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真理

雙重真理亦作“二重真理”、“兩重真理”。主要流傳於西歐中世紀的一種真理觀。認為同一個真理可用雙重形式表述,即哲學的理性思辨形式和神學的隱寓象徵形式。

基本資料

雙重真理
亦作“二重真理”、“兩重真理”。主要流傳於西歐中世紀的一種真理觀。主要代表為*伊本•路西德。認為同一個真理可用雙重形式表述,即哲學的理性思辨形式和神學的隱寓象徵形式;存在兩種並行不悖的真理,即哲學和科學的真理與神學的真理,前者來自經驗和科學實驗,後者來自神的啟示和信仰,而前者以為是真理的,後者卻可視為謬誤,反之亦然。此說雖不科學,但為哲學和科學擺脫宗教束縛,爭取獨立地盤,超過積極作用。其後本格爾(Sigerus de Brantia,約1240--1281至1284)、鄧斯•司各脫奧卡姆以及弗蘭西斯•培根等了有同樣主張。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布魯諾只承認科學的真理,否定神學的真理,從而認為“雙重真理”說是荒謬的理論。在現代,資產階級哲學家中仍有認為宗教與科學都是真理的,這種觀點顯然是反科學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