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地熱發電

雙流地熱發電又叫做熱交換法地熱發電。這是六十年代以來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地熱發電新技術。

雙流地熱發電

這種發電方式不是直接利用地下熱水所產生的蒸汽進入汽輪機做功,而是通過熱交換器利用地下熱水來加熱某種低沸點的工質,使之變為蒸氣,然後以此蒸汽去推動氣輪機,並帶動 發電機發電。因此,在這種發電系統中,採用兩種流體:一種是採用地熱流體作熱源;另一種是採用低沸點工質流體作為一種工作介質來完成將地下熱水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所謂雙流系統地熱發電即是由此而得名的。

沸點介紹

常用的低沸點工質有氯乙烷、正丁烷、異丁烷、氟利昂一11、氟利昂-12等。在常壓下,水的沸點為100℃,而低沸點的工質在常壓下的沸點要比水的沸點低得多。例如,氯乙烷在常壓下的沸點為12.4℃,正丁烷為-0.5℃,異丁烷為-11.7℃,氟利昂-11為24℃,氟利昂-12為-29.8℃。這些低沸點工質的沸點與壓力之間存在著嚴格的對應關係。

例如,異丁烷在425.565kPa時沸點為32℃,在911.925kPa時為60.9℃;氯乙烷在101.25kPa時為12.4℃,16 2.12kPa時為25℃,354.638kPa時為50℃,445.83kPa時為60℃。根據低沸點工質的這種特點,我們就可以用100℃以下的地下熱水加熱低沸點工質,使它產生具有較高壓力的蒸氣來推動汽輪機做功。這些蒸氣在冷凝器中凝結後,用泵把低沸點工質重新打回熱交換器,以循環使用。這種發電方法的優點是,利用低溫位熱能的熱效率較高,設備緊湊,汽輪機的尺寸小,易於適應化學成分比較複雜的地下熱水。缺點是,不象擴容法那樣可以方便地使用混合式蒸發器和冷凝器;大部分低沸點工質傳熱性都比水差,採用此方式需有相當大的金屬換熱面積;低沸點工質價格較高,來源欠廣,有些低沸點工質還有易燃、易爆、有毒、不穩定、對金屬有腐蝕等特性。此種系統又可分為單級雙流地熱發電系統、兩級雙流地熱發電系統和閃蒸與雙流兩級串聯發電系統等。 

單級雙流發電

單級雙流發電系統發電後的熱排水還有很高的溫度,可達50~60℃。兩級雙流地熱發電系統,就是利用排水中的熱量再次發電的系統。採用兩級利用方案,各級蒸發器中的蒸發壓力要綜合考慮,選擇最佳數值。如果這些數值選擇合理,那么在地下熱水的水量和溫度一定的情況下,一般可提高發電量20%左右。這一系統的優點是,能更充分地利用地 下熱水的熱量,降低電的熱水消耗率;缺點是,增加了設備的投資和運行的複雜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