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土鄉

雙土鄉

雙土鄉是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轄鄉,地理位置是在縣境南部,與縣城距離9公里。面積有20平方公里,人口有1.8萬。解放前屬卷硐鄉,1953年設雙土鄉,1958年改雙土公社,1984年復雙土鄉。鄉村公路與318國道相連。轄雙土、崆硐、吳寨、燕山、石碾、楓村、園峰、高拱8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政區概況

政區沿革

渠縣雙土鄉因兩尊土地菩薩立於境內而得名。雙土鄉解放前隸屬於卷硐鄉。1949年12月解放,1953年由卷硐鄉劃出七個村組成雙土鄉,並成立鄉人民政府,屬臨巴區管轄。1956年2月劃歸琅琊區管轄,同年4月改為雙土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成立雙土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並建立公社管委會。公社化初期更名為革新分社,959年恢復為雙土人民公社。1967年“文革”中曾更名為團結公社,期間,機關工作癱瘓。1969年3月成立公社革命委員會,代行原管委會職權。1973年經渠革發40號檔案恢復原名雙土人民公社。1980年,公社革委會撤銷,恢復建立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1月,雙土公社改名為雙土鄉,公社管委會被鄉人民政府取代。

地理位置

雙土鄉相依於華鎣山北段山脈,位於渠城東南部,距縣城15千米,東接卷硐鄉,南依琅琊鎮,西鄰李渡鄉,北連天星鎮,人民政府駐雙土村,電話區號:0818,郵政編碼:635216。

政區劃分

2001年合鄉並村後轄雙土、吳寨、燕山、石碾、園峰、高拱6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將楓村整村併入園峰村,將崆硐村整村併入吳寨村。
人口面積:幅員面積25.4平方公里。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817戶17200人,其中:非農人口228人;場鎮面積1.5平方公里。
政務信息:2011年6月29日中共雙土鄉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選舉產生了7名黨委成員,書記:羅衛林,副書記:何小建、鄭勇,委員:張建渠、何佳沛、李軍、費軍。選舉產生了3名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書記:何佳沛,副書記:陳禮華,委員:蔣燕清。
©2016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境內大部分為中切寬谷緩坡丘陵地帶,地勢呈東高西低,海拔276-801米,最高點華鎣山北麓吳寨村大元庵山頂,最低點高拱村高拱橋。
氣候:屬淺丘、平壩與河谷溫熱區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
水文:境內屬小河流水系。響水灘河發源於卷硐鄉水井灣,自石碾村5社響水灘入境,由東向西,途經雙土、園峰、高拱進入雙河溝後經李渡匯入渠江,境內河道15公里。自生河發源於華鎣山麓茶園溝,途經石碾、雙土、吳寨、高拱進入雙河溝後經李渡匯入渠江,境內河道13公里。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集中分布於華鎣山麓,地下水資源豐富。
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雷擊等,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6年7月,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大春大面積受災。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951.8公頃,山坡地170公頃,林地535公頃,退耕還林105公頃。2011年農業總收入1929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牧業收入6834萬元,畜牧主要以生豬、蛋雞、牛、羊飼養為主,有生豬養殖場3家,年存欄3.5萬頭。蛋雞養殖場2家,年存欄5.5萬羽。2012年創建渠縣雙土鄉大學生創業農業示範基地,以花椒、柑桔、核桃種植及生豬養殖為主,帶動和促進了8名大學生興業致富。

工業

以加工、鑄造、採掘業為主,擁有工業企業3家,年產值7800萬元。
商業外貿: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89個,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5億元,2011年12月建成標準化農貿市場1個。
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504萬元,地方財政收入能力弱。2011年11月恢復渠縣信用合作社雙土鄉代辦點。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09年新建成雙土鄉文化站和雙土村文化活動室,2011年新建成石碾村文化活動室。全鄉各村全面開通農村黨員現代化遠程教育平台,配有電視、電腦、投攝儀等設備。雙土鄉文化站和雙土村、石碾村文化活動室配有藏書3萬餘冊,音像資料200冊。2006年核定文物保護單位6處,古建築有建於清代的李家桅桿,位於園峰村七組李家中灣,現存4處;古墓群4處,其中:祖山灣劉氏墓,建於清乾隆58年(1793年),王家灣墓群建於東漢,笑石溪墓群建於清代,崆硐山墓群建於漢代,還有建於東漢時期的普通墓群一大石板山崖墓群,所有墓群均被列為“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教育衛生及社會保障

2011年末有中心校1所,村級國小5所,在校學生1570人,教師150人。建有鄉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服務站6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覆蓋,參保率100%。新建於吳寨村的雙土鄉五保家園占地450平方米,可容納20餘名孤寡老人頤養天年。2011年末為全鄉123戶低保戶,492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發放資金47.6萬元,共救助363人,發放救助資金38.5萬元。全鄉計畫生育率達8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獨生子女獎勵扶助資金全額發放到位。

廣播電視

1994年建成雙土鄉有線電視台,後改為雙土鄉廣播電視站,現有有線電視固定用戶778戶,衛星電視用戶3612戶。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國道318線東西向跨境而過,境內國道線1.5公里,襄渝鐵路南北向雙線過境,境內鐵道線4.1公里,通鄉雙沙公路3.5公里全程油化,全鄉共修建農村公路31公里,其中村級主幹道22公里,社級幹道9公里,全面貫通雙土—李渡、雙土—琅琊、雙土—卷硐、雙土—渠縣火車站聯網公路,農村公路網新格局基本形成。

市政設施

新修自來水廠一家,全鄉自來水用戶136戶,新修汽車客運站一座,機車臨時停放點2處,新建標準化農貿市場一座,占地1800平方米。場鎮及四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630家農戶安裝使用天然氣。全面開展場鎮亮化、美化工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