

獅子坪水電站是雜谷腦河幹流的龍頭水庫電站。樞紐建築主要包括:137米高堆石壩、導流(放空)隧洞、泄洪隧洞、18公里長發電引水隧洞、調壓井、壓力管道和地下廠房系統。電站裝機容量3×6.5萬千瓦,水庫總庫容1.3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19億立方米。

獅子坪電站2004年12月28日實現截流,2005年5月底之前完成上游圍堰填築,實現安全渡汛。泄洪隧洞已完成上、下平段和渦井的全部開挖,下平段除12米邊頂拱、上平段除邊牆下半部及部分底板、渦井除漸變段外,其餘混凝土襯砌施工基本完成。

大壩工程於2004年9月開工。2005年8月底之前完成右岸臨時交通洞和317國道臨時改線工程,具備大壩施工期間317國道安全通行條件;2005年10月完成大壩左、右岸開挖和河床清理;2006年年底前完成長河壩心牆碎石土料場、小木廠接觸粘土料場、牌坊溝堆石料場的施工道路和無用層剝離,並完成了相應的爆破實驗和碾壓實驗,開始進行大壩填築。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大壩填築約28.7萬立方米,上堆石料填築至2421米高程,下堆石料填至2419米高程;反濾料填築、心牆料、過渡料均填築至2418米高程(上碎石料2417.8米高程),正在進行大壩填築和梅多溝堆石料場無用層剝離。

引水隧洞工程於2004年5月開工。到目前已完成除4號支洞下游、5號支洞上游和6號支洞上游工作之外的全部隧洞開挖和進水口、閘門豎井、調壓井的全部開挖,正在進行上述三個工作面的開挖和其餘工作面的混凝土襯砌及錨噴支護施工。

地下廠房系統工程於2004年9月開工。到目前已完成交通洞、排風洞、尾水洞和出線洞開挖;完成主、副廠房、尾閘室、主變室和母線洞開挖;完成壓力管道上、中、下平段、下斜段和上斜段開挖;完成主廠房岩錨梁施工和行車安裝;1號、2號、3號機球閥層底板,安裝間轉子支墩,側牆澆築,1號機2080.6米高程以下砼澆築,2號機2077.3米高程以下砼澆築,完成1號、2號、3號機尾水管安裝和1號機蝸殼,機墩里襯安裝;混凝土施工安裝間澆築到發電機層,1號機組段澆築到水輪機層,2號、3號機組段澆築到蝸殼層;壓力管道正在進行下斜段鋼管安裝及壓力管道下平及岔管、支管段鋼管安裝。

紅葉二級電站

紅葉二級電站是雜谷腦河流域梯級開發的第二級水電站。上游與獅子坪水電站和已建成跨河引水的紅葉一級水電站尾水銜接,下游與已建成的理縣電站相接。為低閘徑流引水式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2087.00米,壓力隧洞全長7702.73米。 額定水頭140米,裝機容量3×30 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4.9億千瓦·時。

紅葉二級水電站工程由首部樞紐、發電引水系統和廠區樞紐三部分組成。其中首部樞紐包括泄洪閘、沖砂閘、取水口、引水明渠、進水閘等建築物;發電引水系統包括引水隧洞、調壓井和壓力管道;廠區樞紐包括主、副廠房、升壓站和辦公生活區等建築物。該電站經籌建和準備工作後,於2000年12月8日主體工程開工,預計2002年三季度第一台機組發電,2003年一季度全部建成。

薛城水電站

薛城水電站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境內的雜谷腦河上,是 雜谷腦河的“一庫七級”開發規劃中是 第6個梯級電站。電站閘址位於甘堡電站廠房公路橋至板子溝電站廠房的順直河道段,距公路橋約800米;廠址在木卡鄉木材檢查站附近。壩址距理縣9公里,距成都194公里,對外交通方便。

電站工程的任務是發電,電站裝機容量46兆瓦×3,多年平均發電量6.578億千瓦.時。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1711.00米,相應庫容136萬立方米,汛期排沙運行水位1704米,相應庫容53萬立方米,調節庫容83萬立方米,具有日調節能力。項目總投資9.8億元。

電站樞紐

薛城電站採用引水式開發,主要建物包括閘壩、引水隧洞、調壓井、壓力管道和地麵廠房系統。

首部樞紐建築物從右至左依次為兩孔取水口、一孔沖沙閘、一孔排污閘、三孔泄洪閘、左岸擋水壩。閘頂高程1711米,閘基置於河床含漂砂卵礫石層上,最大閘高24.0米,閘線總長116.87米,為混凝土重力壩。正常蓄水位1709.5O米,汛期運行水位1704米。樞紐各建築物均為混凝土結構,閘壩基礎防滲採用懸掛式混凝土防滲牆,兩岸壩肩採用帷幕灌漿防止繞壩滲漏。

右岸取水口為直立岸塔式,採用“正向泄洪排沙,側向取水”的布置型式。取水口上游右側布置扶壁式弧形導牆平順水流,並與岸坡相連線。取水口為兩孔,開敞式,頂高程為1711米,單孔淨寬10.0米,孔口內設定一道工作攔污柵及機械清污系統;進水閘為胸牆式,底板高程1690.0米,設有一道工作閘門。取水口與進水閘間為長15.0米的明渠漸變段,底坡1:3,寬度由22.5米經弧形斷面縮窄至7.4米;進水閘至引水隧洞進口為一長24.0米的混凝土埋管段。

沖沙閘、排污閘、泄洪閘布置在主河床,沖沙閘一孔,緊鄰取水口,孔口尺寸2.5米×4米(寬X高);緊靠沖沙閘設定一孔開敞式排污閘,與沖沙閘及1#泄洪閘為同一閘段,孔口尺寸2.5米×5.5米(寬X高),堰頂高程1704.0米。排污閘左側為3孔泄洪閘,孔口尺寸5米×5米(寬X高),其中2#、3#泄洪閘為同一閘段。沖沙閘和泄洪閘底板高程均為1691米,閘室長30.0米,閘前設定15.0米長鋼筋混凝土鋪蓋。閘下游混凝土護坦長45.0米,厚2.5米,其後接30.0米長的鋼筋混凝土柔性海漫。沖沙閘設弧形工作閘門和平板檢修閘門各一扇;三孔泄洪閘每孔各設一扇弧形工作閘門,共用一扇平板檢修閘門;排污閘設一扇平板工作閘門。

在沖沙閘和排污閘之間的上游設定一道束水牆,長40.0米,迎水面傾斜設定,牆頂高程1704.0米。

引水發電系統由引水建築物由引水隧洞、調壓室、壓力管道組成。引水隧洞長約15.174公里,馬蹄型斷面,開挖底寬6.8米,高8.4米,頂拱半徑4.1米,採用噴混凝土和混凝土襯砌支護。圍岩總體以III類為主,約占52%,其次為IV類,約占37%,II類、V類分別為5%、6%,II類、III類圍岩襯護後斷面仍為馬蹄型,II類採用噴砼支護,噴層厚10厘米,III類圍岩邊頂採用掛網錨噴支護,噴層厚12厘米,錨桿φ[email protected],L=5.0m;II、III類圍岩底板採用素砼,厚30厘米;IV、V類圍岩採用鋼筋砼襯砌,襯砌後斷面為直徑7.4米的圓型。

調壓井為阻抗式,圓形內徑14米,高98.6米;壓力管道為地下斜管布置型式,內徑5.2米,主管總長345.98米,支管總長142.40米。布置三台機組,水輪機裝機高程1545.00米,發電機層高程1554.00米。

壓力管道採用聯合供水方式,為地下斜管布置,主管總長度345.98米,管徑5.20米,支管總長度142.40米。

廠房廠區樞紐由主廠房、副廠房、主變、尾水渠、進廠公路及回車場等建築物組成。主廠房為地面式廠房,裝機3台,總裝機容量138兆瓦。

電站建設

薛城電站於2005年2月由四川省發改委核准建設。2005年4月引水隧洞工程開工。到目前引水隧洞已全線開挖完成,調壓井也完成開挖。目前正在進行混凝土襯砌和錨噴施工,計畫於2007年10月完成全部施工,具備過流條件。

閘壩工程於2005年9月開工。2005年12月完成左岸導流明渠施工,進行截流;2006年4月底完成1號、2號、3號泄洪閘和沖沙閘、排污閘施工,實現安全度汛。到目前閘壩工程除左岸非溢流壩段部分帷幕灌漿施工、317國道改線部分路段和少量金屬結構安裝外,已基本完工。計畫於2007年10月底閘壩工程具備下閘蓄水條件。

地麵廠房工程於2005年10月開工。2006年4月完成廠房機坑開挖,開始進行混凝土澆築,到目前主廠房安裝間和1號、2號、3號機組段已完成土建施工並提交機電安裝工作面;尾水渠工程已完工;壓力管道已完成全部開挖,剩餘上平段混凝土回填、上下平段支洞封堵;副廠房和GIS樓土建已全部完工,提交機電安裝工作面。機電安裝工程已全面啟動。計畫於2007年9月底完成1號機組安裝調試,10月底完成2號機組安裝調試,11月底完成3號機組安裝調試,並實現年底三台機組投產發電。

3、古城水電站

古城電站主要建物包括閘壩、引水隧洞、調壓井、壓力管道和地麵廠房系統。電站裝機容量3×6.0萬千瓦。

古城電站於2005年2月由四川省發改委核准建設。2005年4月引水隧洞工程開工。引水隧洞已完成1號下2號上、2號下3號上、4號下5號上開挖,其餘工作面正在進行大片開挖,剩餘約2000米隧洞開挖。

閘壩工程於2005年9月開工。2005年12月完成左岸導流明渠施工並實現截流;2006年4月底完成3號泄洪閘和沖沙閘、排污閘施工,實現安全度汛。到目前已完成1號、2號、3號泄洪閘和沖沙閘、排污閘施工,正在進行左岸擋水壩段混凝土施工、進水口施工。

地麵廠房工程於2005年9月開工。2006年5月完成廠房機坑開挖,開始進行混凝土澆築。到目前主廠房正在施工,1號機澆築至電氣夾層、2號正準備進行蝸殼層混凝土澆築、3號機完成蝸殼探傷。壓力管道完成上、下平段開挖及支護,正進行斜管段施工。副廠房混凝土澆築至1413米高程,GIS樓完成部分基礎開挖和混凝土回填。

桑坪水電站

桑坪水電站工程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汶川縣威州鎮境內,為一低閘擋水的跨流域引水式電站,電站主要由首部樞紐、引水隧洞、調壓井、壓力管道及廠區樞紐組成,首部樞紐位於雜谷腦河上,廠區樞紐位於岷江上,是 雜谷腦水電梯級開發的最後一級,本電站裝機裝機3台,單機容量24兆瓦,總裝機容量72兆瓦。

該電站主體工程由首部樞紐、引水系統、廠區建築物等部分組成,電站閘址下距汶川縣城約6公里,廠區樞紐上距汶川縣城約5公里;引水隧洞布置在雜谷腦河和岷江之間的山體內,全長約8公里,隧洞埋深一般450~775米,最小埋深約180米,最大埋深達1000米;壓力管道為埋藏式,圓形斷面,開挖直徑7.50米,回填混凝土厚0.6米。主管長約120米,支管段長約37米;調壓井位於廠房後坡緩坡地帶,為開敞式布置,圓形斷面,開挖直徑34米,混凝土襯砌厚度1.5米,井高55米。本標段工程為廠區樞紐土建工程。

本工程廠房位於岷江右岸鳳坪壩上游,為一引水式地麵廠房,廠區建築物由主廠房、副廠房、變電站、尾水建築物和進廠公路等組成。廠址臨近岷江河邊,主廠房長65.50米,寬19.0米,高36.04米;副廠房長65.50米,寬8.5米,高約15.15米;變電站長71.0米,寬50.5米;電站尾水渠長50米,採用寬度34.62米的矩形斷面,與岷江天然河水銜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