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大德歌

⑤天涯:指極遠的地方。 ⑨瘦岩岩:瘦削的樣子。 ⑾撲簌簌:流淚的樣子。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雙調·大德歌
【作者】關漢卿
 【年代】元

作品原文


子規啼②,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訊息③,則見雙燕斗銜泥④。

俏冤家,在天涯⑤。偏那裡綠楊堪系馬⑥。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⑦。蛾眉淡了教誰畫⑧,瘦岩岩羞帶石榴花⑨。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⑩。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⑾。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⑿,淅零零細雨打芭蕉⒀ 。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⒁,瘦損江梅韻⒂。那裡是清江江上村⒃,香閨里冷落誰瞅問?好一個憔悴的憑欄闌⒄。

作品注釋

①雙調:宮調名。大德歌:是這個調子的曲牌。
②子規:即杜鵑。據說它的叫聲有些象“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晁補之《滿江紅·寄內》:“歸去來,莫教子規啼,芳菲歇。”
③魚雁:書信的合稱。《漢書·蘇武傳》:“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秦觀《鷓鴣天》:“一春魚鳥無訊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④則見:只見。斗銜泥:爭著銜泥營造巢穴。化用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誰家新燕啄春泥”詩意,喻相思相愛。
⑤天涯:指極遠的地方。《古詩十九首》:“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⑥“偏那”句,偏偏只有那裡留得住。張耒《風流子》:“遇有系馬,垂楊影下。”
⑦數對:屢次對著,頻頻地對著。
⑧蛾眉:指女子彎彎的長眉毛。
⑨瘦岩岩:瘦削的樣子。石榴花:泛指紅色的花。蘇軾《賀新郎》:“石榴半吐紅巾蹙”,則借作石榴花了。
⑩陳摶高臥:陳摶(tuan):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曾修道於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每睡常百多天才起來。
⑾撲簌簌:流淚的樣子。
⑿秋蟬、寒蛩(qiong):秋天裡容易喚起人們愁思的兩種昆蟲,詩人們往往用它們來形容和點染離人的秋思。蟬,又名知了。寒蛩:即蟋蟀。
⒀ “淅零零”句:形容下著蒙蒙的細雨。細雨打芭蕉,取李煜《長相思》:“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的語意。
⒁斷魂:形容人極度悲傷。
⒂瘦損江梅韻:瘦損了如梅妃那樣的風韻。江梅:唐玄宗的妃子梅妃。她本姓江,因愛梅,玄宗賜名梅妃。
⒃此句是寫離婦遙望遠處的景象。
⒄此句是離婦在大雪紛飛中倚著樓欄,面容憔悴地翹望遠人的歸來。

作者簡介

關漢卿(公元1229年-1241年),大都人(今河北安國)。卒於元成宗大德初年(約公元1300年前後),元代雜劇作家,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叟(一作一齋)。賈仲明《錄鬼簿》弔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珠簾秀,說明他與演員關係密切。他曾毫無慚色的自稱:“我是個普天下的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在《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結尾一段,更狂傲倔強地表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